有关玉盆的作文

【篇一:最美不过乡俗情】

同学们,在如今社会,我们城市中的奢扉之风,腐朽之风,攀比之风日渐恶劣。那一颗颗曾经热血沸腾,想努力拼搏创业的年轻之心,由于社会的打击和对自己的不肯定而失落、失望甚至绝望。城市中,人们虚伪的外表下,虽然还是有着不放弃的梦想,但也只是黄梁一梦罢了。回首相望,曾经最纯、最真的感情不只是那抹永恒不变的乡俗情。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最美乡俗情。

试问一下:

曾经的你,是否有着最朴素的感情?

曾经的你,是否有着真诚待人的心?

曾经的你,是否是个相信任何人、单纯热情的人?

可是,在社会无形的压力下,你又是否能找到曾经的你。

我曾经去过一次闽南,他们那里的房屋是用竹子做的。远远望去,便能看见男人们在砍伐竹子,女人们在洗衣做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片祥和安静。门外,老板亲自出门为我开帘。闽南多雨,那天,我找到老板,对他说:“你们就这样待下来,不会觉得无聊吗?”老板回了我一个微笑,说:“惯了,所以当然不习惯那些轰轰烈烈,经历风风雨雨,才知道平平淡淡。我不于‘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我只是知道自己的本质,不忘自己的初心。乡俗是我最初的梦想,正是因为有这样一颗心,我才懂得最美不过乡俗情。”老板的一番话,提醒了我,正如这雨水一样,这是自然现象。我们既然当初执着一颗赤子之心,就要自然追求我们的乡俗情。

乡俗情,是最简单的感情,也是最真诚的内心。“民风正,人心正”,正如老板的一句话:“惯了,当然不习惯轰轰烈烈,经历了风风雨雨”,才明白平平淡淡是最可贵的民俗情。

我们不能忘掉自己的本质,不能忘掉自己的初心。乡俗是我的梦,更是那一抹乡俗,才有了今天我们那不变的乡俗情。

最美不过民风正,最美不过乡俗情。

【篇二:夏季的雨】

雨各有不同的类型,有淅淅沥沥的小雨,有哗哗作响的大雨,有时急时歇的阵雨,还有雷鸣阵阵的雷阵雨。它们虽各有不同,但却同样美丽多姿。

春天的雨,多是淅淅沥沥的小雨,少有大雨及雷阵雨。春天的雨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朦胧而富有神秘感。秋天的雨是时里时歇的阵雨,每场秋雨都带着冷气,像一位久经沙场的将军,清冷而又严肃。

夏天的雨和春秋两季的雨截然不同。夏天的雨是雷鸣阵阵,隆隆作响的雷阵雨。来得迅速,就像孩童的脸一样,前一秒还晴空万里,下一秒就阴云密布了,真是喜怒无常啊。

夏季的雨在开始前往往没有任何征兆。刚才还是阳光灿烂,不一会儿,乌云聚拢过来,遮住了太阳,天气阴了下来,气压逐渐压低,空气越来越闷。乌云越积越厚,终于撑不住重负,豆大的雨点落了下来。

夏季的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豆大的雨滴落了下来,哗哗作响。闷雷响起,让人胆战心惊。“哧!”闪电划过天空,“轰!”惊雷炸裂,豆大的雨滴把人们浇了个透心凉,不知是天上的哪位仙女打翻了玉盆,水都倾洒下来,在地上溅起了一朵朵水花。

站在窗前,向外远眺,珍珠似的雨滴占据我的视线,又有一道挂起的雨帘隐约映入我的目光,真美呀。

雨停了,路旁一片片树叶聚拢起的水滴滴进水洼,发出悦耳的声音。空气变得更加清新,但清新的空气里仿佛还回荡着悦耳的雨声……

夏雨,是大自然导演的一部戏,出色极了!

【篇三:乌镇写景的作文】

乌镇的夜景很美很美……

夜幕降临了,河道两边的房子亮起了灯,一盏盏一丛丛的灯光照亮波光粼粼的水面。石拱桥上人声鼎沸,房屋上挂着的灯笼是五彩的,有红的、黄的、绿的……在乌镇繁华的街道上,有一些成年人穿着汉服,扎着专属的头发,戴着配套的发簪,漂亮极了!再说那些小店铺,里面的汉服,茶具配上古香古色的彩灯,特别的美。再说那些泡在玉盆里的雨花石,这些光滑的雨花石泡在清水里,显得格外明亮。

天空越来越黑,河面上的乌篷船越来越多,它们井然有序的排列着。我们坐着乌篷船在河面上摇摇摆摆的行驶着。岸上的灯光倒映在河面上,随着驶来驶去的乌篷船一会儿虚拟一会儿清晰。天上的月亮在和云在嬉戏,一会儿双龙戏珠,一会儿天狗食月……水面很凉爽,总有一股带着清香的风轻轻地拂过你红润的脸颊。就这样,我们摇着摇着就到达了岸边。

【篇四:文字的力量】

文字有一种力量,可以使茫然者找到目标,自卑者拥有自信,失败者重拾骄傲。文字可以记录现在,可以缅怀过去,可以展望未来。

从温庭筠的小令中,我们仿佛看到了那滚滚江水所带走的愁思,看到那倚栏而望的思妇,看到那双眼中无绝期的思恋,看到那风帆承不起的哀愁,看到那份晨曦中的期待,那份黄昏后的失落。她是用怎样的心情对镜梳妆呢?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心情,重复着看到曙光的希望与夕阳西下的哀伤。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就是这寥寥二十七个字所带给我们的遐想与悲伤。

我们走近了李清照,却又被她的一腔柔情与寂寞所震慑,那是怎样的一种情感,使她“欲语泪先流”,那样美好的春色却依旧提不起她的兴趣,那些随波逐流、漂流而下的小舟,也载不动她的愁思。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这世上所有的苦难一齐降临,却只听她叹一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将隐藏在作者内心深处的浓浓哀愁毫不保留的展露在我们眼前。

那是意气风发、老当益壮的苏轼,他豪情万丈,他整装待发,“为报倾城随太守”这是打猎出发时的场面,“左牵黄,右擎苍”,他充分的准备着,势在必得。虽人已老但心未老,仍有少年的狂放之气。“鬓微霜,又何妨?”一腔报国热情,未曾减去丝毫,面对国土的丧失,他却无能为力,自然是感慨万千的。这时的他,不再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不再是“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不再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而只有“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放而又直率的爱国情感。这就是文字的力量,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心报国的苏轼。

那是辛弃疾眼中的边塞生活。是“八百里分麾下炙”的集体生活,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紧张刺激,是辛弃疾的能文善武,是辛弃疾的深厚功底,那一幕“沙场秋点兵”,那一次“醉里挑灯看剑”,那一声“梦回吹角连营”,是他边塞生活的全部记忆,是他用一字一句构造成的雄浑画面,是他对祖国的希冀、对未来的梦想。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文字有一种力量,让我们能用心去读懂一个人,了解他的情感,了解那些故事背后的欢喜与失落。一段文字,可以伴随人的一生;一种力量,可以改变人的一生。那么,让我们去汲取并接受这伟大的力量吧!然后把这力量,无限传递。

热门推荐
1童年的一件事
2藏在大青石里的爱
3黑板上的作业
4诚信远比金钱重要
5照片背后的故事
6我敬佩的人
7寒假开学作文
8父爱如秋叶
9我的恐龙园之行
10我的啰嗦老妈
11我家门口的植物
12阳光明媚的一天
13我的妹妹
14我爱家乡西泰山
15小老师
16童年的色彩
17倾听春的脚步
18克隆心情
19有你真的很幸福
20一路春雨
21保护自然
22妈妈辛苦了
23妈妈的手作文
24:暑假游记
25小王子读后感
26不妨问问自己
27我从父亲身上学到
28生病的妈妈
29好大一棵树
30运动会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