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半边山的作文

【篇一:乡情】

很小的时候,我就对大自然充满了无尽的热爱,我想,这可能是由于我在上幼儿园之前一直住在姥姥家的缘故吧。那里,是我难以忘怀的家乡。

那时的我活泼好动,整天和小伙伴们穿梭于田埂、河堤之上,沉浸于家乡的美味之中,但最快乐的事,莫过于去自家的后山上走一趟了。走在松针铺成的林间小道上,闻着树木散发出的淡淡清香,混合着野花的幽香,我感觉格外清爽。

树林中透着寂静,抬头仰望,阳光如细丝般穿过树叶,照射在落叶上,有些刺眼,但也分外晶莹美丽。

循着水声往山里走,半山腰处,一条小溪呈现在眼前。清澈甘甜的溪水滋润着半边山。

站在山顶往下看,山脚下的景色便一览无余。看着自家田里即将成熟的玉米棒,心中不免有些小欢喜。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已经十三岁了,由于各种原因,我已经很久没有回去了。我的脑中常浮现出家乡那些美好的回忆片段: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田野,家乡的味道。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再回去一趟!

今年寒假,我终于得偿所愿。

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我再一次回到了我的家乡。时隔多年,家乡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旧的平房纷纷被崭新的洋房所替代,原本坑坑洼洼的土路也换成了平整的柏油路,河边建起了围栏,河上架起了桥,就连原来纵横交错的菜地也变得井井有条……总之,往日那个尘土飞扬的乡村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干净整洁的乐园。

唯一没变的是那座一直在我记忆深处的山。走到山脚下,闻到的依旧是熟悉的松香、野花香。当年自己亲手栽下的小树苗也已长成了栋梁之材。

可能是因为这座山被我们家承包,别人很少进来的原因,树林里,依旧是我当年离开时的模样。在那条从山间潺潺流淌而下的小溪上,还是架着那块过河用的简易木板,小溪边的歪脖子树上,姥爷当年用废弃轮胎亲手为我做的秋千还挂在那儿。只可惜在风吹雨打中太久了,已经承载不了我的重量了。

晚餐时,姥姥包了我最爱吃的韭菜馅儿饺子。煮好后,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围坐在炕上,边吃边欢快地聊着天,不知不觉夜已深。

在姥姥家度过的最后一个晚上,我躺在床上想:我在家乡有这么多,这么美好的经历和记忆。我对家乡的这份情,这份爱,应该就是乡情吧?

【篇二:奇葩】

祖母喜花,是很喜很喜的那种喜。

有多喜呢?

一条河,一座山,一片丝样的阳光,这便是祖母的住处。祖母的木屋很小,小到只有一个宿舍大。可祖母的木屋很香,想到令痛苦失落的人心旷神怡,香到令疲惫不堪的人如释重负,香到令欲望膨胀的人心无杂念。

祖母不懂艺术,他也不知道自己周围的究竟是什么花,她只是,只是觉得这种东西很香,很美,很喜欢。她愿意在多风的黎明独自徒步到几十里外的小镇,购买琳琅满目的花子,带到山上去种植。她的双脚踏在黎明的道上,朝阳的金波向两旁溅开,她笑面如蜜。

清瘦的秋菊,浓郁的玫瑰,孤洁的百合,幽闲的素馨……就在她的手下占据了杂草萋萋的土地。当然,她什么也不懂,她只是觉得,种完了屋前,那就去种屋后,种完了屋后,那就去种更远的地方。

成群的野雁,在河滩的丛中歇宿着。紫色的山峦里,翠岚映着那轮红日。

“哇呜”一声孩子的哭啼撕破了那寂寂青山,祖母闻声而去,才晓得山里的一户人家的孩子闹肚子了,父母亲们正满头大汗地哄着孩子。

祖母不语,迈动着她那双三寸金莲,朝小木屋奔去。她隐隐记得,她曾经似乎学过某些花可以治病。

她低下头,一朵一朵地嗅着那些不可计数的花,她的指尖轻触那些花瓣,双眼直勾勾地盯着,仿佛要把它们盯穿。记忆由远及近,愈发愈清晰,愈发愈闪耀,她的心怦怦直跳。

“是那个!”

祖母掏起剪刀,从容地走向她所认定的花中,在那她沥尽心血而成的大片花中,毫不留情地剪下了一大片。她捧着那沁人心脾的精灵,微小地冲去那户人家,仿佛自己成为富翁一样。

夜空烁烁,祖母看着天上那灿如满园春花的繁星,看着远处山坳里微微摇晃的灯光,她落泪了,一个声音从风中来,从星光中来,从心底的潮声中来,那是师傅跟她说过的花的真正含义——愉悦他人,芬芳他人以及帮助他人。

祖母木屋外的花儿,逐渐燃遍了半个青山,山里的许多人都寻着香迁到了花儿旁,祖母那半边山也因此热闹了起来,人们都说,祖母是一枝奇葩。可是,连祖母自己也不懂为什么,她只不过是爱花、韵花、做花罢了。

祖母韵花,很韵很韵的那种韵。

热门推荐
1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2人醒梦碎
3只许庭花与月知
4我努力读懂他
5奥利奥水杯
6美味的香蕉
7词愁
8关于我的作文
9那一刻,我迈上了新的台阶
10生活如四季
11当你需要时,有我
12给自己一点空隙
13音响的世界
14学画画的过程
15校园的大樟树
16想起了我的奶奶
17《同上一堂课·雷锋告诉我》观后感
18与你一起走过的日子
19难忘的眼神
20贴鼻子
21这里风景独好
22打扫城市的街道
23冬日暖阳
24校园的风
25奶奶的手
26年的作文
27我笔下的好老师
28真诚的分享
29论观念
30游古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