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典著的作文

【篇一:迎接共享时代】

我们难以阻止时代的步伐,过去或未来,亦是如此。——题记

随着“共享”的概念融入人们生活理念,就如一颗种子悄然埋下,它必将那美好生根发芽。

过去,种子停留在漆黑的土里,一片沉寂。

几年之前,也许是祖辈父辈遗留下的传统观念,人们总小心翼翼地保管着自己的物品,仿佛个个都是珍宝一般。私家车、私人用品等词语耳熟能详,人与人之间也似乎因这些事物而有了一道隐形的沟壑。若是自己拥有的,便不会向别人借用;若是自己没有的,只能硬着脸皮略带拘谨地向熟悉的朋友借取,承诺迅速归还。这种想法扎根于人们心底,却如同催化剂,演变成了相互间的不信任。甚至于邻里间都必在借出自己物品时深思熟虑一番。

如今,种子激起阵阵尘土,漫开风沙。

共享体系的到来无疑填平了那一条条沟壑。

当“共享资源”一词刚传入人们耳中时,最多的反应是新奇以及认定它是全新的赚钱渠道。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共享资源并没有被社会所淘汰,反之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它、适应它。共享的生活方法如在风中摇晃的树枝,顶住了坎坷,托起了簇簇树叶。处于各个阶层的人们都认同了它,开始使用共享单车,共享书店等共享资源。时常可以看到几个在道路旁扫共享单车二维码的青年,小心地将车取出,互相报以微笑。在共享书店中,老人与年轻人手捧典著,一边交流一边探讨。共享资源在不知不觉中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如透过浓浓树荫散落下的点点阳光。陌生的人们在使用共享资源时不再陌生,熟悉的人们在使用共享资源后更加亲近,原本一片死寂的社会变得富有生命力。

未来,种子将紧紧包裹土壤,温暖整片泥土。

凡事不可能一帆风顺,共享物品也偶尔会遭到一些人的故意破坏,而这些绊脚石并没有阻碍到共享资源的发展。在法律的管制和人们的谴责下,这类事件发生的概率已经逐步减少。大家并没有因为这些而产生矛盾,却选择原谅他们的过错。潜移默化中,共享促进了人们间的信任。在不久的将来,这个社会将会因为共享资源而变得更加和谐、美好,人们将不再有矛盾产生。因为它所传递的,不仅是便捷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信任。

笼中的鸟儿,透过栏杆的间隙看到了天空;而人们的生活,通过共享时代看到了美好与希望。

在这个共享时代,我们知道了何去何从。

【篇二:我在迷雾中寻找阳光】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用他的眼睛在黑夜里寻找光明,而我用我的眼睛在迷雾中寻找光明。

记得小时候,我经常听到们在谈论自己的未来。“我要当警察!”“我要当消防员!”“我要当建筑师!”……听着他们怀揣梦想的话语,我也情不自禁地憧憬着未来:以后考上一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早些成家立业,圆满度过一生。与此同时我又有些迷茫:我以后该做什么呢?当个外交官?妈妈说我胆子太小,不擅长与人交往。当一名律师?我口才也不算太好,哪敢在法庭上和别人辩论。哎,无奈还是先把自己管管好,脚踏实地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吧。然而这个问题日日夜夜缠绕在我脑海中,让我不断地思索。

直到期末考试的那天,外公在家里晕倒了,被送进医院抢救。虽说我们一家人都来了,可却束手无策,只能干等。妈妈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恨不得一秒立马学会医术给外公治病。经过一个小时的忍耐,医生总算赶来,三个小时的手术,总算把外公从死神的手中抢了回来。医生们精湛的医术令人佩服,他们救死扶伤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医生这个职业在我幼小的心田里埋下了种子。

事后我跟妈妈诉说了当医生的想法,妈妈问道:“你真的想当医生吗?这条路非常苦,一生都在学习。”“嗯,真的!”我斩钉截铁地说。于是妈妈从网上找了些资料,并给我分析:“你当医生有个优势,就是记忆力好,医生需要背很多医学典著,要记住药方。但你有个很大缺点,就是太粗心,要知道在手术中,每一刀都至关重要,关乎生命,不能有一点马虎和懈怠。”听了妈妈的话,我不禁点点头暗暗下决心,每次表现不好的时候,就想到自己的目标,逼迫自己改正,它就像一条鞭子,鞭策着我不断前进。

迷雾遮住了我的眼睛,我却在此寻找到了光明。梦想是必要的,它犹如一缕阳光,深藏在雾中。很幸运,今天我找到了它的踪迹,它会照亮着我一直坚定地走下去。

【篇三:沙滩拾贝】

回首,行步于中华九州的沙滩上,信手捡起一颗贝壳,瑰丽的传奇闪耀眼瞳。

你不听阴阳家的法器法理,你不听天文地理的科学预言吗,你不闻名家的逻辑激辩,你不闻逻辑学推演的严密思维吗。五千年的时间,足以让中华扛起文明的大旗,屹立世界之巅。然而现实的形势却严肃的告诉我们,有些东西已掉落满地,再不拾起恐便会消逝了。你熟读史书,你曾见那一个朝代,以炎黄子孙自傲的中华儿女放下自己手中的瑰宝,沉醉于外乡的书籍典藏中么。

近代的战争摔裂了千年的宝藏,无奈中我们终于开眼望世界。闭关锁国中,时代的变迁,一次次的技术革命,令世界早已沧海桑田,文化古国或许真的苍老了,或许只是睡着了,但活在当时的人们生活仍需继续,拿什么去拯救你,我亲爱的亲人们。于是我们引进了拼音字母,学会了西洋的文明成果,积极和新的世界接轨。过程中,我们也遗忘了一些,那些明明深醉于骨肉血液之中的,却让我们明晰的记不起来的。

封建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统治,曾修改典著,并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旗号,这一行为为中国带来了安定的社会等级统治,同时也扼杀了许多前人智慧结晶的进一步发展,限制了多为思想路线的形成发展巩固。中国的政体发展早已脱胎换骨,然而文化的转型却迟迟未能达到突破。更有甚者,将国学等同于儒学,或盲目的去崇拜,或盲目的去批判,殊不知中华上下五千年,支撑着中华文化传

统的有何只一个儒学。从先秦诸子百家的九流十派开始,我国的各学派发展便已成体系,为中国乃至世界各界的发展奠定了件事的基础。然而传承与发扬的后力不足,不止拖后了中国的发展,更给落后的中国带来苦难。

中华的复兴,少不了思想思维的多元化碰撞,少不了五千年的智慧结晶。随着社会的的发展,各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细化、深化,衍生出了许多的分支与创新,然而一切都仍是围绕人类的生命活动所进行的,这一点恒古不变,而相关的智慧经典在中华文明的沙滩上面,在明媚的阳光下面,闪闪发亮,荡漾人心,是时候,拾起一颗,捡起一片慧语智言。

热门推荐
1宅家日记
2颜值没那么重要
3我喜欢的水果
4父爱的颜色
5数学试卷
6快乐的八年级作文
7可爱的小乌龟
8多少次的转角让我遇见
9生命的呼唤
10我的母亲
11给妈妈的一封信
12感恩父母
13八年级话题作文
14我学会溜冰了
15我喜欢中国的美景
16我的远方与文字
17学英语
18蜡笔的悲剧
19介绍铅笔的作文
20进步的七年级
21玩转魔方
22我渴望听你浅斟低唱
23迷人的东风乡
24窗口世界
25时间都去哪了
26我的爸爸
27我有属于我的光芒
28昆明的冬天
29屈原
30爬江郎山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