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外边的作文

【篇一:围墙外边】

西蒙·凡·布伊说:“对有些人来说,生活就是不断破墙而出的过程,而对另一些人,生活是在为自己建起一座座的围墙。”——题记

老师曾问过我们学习是“破墙而出”还是“雪上加霜”?这个问题我一有空就绞尽脑汁地思考。这天夜里,我做了一个对我帮助极大的梦:梦中的我是一颗鸟蛋,被妈妈细心照顾而来到了这个世界。从小,我们就生活在四面墙中,从祖先那一代起就一代一代地告诫不能去墙外,外面有危机重重,这句话使四面墙里的区域成了“鸟的天堂”,也使我们失去了我们应该学会的本能——飞。

“我们不去别处,为什么要学会飞呢?我们在这一代代的繁殖生存下去就可以啦!”面对我的困惑,别人的回答永远只有一个。但是我却有了一个念头:飞出墙外!这个念头令我既害怕又对外面产生好奇。于是,我有了一个小目标,每天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学飞。起初,我总是从高空笨重落下,再从地上爬起,又从高空落下……一天,两天,三天……我将目标刻在了脑海中,向它前进一步,我就十分开心。终于,一天夜里,我学会了飞,我在空中自由飞翔。慢慢地,我不满足于在墙里飞了,我要飞向围墙外边!我用力扇动翅膀突破围墙的束缚,飞出了围墙!

仰望星空,只见银河璀璨,繁星耀眼,时而划过一颗流星。月亮挂于星空上,那一块蓝一块的夜色配上几朵云,让人产生朦胧的视觉。翱翔于空中,使我感到置身于仙境。飞了半晌,感到疲惫,便回到了围墙里的家,在窝里,我思索了一会儿“围墙外面也不危险呀!”皎洁的月光像流水一般轻轻流淌,渐渐铺满我的窝,在月光里,我睡了过去。

梦醒了,太阳透过云层露了出来,明亮的阳光照耀着美丽的大地。现在我终于能回答老师的问题了——学习是破墙而出!回想起梦,也许祖先是因为恐惧吧,做出了这样的结论。打破束缚的围墙,勇往直前!大多数的围墙没那么牢固,它只是利用了我们的懒惰,我得到了最终答案。

【篇二:我家的小狗】

我家有一只小狗,它很可爱很好玩。

我家的小狗,它有一双可爱的眼睛,它的抓子是白色的,尾巴是白色的,真好看。

一次,我在外边玩的时候,它突然在我的脚下窜过的时候我下了一大跳,真可怕。呵呵。哪个小狗真好玩,真好笑。

这就是我家的小狗,好玩吧。

【篇三:围墙外边】

想来,那是两三年前的事情了。

那天晚上,因为晚饭没吃完,写作业时感觉肚子还没吃饱,于是妈妈和我一起去超市旁的面包店买点面包吃。到了那边,买完了面包我们正准备打道回府。突然,我看见对面的广场上围了不少人。出于好奇心,我就拉着妈妈一起去围观。

那是一个老头,破烂的衣物早已显示了他的地位,手里的木棍虽细但看起来很结实,头顶一只皮帽却已破烂不堪。在那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左腿以下的裤子瘪了下去。他的眼神十分微弱,身旁放置着一个破碗。前面有一张塑封起来的纸,写着他悲惨的经历。他的神情无不显示着他的穷苦与落魄。

他的确很可怜,但是并没有触及到我的心灵。我只是默默地看了一会儿,然后便离开了。

回到家,我不禁想:我的同情心去哪儿了?以前的我不会这么冷漠的做一个旁观者。只要见到一个乞丐,我多多少少会给一点零钱。哪怕微不足道,但也代表了我的同情。不过后来,电视上、新闻上、包括微博上,都在接连不断的曝出关于他们的事情。他们的方法层出不穷,有的假装可怜,有的装成残疾,还有的会碰瓷……看得多了,听得多了,我再也无法判断他们是否是一个职业乞丐还是真的饱尝颠沛流离之苦的人。于是,慢慢的我就直接否认了所谓破烂褴褛间昭示的沧桑。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冷淡,以至于有了“扶不扶?”这样的问题、用捐赠留守儿童的名义骗钱的现象。至于人们见了乞丐,就当没看见一样。病态的社会就仿佛一堵无形的围墙,围住了人们的热情与信任,也围住了人与人之间应有的同情心。

毕竟,谁也不想当一个乖乖被骗的傻子。

后来的某一天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故事,讲的是他看到街头有一个男的带着据称是病母的人上街乞讨,并且一直在磕头,频率很快,几乎是一秒磕一下。他看了很久,最后还是忍不住捐钱。因为不管是真是假,至少他付出了汗水。当时我的心里还是有一点触动,怎么说,社会上还是有好人的,也还是有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虽然说有点触动吧,但是还不至于就这么从此改变的地步。

最近小区里多了一个老人,也是个乞讨者,但是一般会拉拉琴,看着也挺可怜的。由于负面的消息太多,每次经过那个老人,我都会刻意地把头转向一边,因为在这个不知是真还是假的乞讨者面前我还是不想帮他。

有一天,我内心的深处被他柔软的琴弦拨动了。

那次他还是在拉琴,还有一些小孩子在围观。突然,杯子被碰倒了,和硬币一起与地面碰撞出清脆的声响,正午的阳光照在硬币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我的眼睛被刺痛了。这群孩子也没出手,过了一会儿就散了。老人僵坐着,可能已经快绝望了。我突然格外的想帮他,于是翻出一块钱,沉思了一下,投了进去。

一枚小小的硬币,落进了乞讨者的铁罐子。声音是那样的清脆响亮。

其实翻过围墙而看,社会并不仅仅是冷淡。当我们帮助别人,亦或是被帮助时,都会感到心里的温度。尽管有些人还被围墙围住,但是我想说,围墙外也并不是只有荒芜的沙漠,更多的,还是一片绿洲。

【篇四:再也没有】

常常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常常用笔写下“时光易逝”四个字,那些逝去的光阴、泛滥的记忆,却不曾想过这些已经不能从头再来了,直到看到他的白发、听到他说,看到“再也没有”几个大字横躺在桌面上、映着渐枯的花……。从前真的回不去了,我们真的长大了,而他们,真的老了……

我,爱给爸爸扎针,拍拍他肥大的手背,仔细抚摸着那一条条会动的毛毛虫,一本正经地说,要扎了,会很疼的,勇敢点儿。爸爸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丝毫不受干扰,直到我的“针”一点点向前推动,他才会叫起来:“疼”。我一点儿也不厌烦,次次与爸爸的玩闹都从这儿开始。

我还有一个本领——扎小辫。老爸的头发有点短,所以扎不起长长的辫子,但可以扎朝天辫啊。准备好小卡子、小皮筋、大梳子,抓着一边梳通顺,一抓两抓、一圈两圈转一下,一个小辫子就大功造成了,自豪地再在另一边扎一条,然后用姐姐的“粉粉”,在头上扑两下,告诉爸爸,我给你染发了,拿起镜子给老爸看,爸看后就咧着嘴嘎嘎地笑,我甚是满意这个发型。妈从外边回来,看到爸先是连口叫好,随后哈哈大笑。那是消磨时光的笑料,也是无与伦比的亲情。

就在那个冬天,我感冒了。下午放学晚,去扎针,不算很冷,我就只穿着一件稍厚点的衣服,爸刚回来,没换衣服就去了。扎上针,爸说,好像外边起风了。我望一望窗外摇晃的枯枝,向他使劲点点头。扎完了,我苦着脸向爸爸诉说着屁股有多疼,刚走出诊所大门,爸爸就一下把他的外衣披在我身上,我抬头看看他的脸,再摸摸他只穿单衣的手臂,想把衣服还给他。但是,爸爸的手坚定地按在我的肩头,他坚定的眼神直视着我,我只能打消了这个念头。我就乖乖地披着。路灯下,爸爸的头发被风狂暴地扬起,衣角打着身体发出沉闷的响声。透过灯光,我蓦然发现一根根白发裸在爸爸额头上,一次次被刮起、落下,刮起、落下。枯树又一次迅疾地落下,抬头望着黑洞洞的天空,我的心里满是浓重的酸涩。一根根白发好像我心灵扉页一道道的伤疤。忽然,那黑洞里呈现出一组组鲜活的图片,是爸爸,那是爸爸的黑发!

那不可遮掩的白发,给爸加上了一层“老”的色彩。时间啊,你溜走得怎么这么快!

或许爸爸真的老了。那一根根白发、那不能干重活的腰、那时常令爸头疼的肩膀。“爸爸,你头发都白了啊!”我说。爸轻叹一声说:“老了,老了。”

老了,老了,爸真的老了。韶光易逝,时间过得太快。爸,真的老了。时间啊,求求您,千万别伤害他!

【篇五:窗外】

我是一只青蛙,不是坐井观天的那只,但其实我和他的区别,不过是有无梦想的差距。

我住在森林深处的石头小屋,周围是层层绿叶,上面缠绕着条条的青蔓,里面有着舒适的生活。但我的梦想却不想局限在这里—我想当个旅行者一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这在现在还只是幻想,但我相信它会实现的,每一次我为此努力筹备时,都会感到一丝精神上的充足。

我有一个笔友,是个人类,我们因为共同的旅行爱好而相识,经常在信中谈论外面的风景,这都是我透过窗外所看不到的。她去的地方很多,比如日本的富士山,中国的万里长城,她也陆续给我寄来了一些相关的书和明信片。每逢写信时,我伏在写字台上,总会顿一下笔,长时间的抬头看向头顶,窗外所在的方向,那里的阳光明媚成了不能再好的样子,是她所描绘的美景。

我会经常翻找门口的邮箱,看看里面有没有新的信件,然后在没有信的时候安慰是邮递员太忙的缘故。我幻想过在外边的我,是什么样呢?可能是背着行囊一路风尘在路上邂逅了最美,又或者和她一块,还或者是一个人周游世界?门前的三叶草地摇曳着,旁边偶尔还能见到我的老朋友蜗牛和蜜蜂蝴蝶。

尽管,我已经很久没有收到她的信了。

是她病了吗?还是搬家了?我不得不面对现实,从书桌前站起,迷茫的在书架前走来走去,想找一些线索,看着那些不知不觉叠得高高的东西,顺手抽出了一本她送的书,上面已经落了灰。我拍掉灰尘,看清了上面的标题—《旅行日记》,随之掉下来的还有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上面满满的写着自己的字,可惜却已被虫蛀了大半,可以看出年代久远—书本一下子落地,我想起这是几年前我刚与她相识时纪念,那时我还对旅行抱着深深的热爱和执着,而不是像现在。

我一下子跌坐在地,我知道原因了。我的那个旅行梦,其实早已被消磨干净了—她也有所察觉吧,不断的鼓励自己,最后却只能失望的离开。我和坐井观天的青蛙已经没有不同了,我们一个在井里,一个在森林里,不管怎么样心里都只想着那一小片所能看到的世界,不管身边的人怎么劝,最后,一个人孤独的在自己的世界里,却自以为看到了窗外,看到了外边。

……

我把书包的拉链拉好,确认没有了忘带的东西,然后把窗帘拉到最开,开了窗,关了灯,最后再看了一眼这个陪伴了自己不知多少个风风雨雨的家,颇有些感慨;但,现在他终于要从家里走出,从窗子里要走到窗外,看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外边的世界,所以他还是把门关上,毅然的向前—向外边走去。

再见了家,我会代你看到外边的世界,那个我们向往的地方。

【篇六:围墙外边】

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昏暗山洞中坐着三个人,他们面朝山洞深处,背后却是一堵围墙。他们每天所看到的,就只是山洞里的泥土、自身和墙的影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一天,他们中的一个人不经意地回头,瞥见了那初升的太阳,他的眼睛被强烈的阳光刺得有些睁不开,他十分困惑,便站起转身翻过了围墙。

当他站在围墙外边看周围一切时,他被深深地震撼到了,在他眼前赫然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卷上画着浩渺的天空、蔚蓝的大海和连绵的群山。

他决定在这个世界上探索,不过一个人不是太孤独了吗?于是,他又折返山洞,他站在围墙边上对着山洞里的人高声喊道:“不要坐着了,快出来吧!外面既明亮又清晰,多么美丽啊!快出来吧!”不过他没想到的是,山洞里的同伴头也不回地对他说:“你走吧,你既然出去就不用回来了,我们已经是两个世界的人了,你还来干什么呢?”

这句话就像晴天霹雳,他一下子愣在了原地,久久地没有说话。他不明白自己的一片好心怎会换来这样一个结果,但他仍不想放弃,在外面拼命地喊:“快出来啊!我没有骗你们,外面真的是太美了……”

其实这个故事是柏拉图用来评价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一生的。在这个故事里,一直到最后都待在山洞里的人一个是无知的阶级统治者,一个是无主的平民,而苏格拉底则是来到山洞之外的那个人。

故事中的那堵围墙,隔开的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无知者。围墙里是无知的人,围墙外是博学的人。

其实生活中处处有围墙,有的有形,有的无形。围墙里是狭窄的地方,围墙外是广阔的天地;围墙里是有限的拥有,围墙外是无限的世界……

愿我们都能走出围墙看看世界!

【篇七:围墙外边】

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堵围墙,将世界隔成两面。

有一天,一对双胞胎兄弟来到了这面墙下,哥哥对弟弟说:“千万不要翻过这堵墙,外面的世界是黑暗的,是我们没有办法面对的。”弟弟不解,同为一个世界的人,为什么生活的环境不同?他开始想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当他十八岁的时候,他告诉家人他要去围墙外边走走,家里的人都震惊了,他们不停地劝诫着他,告诉他外面世界有多么残酷。但他摇了摇头,终究还是翻过了这座墙。

在围墙外边的世界,他发现,真的就像家人曾经说的那样,许多人都是一副冰冷的面孔,背叛、算计、伤害等戏码每天都在上演。于是,每天的日子都像是一场战斗,每天都将心里的弦绷得紧紧的,生怕一不小心就会丢失“阵地”……他觉得很累。

但是自己选择的路,咬牙也要坚持下去。后来,他结识了一群有情有义的朋友,他发现,在这个看似冷漠的世界里,也有很多人身体里流的血是热的,也有许多温情的画面呈现,很多时候,他也会觉得心里暖暖的。更重要的是,在这里,他学会了很多以前不会的事情,他觉得现在的自己充满了力量。

他想回去看看家人,看看哥哥。依然是那个其乐融融的家,给人无限温暖与幸福。哥哥依然过着恬谧安适的生活。一切都还是以前的样子。这种熟悉的感觉让他身心都彻底放松了。他想就这样也挺好的。

可是没过几天,他就觉得不自在了。他觉得现在的自己,整个人都是松的,似乎马上就会散掉一般。他开始怀念围墙外边的生活:每天都像上紧了发条一般,充满斗志,充满力量。每天都是新的,每天都能发现新的自我……

于是,他又来到那面围墙下。回想起第一次和哥哥来到这里,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了。但他还是清楚地记得,那次哥哥对他说的话,他也清楚地记得,正是那一天,他萌生了要去围墙外边看看的想法。面对同一堵围墙,他和哥哥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他也说不清,谁的选择是对的。也许,本来就没有对错吧。不过,他可以肯定的是,他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因为他喜欢围墙外边那种激情洋溢的生活。

热门推荐
1再见了,医院
2考试之后
3闪烁星光下的那一抹温情
4我与影子交朋友
5我的妈妈
6感谢爸爸妈妈
7第一次拔牙
8可爱的小鸡
9保护大自然很重要
10幸福乐园
11成都的味道
12劝说
13人生如琴弦
14关于读书的作文
15新的生命
16我从书中读淡定
17学会了勇敢
18与书为友
19抓小偷
20家长给幼儿园老师的一封信
21我行,你行吗?
22走进货币的世界
23数学日记
24坏心情
25老虎发通知
26谈读书
27碎片化阅读
28家乡,一个寻梦的地方
29夏天
30生活万花筒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