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尚能的作文

【篇一:爱的味道】

爱是初春枝头那一朵朵粉嫩的桃花散发的缕缕清香,是盛夏枝头那一片片深绿的树叶扇出的阵阵清风,是深秋枝头那一串串果实迸发的丝丝喜悦,是隆冬枝头那一朵朵梅花绽出的片片坚强。爱的味道,氤氲于春夏秋冬的每一时刻、每一角落。

当我们的人生处在冰天雪地的冬季时,我们要嗅到梅花散发的爱的味道,让自己变得坚强,努力克服寒风大雪,寻找希望的火源,继续踏上人生的旅途。当我们的人生处在7月流火的夏季时,我们要嗅到绿叶带来的爱的味道,让自己变得清醒,努力克服狂躁骄傲,寻找平静的钥匙,继续取得人生的精彩。当我们的人生处在播种希望与收获成功的春季与秋季时,我们要嗅到鲜花与硕果散发的爱的味道,自信自足,对现在的生活充满进取的力量,对明天的生活充满美好的希望。

嗅到爱的味道,让我们扬帆在人生的大海,与惊涛骇浪努力斗争,拼搏着,温暖着。

一滴水尚能折射太阳的光辉,一堆土尚能培育出生命的希望,一束光尚能照耀出理想的道路,爱的味道,更能使人充满无限的希望与力量。大海包容每一条河流,无论其大小;天空关怀每一朵云彩,无论其美丑;大地接受每一种生物,无论其贵贱;太阳爱护每一束光线,无论其强弱。爱的味道正是如此,包容,关怀,接受,爱护。

能体会到生活中爱的味道,你是伟大的;能让别人感受到爱的味道,你更是伟大的。当你感受到并让别人感受到爱的味道,你的生活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爱的味道是多种多样的,而细腻、无私、醇厚、宽广的母爱,是最铭心、最久远的。

一个寒冬的晚上,母亲正在昏暗的灯光下做豆腐。大概太累了,她一不留神将一盆豆子打翻在地。我被这声音惊醒,透过窗户,我看到母亲正小心翼翼地把豆子捡回盆里,生怕弄坏一粒。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去帮母亲捡。但我刚出门就缩了回来,因为天气太冷了。我看着母亲,猛地一惊,她已经变得如此苍老,苍老得我不忍接受。忽然间,我又是一惊,我看到母亲的额头上竟然挂着汗珠。在如此寒冷的夜间,母亲的汗珠落在地上,就像针一样刺在我的心中;黄豆砸在铁盆中,就像巨石一样砸在我的心上……不知不觉间,泪水已经溢满了我的双眼。我穿着单薄的睡衣冲出门外,一把扶起母亲,抱着她哭了起来。母亲一脸茫然地望着我说,快回去,外面冷。我蹲下来,帮母亲捡着豆子,闻着以前最不喜欢的豆腐的味道,感觉此刻却无比芳香。我忍不住深吸一大口,因为我已经知道,这是母爱的味道,它散发在皎皎月光中,温暖着这寒夜。

爱是什么?爱是生活。爱的味道是什么?爱的味道是生活的苦辣酸甜,需要我们仔细品尝、用心感受,让人间更美好,让社会更和谐。

【篇二:听奶奶讲过去的故事】

听奶奶讲,1959年、1960年为“贱年”,粮食收成少,加上“浮夸风”,少到根本不够日常生活吃饭的,那时奶奶十二三岁。当时奶奶、曾外祖母、七八岁的舅爷被迫离家到附近的河南省要饭,因为在奶奶家里什么都没有了,食物早已吃完了。大家大多都是吃野菜、吃树皮、吃树叶。奶奶十三四岁时瘦矮的身材爬树摘叶,像小鸟一样蠕动着,好不可怜。

在寒冬腊月,奶奶一行三人拖着饥饿劳累的身躯步行赶往河南省讨饭,在雪地里扒烂红薯吃,寒冷的晚上睡在窑洞里、坟头旁,河南省那边“浮夸风”好一些,农民施舍了一点粮食。后来她们回家了。

在家一段时间仍然是没粮食吃,奶奶和外曾祖父决定去25公里之外的窑厂劳动,那里是本庄的人开办的窑厂,投奔过去肯定收留,那里有吃的。就这样,父女俩走着前往那里,走了一天到了地方,期间奶奶背着被子,虽然很沉、很累,但奶奶一句埋怨的话都没说,直到实在受不了了才让外曾祖父背着。

那个窑厂确实很好,吃饭的问题解决了,但是奶奶想家了,生活了几个月后,奶奶独自回家,途中晚上在一个好人家过了夜、吃了饭。到了家,家人听说后也跟着去窑厂,舅爷没去,结果在家饿死了。那时候实在很苦。

奶奶还说,过去的衣服分为洋布、粗布两种,农民大多都是穿粗布,因为便宜实用,洋布比粗布好一点,是有钱人用的。那时候东西不贵,比如一个鸡蛋几分钱。而且买什么东西都是用票,买布用布票、买粮食用粮票……那时候城市没有像现在这样物质丰盛,没有什么娱乐设施,年轻人、儿童没什么好玩的。乡下出门“赶城”大多是走着去,没有汽车,连自行车都少有。

直到“贱年”过去,家里慢慢恢复生机,温饱问题慢慢基本解决。后来,奶奶和爷爷结婚了,有了爸爸和两位叔叔,奶奶、爷爷生活很朴素、很节俭,都是经历过饥饿大灾难的,平常连个衣服什么的都不舍得买,爷爷的内裤,奶奶缝了不下10个补丁,都是为了省钱。大家的衣服,从少到老都是破破烂烂,有人穷得连衣服都穿不起。庄里一位大人给她孩子缝棉裤,由于没裤子替换,只好向奶奶借我爸爸的破得不能再破的棉裤穿一会儿。奶奶至今还笑着说,这么破的棉裤都有人借,说明那时候多穷。

过去办喜事,一桌只有10个菜,大家把菜基本上都能吃干净,因为生活水平整体不高,平时很少很少吃这么好的菜、肉。那时候,奶奶家两个月都吃不上一次肉。如今大家聚餐时常却浪费。馍是红薯面馍,里边没有麦面成分,所以,那时候的人都烦吃红薯面馍。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吃到小麦面馍。

现在,则恰恰相反,以前普遍的、大家天天吃的东西现在尊贵了、稀罕了,以前吃不上的,现在天天吃,吃腻了。现在天天吃白面馍,我常常一个馍没吃完,剩一点丢掉,家人告诫我,要珍惜粮食,原来这是吃不上的。

现在生活异常丰富了,和原来不同,交通很方便,有汽车、火车、飞机等,近距离可以自己骑电动车、摩托车,可以坐公交车、出租车,远距离的可以坐火车、飞机等。现在吃饭基本上可以想吃什么买什么、做什么,鸡鱼肉蛋可以天天吃,这些东西吃够了,又可以追求清淡、讲究养生等。家家户户普遍奔小康。有了电脑、电视、旅游、求学等。娱乐项目,文化氛围,整个国家充满着勃勃生机。

以前,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家人尚能挺过来,爸爸尚能考上大学,国家尚能度过困难时期,我现在生活这么优越不更应该珍惜生活、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吗?

热门推荐
1秋天的树叶
2我画的小公牛
3在红旗下成长
4我的理想
5记我做过的一件好事
6嘿,我这个人
7一只青虫的梦想
8八年级国庆节见闻作文
9争吵
10猴子乐乐拿蟠桃
11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12雅居乐的春天
13给爸爸的一封信
14狼的自述
15春天来到小树林
16挖野菜
17运动会
18读书真好
19每朵鲜花都有绽开的时候
20校园里的银杏树
21关于雨的作文
22校园的操场
23射击比赛
24妈妈变了
25别样的错位
26对诱惑说不
27好爸爸坏爸爸
28最近妈妈变忙了
29共享时代
30文具想象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