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小新闻发布会】
周五的最后一节课,我们班准备开展一次“”小小新闻发布会”的活动,我和范思雨有幸担任主持人。
记得星期二那天,我问范思雨,思雨周五的新闻发布会,你愿意当主持人吗?我和你搭档吗?当然没问题啦,他爽快的答应了,但是她又说我能做好吗?我把手轻轻的搭在她肩膀上说,你一定能行的,我相信你。主持稿,编辑好了以后我们利用空余的时间不断练习,经过我们的努力,读稿的时候也是生疏,渐渐变得熟练呢。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班级活动。
同学们把黑板布置的十分精美,小小新闻发布会几个字分外醒目。伴随着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我俩大步走上讲台进行开场思雨讲话时面带微笑。深情并茂,但似乎又有几分紧张颤动。下了台,我竖起大拇指说你真棒,千万别比别紧张,要知道你可以做得很好。活动过程中,同学们踊跃发言,积极的发布各种各样的有趣的新闻,内容丰富,同学们还一起评出了最佳新闻发布者。很快结束时,我拿过主持稿,指着一行字,说是鱼,你看这儿这一副对联,后面的语言不是一句话,他们是分开的,记得要停顿哦,思雨点了点头,接着说我们走上讲台,一起来结束这场活动,这次在思宇的声音里听出自信。我们成功了班队活动圆满结束。
放学后思雨和我说,雨田,谢谢你在班队活动中给我鼓励,并细心指导我。刹时我感到无比幸福快乐。
【篇二:今天你点“赞”了吗】
随着越来越多的网络社交工具的流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似乎也随之多了件每天必做之事——点赞。朋友圈也好,微博文也罢,点赞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我看来,这种现象有利有弊,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点赞”这一行为。
“赞”本为赞美之意,“点赞”所传递的应该是你对这一条消息,图片,文字内容的认可,它或是一碗“心灵鸡汤”发人深思,亦或是一组角度独特的摄影作品使人赞叹连连。当你是发自内心地认为这一条消息使你受益颇多而去点赞,这个赞即承载着你的认可又能使你发布者感受到你的支持。即使是一个举手之劳,我想,对那些原则发布者都是莫大的支持。这或许,确实是互联网中的一种最理想的交流相处方式。
然而,当一个人不是怀着认同的态度去点赞,只是一股脑随意为之,事态又变得有所不同。且事实上,现在的,大众普遍倾向于后者。
有人会问,这本来就是一种消遣,又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我认为,首当其冲的影响便是使“赞”这一设置形式化。点赞不再是为了赞美,而只是为了让你活跃在社交平台上——以不同的方式,那在我看来,它失去了它本身应有的意义和作用,即“形同虚设”。
第二,随着人们对“赞”的内涵的漠视,它甚至被扭曲成了一个判断和衡量人与人之间情感程度的标准,即使它们本八杆子打不着边,身边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对话——“我发了的自拍你怎么不点赞呀?”“她不点赞我的朋友圈是不是她讨厌我啊?”诸如此类的话不绝于耳。点赞从来不是表现你对发布着个人的支持甚至是维护你与发布着情感的方式。正是由于这一行为实在太深入我们的生活,以至于当它变成一种习惯时,我们早已忘记其中深意,才酿成如此风气。
此外,随之引发的另一问题是——求赞。一些个人或公众号为了人气与热度,亦或是内心的虚荣感,不厌其烦地私信别人求赞。面对这样的现象,我认为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其求赞内容,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不失为发现精彩内容的好机会,如果喜欢认可便点赞,如果不认可便也作罢。
“赞”在国外网站被直接用喜欢一词代替,其表达的应是我们的爱意与认可,绝非是可以随意敷衍为之之事,让我们都用一个积极的态度关注点赞,关注点赞本质,用赞构建起一个充满爱的网络世界。
【篇三:碎片化思想的当前趋势】
自从人类打开了信息世界的大门,互联网便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原本遥不可及的一切竟触手可及,但人类独有而伟大的思想却在悄然碎片化。
大江健三郎说过:“恶意与轻薄是流言传播的原动力。”而互联网正在为其提供了这样的平台。流言发布者的动机是想利用这种快捷性搏众人眼球,孰不知自己的思想正在碎片化,从而只看到了表面的利益,却被后人贴上恶意的标签。反观之,流言接收者的猎奇心理被互联网虚假的权威性所激发。不经意间冲动的情感使思想也趋于片面化,于是成为了下一位传播者。总之,互联网流言引起的碎片化思想能让人性变得恶意轻薄。
随着互联网阅读兴起,快餐文学的泛滥也成为了元凶之一。引用一段周国平在《思想的星空》一书中的话吧:“我们也许可以极粗略的地把天下的书分为三大类。一是完全不可读的书,这种书只是外表像书罢了,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印刷垃圾,不能提供任何精神的启示、艺术的欣赏或有用的知识……”。然而这第一类书正在侵蚀着青少年的思想使其分崩离析,左右着我们的价值观。其次碎片化阅读的方式促使社会上涌现出一大批民哲,由于这种阅读方式迫使人一眼即过,即使是读经典文学也难以深入理解领悟。如今的民哲们在“读万卷书”后便盲目自大,乱七八糟想了一大气以后就觉得自己掌握了哲学最高真理,可以渺视一切,和柏拉图谈笑风生,实则只是用些碎片化的思想讨论着前人讨论过的问题。互联网阅读致使碎片化思想成为某些人的华丽包装,而真正的思想却被亵渎。
在古代有赫拉克利特,恩培多克勒,在近代的尼采,黑格尔这样的大师,然而本世纪却销声匿迹,并不是人们不想思考,获得真理。互联网的快捷让人感到思考显得没必要,只需点击搜索一切都来了。假使渴求的人们无法获得真知,那么诸如我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的三大唯心问题便再也不会有答案,我们将在信息的海洋中迷失自我。所以思想的碎片化的趋向便是思想的灭亡。如果人类的思想再不由碎片化走向统合,接踵而至的只会是思想的荒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