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多与少】
几张薄薄的旧照片,可以承载无数温暖的回忆;手机相册里成百上千的图画却唤不起一点点怀念。月盈则亏,杯满则倾。最多的也许往往最为浅薄,而最少的往往最丰富。
狄更斯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科技迅速发展,经济迅速增长,人们的收入多了,笑容却少了;人们吃的好了,健康却成问题了;人们拥有许多高科技产品,可以跨越空间传递情感了,朋友面对面倾诉的时光却屈指可数了。得到的固然多,可失去的又何尝未少呢?是缘木求鱼还是得偿所愿,多与少的抉择不过取决于自己一心罢了。
陶渊明潇然拂袖,坦言“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弃亨通官运、仕途如尘土,在山水田园中过最质朴的生活,追寻心中的安宁。他随口吟诵《归去来兮辞》,得多少隐士、逸人拊掌称叹,为后世经典。
金银珠玉,歌台舞殿,多的是人世繁华富贵,却毫无恬淡雅致的风骨。通达如这般,五柳先生挂印而去,青莲居士仗剑出京……切莫等到黄花已逝,才顿悟自己舍本逐末,好似得到许多,却穷困得一无所有。
《红楼梦》十年辛苦不寻常;《神曲》十五载著述终成;浮士德慢慢六十个春去秋来……名著之所以为名著,是汗水与时间凝练而成的艺术。在快餐式文学喷薄涌流的年代,文坛新星一年创作量可以抵上老学者一生的笔墨,然而,正如清水之与佳酿,小草之与古木,不可同年而语。
长久的年岁著成,愈少却愈精,随笔所写,虽多却极庸。名著可以在一遍遍的阅读中,层层品味。岁月的味道只会加之芳醇,而不失其本色。作家不是靠著述堆砌的,而是靠作品中的用心来称颂的。
鲁迅先生和许广平的书信集《两地书》虽只是讲述生活琐碎,真情却于彼此薄薄的信文中透出暖意。傅雷教子的家书笔墨中一定钢劲而慈爱的。书信,又亲笔所书,其含义远非如今短信、邮件可比。被压缩打包后的感情还是一样的感情吗?
我至今保留着与友人书信往来的习惯。等待的期盼与焦急,触摸笔迹的温暖与感动,投出回信的满足与欣喜……当智能软件代替人工,使邮筒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是飞速发展的时代之幸,却也是人们的大不幸。用时少了,用心也少了,多的只是塞满短信箱的简讯,只是心中的无奈与孤寂。
时代在飞速前进,我们奔跑着追逐它的脚步,却失去了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科技固然好,可又怎么比得上知己在侧把酒共歌。
放下手机,拿起笔,安安静静的写信寄往远方吧。用时间和心浇灌,连同思念的每一丝笔触,每一缕呼吸。至少也是至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