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有你的地方就有风景】
十月的六安,淹没在花海的香气中,令人神迷,令人心醉。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你——桂树。
你是行道树。
一列列,一排排,365天,你都不曾离开。轰鸣而过的货车,叮铃叮铃的自行车,嗡嗡作响的摩托车,无论谁经过你的身边,都不会让你泛起涟漪,永远的气定神闲,永远的安然自处,因为你知道,你是行道树。
连日的晴天,道路上扬起的尘土蒙蔽了你的绿叶,灰头土脸的你,不急,不躁,耐心的等待着那一场迟到的雨水——洗得净净的,喝得饱饱的,积蓄力量,你要在十月,为这繁忙喧闹的道路,为这奔波劳碌的行人,送上一缕清香。
你是景观树。
你是这样的平凡,四季常绿,不生虫易存活,以至于园林工人可以将你随意安插在哪个角落。你看!六安大大小小的公园和住宅小区,随处可见你的身影。春天,你与樱花遥相呼应,看着人们为樱花驻留的脚步;夏天,你与玉兰比肩而立,欣赏着蜜蜂为玉兰洁白的花朵翩然生姿;冬天,你与腊梅对视凝望,听着过往的人群对梅发出的赞美。似乎只有秋天,才属于你。你又是这样的不平凡,绿与黄的搭配,温和而不刺目,像江南的女子,多情又坚忍,只待季节一到,任凭谁也掩盖不了你的绝世风华。
你是梦的树。
还记得多年前的那个大杂院,各家各户都能听见彼此的锅碗瓢盆的声响。大家在一起住的久了,难免磕碰,拌嘴吵架时有发生,只有院头的那棵桂树,从未听得大家对她有什么抱怨。开花时节,大家更是约好了一般,折上两三枝放瓷杯里,满屋满院的甜醉,再多的烦恼,再大的委屈,也随着这一缕清香化为了绕指柔,这成了留在我脑海中难以忘怀的记忆。
“问询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这伴随着我童年的故事,如今我又告诉了我的孩子,孩子天真的问我,妈妈,月亮上真的有玉兔?真的有桂花树?我回之一笑,有还是没有,哪里真的那么重要呢?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一点香,吹得满山开。”眼前的才是最好的,你在,风景就在,不是吗?
【篇二:回家的感觉】
旷野的自由的空气,渲染着花的芬芳,沁人心肺。暑假来了,挥迈着轻松的步伐走在回家的路上,感觉像一只从笼中飞出的小鸟般的快乐。一切依旧那样的熟悉,庄稼犹如灵巧少妇手中的织毯,清秀而美丽,实在却也绚丽,凝聚着厚重的喜悦。
离家越近,我走得越快。心里说不出是激动还是高兴,也许是那种亲切的感觉吧。
路上那串脚印是外爷留下的,从玉米地出来,一直走向家,地畔还有外爷掐下的霉变的玉米脑叶。我想象着外爷抱着一抱又大又嫩的玉米棒子哼着调子悠然回家的情形,不禁笑了。外爷的鞋留下的痕迹,很清晰,是今天留下的,似乎还散发着玉米的清香。偶而遇见几个乡邻,他们憨厚地向我问询:回来了?吃了没?
跑进院子,惊扰了一群羽毛黄黄的小鸡,扑掕着小翅膀逃散,我抓了一只细看,可爱的象我的小弟弟一样亲。小鸡“吱吱”地尖叫着求救,老母鸡“咯咯”叫着竖起脖颈的羽毛张开翅膀向我冲来,我急忙放下她的宝贝。猪圈里的猪崽们,正在哄抢猪槽里的食,发出“咝咝”的声音;前院的菜畦里茄子和柿子都开了花,豆角已经生出了许多小花蕾,从地边的篱笆一直爬到院头的老枣树上去;后院的黄豆长过了膝盖,散发着阵阵清香。久违的花狗从后院向我冲来,一立叉跳起来,剧烈地摇着尾巴在我身上这儿闻闻那儿舔舔。外婆掂着一只面手迎出门来:“死女子,快过来,叫外婆看看。”外婆粗糙的手在我头上婆挲,我掏出从城里买的葡萄干给外婆嘴里送了一个。
外婆坐在灶火圪劳里,长满老茧的手把草秆一根一根往灶膛里送,大锅里煮着玉米棒。我依偎在外婆身旁看着火苗渐渐升腾,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情。玉米的清香从锅盖冒出,慢慢飘起,于是满窑洞充满了幸福的味道。
心是澄澈的,空气是清新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平凡而实在,那样的自然而和谐。我依旧喜欢穿着布鞋走在田埂上,依旧喜欢毫无顾忌地躺在玉米地旁的树荫下,依旧喜欢坐在山峁上看日出和日落。还有,那玉米的清香和炊烟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