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家乡的美景】
这里,是我的家乡,一个滨海小镇。我以这为荣,我所见到的渔民,捕鱼时鬓角已被汗沾湿,穿着白色体恤已是汗流浃背,但我不觉得他们狼狈,我会夸他们勤奋,夸他们帅气。我所遇见的孩童,当天际的白光慢慢褪成浅绛,然后泛成酡红,在黄昏迷人的沙滩上,他们洋溢着笑容,他们的笑声是如此肆无忌惮,伴随着海风海浪,仿佛演奏着一首欢乐的交响曲,我看见他们光着脚丫在柔软的沙滩上奔跑,我看见他们在海里互相嬉戏,我看见稚嫩,看见纯真。我所看到的,不当是小镇的美丽,不当是大海的壮阔,更多的,是人情。
这里,是我的家乡,一个有独特特色的地方。尽管发展落后,但我所经历的,并不算残缺;我所了解的,也不算落后。在这里,我们有独特的方言,有独特的风俗,有独特的做事方式;在这里,我所遇见的所了解的,一一记载于我的记忆录里,因为难忘,或因为感恩。在陪伴我走过的十五年岁月里,耳畔似乎隐隐回响着“卖盐粉啦卖盐粉啦”的叫卖声,眼前仿佛呈现着拂晓之时小小过道里满目的新鲜鱼肉蔬菜和热闹拥挤的人群,鼻尖犹如回荡着各家各户所飘散出来的晚饭香气……我在城市里看到了通都大埠,看到了高楼林立,而看不到的,是这里的花团锦簇,是这里的灯彩佳话,是这里的熙来攘往。
我深爱着这片抚养着我的土地,有时候我踏上去,她是郁郁青青的草地,有花草有树木,有虫蝶有鸟儿,有早晨打太极拳的老爷爷,有晨跑的年轻人,有睡眼惺忪的学生在熙和的阳光下背读课文……有时候我踏上去,她是铺着沥青的公路,有车辆有行人,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她的身旁,是硕大的商场,是小小的杂货铺,亦或是早晨里冒着烟火气的早餐店……有时候我踏上去,她是轰隆隆的铁路,有轨道有人群,熙熙攘攘,那里,承载着无数人对回家的期望,寄托他们对回归本土的思念,倘若世上有一条路最是深情,我想那是回家的路……
“每一张纸都是一截树木为我们粉身碎骨以后的遗容,我们理当感恩怀德。——张晓风”很多路以前并不是路,只是先有人为我们铺路,它就成了路。其实,在我们身边,无论是上学路径的早餐铺,还是烈日炎炎的夏日里叫喊着“卖西瓜哟”的老婆婆,亦或是作为我们人生中第一个老师的父母,还是课堂上对我们苦心教诲的老师们……他们无疑是在我们成长道路中参与的重要角色,是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付出了很多的人,俗语说“付出就有回报”,这并不难,或是一句“谢谢”或是某一天的关心问候,又或是把自己做好。
当夜幕降临,星子像渔网一样闪烁,微风轻轻拂过,树叶沙沙作响,枝头上知了愉悦着唱着夏日曲……她们就像一位母亲,很美很美,好似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温柔如水,大概她们也不想让我们错过她的美吧!他们像一位父亲,很高很高,好似五山五岳长江黄河,壮阔如海,大概是他们让我们如此安心吧!他们就像一双翅膀,我们在他们爱的庇护下茁壮成长,在将来某一天,也将会予以感恩。
【篇二:人生的舵手】
易朴生说:“人生犹如一艘巨大的船,每个人都要做好掌舵的准备。”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道出了人生的三种境界,船也亦如此。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诗中那个率真,自然的小孩也是我童年时期的真实写照。小时候的我也是好奇的“蜜蜂为什么要采蜜?”“太阳公公到了冬天为什么要偷懒?”诸如此类的问题,总会令母亲啼笑皆非,但母亲母亲每次都会为我耐心的解答,在长辈面前谈到自己的理想,便会说自己长大后想当一名科学家。现在想起自己当时的回答是多么的自信,但人的小时候那个不是懵懂彷徨,但却志存高远,对世界充满好奇呢?就如同出海前将船打造的完美无瑕,在壮阔的大海前自信地扬帆,为的不就是能够驶向光明的彼岸吗?
既然志存高远,便要付诸行动,即便在充分的准备,再妖孽天资,也要记得仲永"泯然众人矣 "的教训。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化诗情于鹏程万里,扶摇直上的豪迈。"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屈原融自己于万马奔腾,天地齐喑之壮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立志于四野平阔,八荒尽收之宏大。人生之少年心系天下,立志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回报社会。虽然对于作为高中生的我来说,不会有"乌蒙磅礴"的艰难,更不会有"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险阻,但每一次紧张的考试都是我的目标。即使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但我知道,每一次跌倒都是为了更好的站起来。量变引发质变,厚积薄发,我相信共到自然成。高考是一个门槛,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只有跨过它才会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安然。船在航行的道路上,海面波涛汹涌,海底暗潮涌动。我们不能乱了自己的阵脚,只有紧紧地掌好自己手中的船舵,才能在飘摇的风雨中。驶向自己的海阔天空。
尘埃落定,在经历人世的沉浮后,有的人身上的白衬衫换成了西装,在职场上游刃有余,在生活中怡然自得。当然也有人坚守本心,活出自我……
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光,诚品书店创始人吴清友因心脏病复发与中国台北去世。在这个夏天,虽然吴老先生离开了人世。但他的光,他的诚品精神却为大家所铭记。“蓦然回首”,他是那位“灯火阑珊处”下的老者……陶渊明是东晋的文学家“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是他生活的环境“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是他生活的环境。“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是他人生的态度。无论是吴清友老先生还是陶渊明大文学家,他们都在航新的途中,把好了自己人生的航向。
在自己航行的途中,我会做好人生的舵手,驶出自己的海阔天空。
【篇三:毫末之乐】
区区微草,生于毫末。毫末之草,可以成原。
我曾登顶高山,极目远眺,所见之景至虽不及范宽神笔下溪山的壮美,却也气势逼人。人们常常钟情于伟岸的山峰,我也自爱那兀立的沧桑岩石。但在身心放空于浩荡自然之间时,内心的澎湃与万千思绪也渐渐归于平静。
慷慨磅礴的根本,是否,是与之相反的淡然呢?
人是不能总持着一份浇不灭的热情的。山水的浩邈是亘古不变的,并不因其永远雄奇宏伟,而是源于自然的那份淡然。正是这份容纳万物的淡然,才为自然涂上了浓墨重彩的壮丽。
对见到的山川之壮阔赞不绝口,是否只是浅尝辄止地只领略山水带来的初印象?不妨待起伏的心潮波澜不惊后,细细品味现在山水带来的感觉,那应是一种飘渺的空洞,一种平静的和谐。
只顾挥洒汗水追求日辉星辰的奇幻绮丽的人儿,却忽视了头顶纯净的万顷天空;只图目睹瀑布一泻千里的豪迈的旅者,却遗失了碧波溪流浣出的潺潺婉转;只想仰望高如危楼的大树的巍然挺拔,却错过了脚下随风飘拂的微草的怡然自乐。
溪山是被浓荫覆盖的,无论什么山都是草木葳蕤。但有多少人愿意将目光移开姿态万千的大树,去轻抚隐匿在树荫中的青草呢?人们总要将微草定义成无限的生机与希望,让这些柔弱的身躯载着磅礴的绿意生机,我却更愿意相信,它们拥有的是恬淡的自得。它们不在乎风雨的鞭打,只是淡然地笑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未曾改变自己的形态。它们窃喜,因自己能独拥一方天地,淡然而无人打扰。
我羡慕“心远地自偏”的五柳先生,他能身处“草盛豆苗稀”的隐逸田园中,独享宁静,守内心淡泊,赏微草的毫末之乐。我也想同王维一般,“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他们观万物之变,立于不变之处,无羡于天地。这是大彻大悟的淡然,是历经慷慨澎湃后的返璞归真。
再忆壮阔的溪山行旅之景,身在山中的匆匆旅者许是无法细品山川美景了。但局外人,定能领略自然万物相融的和谐。山川岿然不动,同时间一起,凝滞住了一份深沉宁静,参透了一份超然物外的淡然。
但求深入壮阔山水间,去倚着岿然不动的巨石,静观微草的悠然自得,同享那毫末之乐,细品那一份永世不变的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