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河南话的作文

【篇一:他是一个好人】

从未发现自己竟带着有色的眼镜,直到那天遇到他,我才真正学会尊重他人。

上个星期一的早上,点点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枕头上。一夜好梦的我揉着惺忪的睡眼,伸着懒腰。“新的一周开始了!”我暗自给自己鼓劲,麻利地起床、洗漱。大概是心情好的缘故吧,我听着在妈妈习惯性地“唠叨”并没有顶嘴,反而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上学去了。

路口的早餐车旁,买早餐的人络绎不绝。皮鞋、高跟鞋、运动鞋……在这方寸这间流转。在挤满在早餐摊位前的人群中,出现了一双布鞋。一个蓝色的身影在人群间显得有些扎眼,是环卫工人。消瘦的身子外裹着一件蓝色的短袖工作服。

我打量着他——这个环卫工人其貌不扬:高高的个儿,弯弯的腰,黑里透红的脸上刻满了皱纹。只见他拿着扫帚,在不停地清理地上的垃圾。不一会儿,垃圾聚集成一个小山丘。

看着摊位旁那辆臭气熏天的垃圾,我不禁皱起了眉头,原本愉悦的心情一下子低落到谷底。真有点讨厌他:“人家在买早餐,还在那里扫垃圾,恶心不恶心啊!”他好像听见我在小声嘀咕,抿嘴一笑,用一口河南话说:“这工作俺都干了好几十年了,地上这么脏,难道俺不工作,把垃圾留在地上?不中!”我不管他。正想掏出钱买面包,谁知那滑手的硬币脱手而出,“扑通”掉进水沟里。

正当我不知所措的时候,那个“讨厌”的人走过来,他一声不响,扒在地上,把脏水坑盖掰开,用手从井下把那个脏兮兮的硬币捞出来。又麻利地掏出自己的水杯,用自己的水倒在硬币上洗,洗过的硬币在阳光的照射下还泛着银光。

他把硬币递给我,说:“给,学生的早餐可不能忽视。”我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像发烧一样发烫。我有些不好意思,还是不愿意接过来。他看穿了我的心思,说:“这硬币不脏,俺用家里的泉水洗的。”我羞愧地低下头,接过那枚硬币。深深的自责伴随着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这时候,我觉得他不那么讨厌了。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张开了口,买下的早餐,只是在心中纠结如何开口跟他道谢。在接过早餐的那一刹那,我终于下定决心要向他道歉。可是转身之间,他已经走了,他高大的身影在我的眼里渐渐消失。愧疚也在全身蔓延。

从此以后,我不再带着有色的眼睛看人,而是真诚地尊重每一份职业。因为无论身份如何,地位如何,他都可能是一个值得我们尊敬的好人。每当我回想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不禁感叹道:“他,真是一个好人。”

【篇二:二十年后回家乡】

日月如梭,时光如水。转眼间,二十年的光阴已经从我的指尖流逝,生命沙漏中的沙子不停的漏着。透过岁月的枝丫,许多事情已经模糊不清,但我无法忘记的是我的童年,我的家乡。

现在,我在中央电视台做主持人,由于经常主持大型活动,工作繁忙,无法回到我的家乡——濮阳,更无法探望我的亲人,身在异乡的我无比思乡,美丽龙都濮阳已经焕然一新,变成了一线城市。大都市濮阳要举行一场钢琴表演,想请我当主持人,我爽快地答应了,因为这是一次回家乡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我乘坐飞机来到了濮阳,一下飞机,濮阳的市长正在机场门口迎接我,一见我,市长用地道的河南话对我说:“您好啊,欢迎回到家乡!”一听家乡话,我就想起来我九岁时,想学河南话,就模仿者爷爷奶奶的腔调说了起来。可是,我说河南话就跟唱戏一般,根本不像一回事儿。最后,我费了千辛万苦的劲儿才学会了说河南话。我正想用河南话回复一声“谢谢,”发现我离开家乡太久,已经说不出家乡话的韵味了。此时,我是多么想再说地道的河南话,品味家乡的味道啊!

我往演出地点出发时,听见有人大声吆喝道:“卖风筝喽,物美价廉!”这时,我脑海浮现出一个情景:小时候,我经常奶声奶气地对爸爸说:“爸爸,陪陪我嘛!陪我去放风筝!”爸爸满心欢喜,带我来到濮水公园,爸爸把风筝往天上一抛,就飞快的跑了起来,风筝就飞的很高很高。我兴奋地大喊:“风筝飞得高,风筝飞得高!”

到演播厅,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声音在呼唤着我的名字,我一扭头,看见一位男士正笑容满面地看着我:“嗨,晁若熙,你还认识我吗?”

我仔细地回想,终于想起来了:“你是张耀然?”

“当然是我!”张耀然回答:“我现在是一名宇航员,漫游太空的感觉棒极了,我目前登上过月球、水星、木星……”

“嘿,老朋友,你可真优秀,有时间到我们电视台一起录制节目吧!我一会儿有场演出,回头再约吧!”我给张耀然说了声再见,便赶去演出了。

演出完后,我来到了阳光大厦。天哪,本来普普通的房屋已经变成了高科技环保大别墅。小区改天换地,有五颜六色的花、绿油油的小草,还有一个机器人,名叫水滴,它一下就认出了我,把我带到了我的家。爸爸妈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工作中的精英,住上了高科技的大别墅。而妹妹,现在在美国哈佛大学读博士,目前是学校中的尖子生。我心里赞叹:“我为有一个这样优秀的妹妹而感到骄傲!”

我给家人和家乡道别后,又重返北京,我是多么留恋家乡啊!这一次回故乡,让远离家乡的我无法忘记!

【篇三:方言里的家乡】

我在晚上习惯去夜跑,大概9点的样子。我们小区旁有一家电器厂,每到9点,就会有一大群骑着电动车的人拥出来,让冷清的街头一下子热闹起来。

有些人蹲在路口,手中拿着手机,用我听不懂的方言对那头说着什么,那些一闪而过的、平凡的面孔上都带着幸福和期盼的笑容,大概是在等着妻子或丈夫下班。有些人已经骑着电动车和妻子一同在回家的路上,坐在后座的人双手搂着前人的腰,搂得紧紧的。

还有人在路口眼巴巴地抽着烟,大概还在等人。

在苏州这个快速发展的城市中,有那么一群人,工作状态是996,甚至997,拿着微薄的工资,吃着食堂劣质的饭菜,受人排挤,但他们却有着所有百姓一生去追求的东西——幸福。

他们或坐在石墩上,或站在马路边,或躺在电动车上,翘着二郎腿,低着头颅,微闭着眼睛,对着手机说着东北话,河南话,山东话,对着另一头亲切地问着一些无比平常的话,即使浑身透露着疲惫,以至于连腰也直不起来,却努力把声音变得轻松,话变得平淡,让压力不至于散入语言,在这一刻,变得平凡,不再伟大,但十分温暖与可爱。

他们操着一口方言,在城市各个建设的中心聚集,即使一天的活再累,听到话筒那头传来的家乡话,也不由笑起来。即使各地方言各有特色,有些则比较粗犷,有些则比较温婉,但却没有区别,这是每条小船的缆绳,把他们和家系在了一起。虽然微小,但却是一生都无法也不能割断的,否则都会迷失在异乡的人山人海和各种没有亲切感的语言中。

方言不仅让他们有回忆家乡的依凭,还让他们有了支撑下去的动力源。他们的普通话可能不好,但相比与正儿八经的白领,他们的语言让他们的工作有了盼望,有了目标,那是对配偶、子女、父母,一整个家的支持,一年只回一趟家的工人,方言成了他们连接家乡血脉的纽带,对那崇山峻岭的大声呼唤,对那潺潺溪流的轻声细语,对那栋房屋的亲切问候,对家人一个温暖的拥抱……这些,是在发达的城市也不能给予一个游子的。

方言,是一座桥,一个在脑中展开、建立的家乡。正是这朴素的、外人难以听懂的一笔一画,一平一仄,成为了每一个异乡漂泊者的精神支柱。

【篇四:可爱的数学老师】

教我们数学的,是一位姓张的老师。他今年已经快四十岁了,但是他所带给我们活泼,幽默,却让我们深深的将他铭记在心中,即使毕业了也仍然不会忘怀。

要说张老师这个人嘛,长相确实真有点可爱——胖胖的脸庞,圆圆的眼圈,还有那一颗小小的黑珍珠似的眼睛,小巧玲珑的鼻子,却配了一张大大的嘴巴,让人感觉真的是有些“不协调”。但是他自己天天却说说自己的长相有点像‘某某某’明星,让我们啼笑皆非。

张老师开玩笑与认真讲课却是截然不同的。有一次,我的数学作业上,仅仅是将一个代数式的‘二次方’抄成了‘一次方’,他却严厉的把我叫到了办公室,批评教育:“其实你这种问题并不是不会,而是你的态度和认真仔细的程度有问题!你想如果在中考或者高考考场上因为这一道题与重点学校失之交臂怎么办?你看看,这一道题总共有八分,你这一步写错了,后面不就全错了吗?就算你前面的解设以及方程都列对了,也顶多给你一半的分。你以后一定要注意起来,疏而不漏!”说完后,我很谦虚的点了点头。没想到张老师竟然拿起一块巧克力,“学习累了,吃点这个吧。”看着他慈爱的眼神,我竟然很感动。

张老师最可爱的地方,就是他那一口流利的河南普通话。张老师每每讲起课总是希望用他最好的普通话水平来为我们讲课。但是却总是天不遂人愿,讲得速度一加快,他那河南普通话就自动的流露了出来。他时常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而他自己也不好意思的说:“其实这种话说习惯了,也就无可厚非了吧,你们就多包涵包涵吧!”我们也应允。他后来为我们的一次讲述中说,其实他在城里教学的这几年确实改变了他不少,以前他总是一个沉默木讷的人,现在也可以敞开心扉向。最大的改变是现在他说的话既不是普通话,又不是河南话,成了“四不像”的方言了,我们哈哈大笑。

师者仁心,一位老师,一张面孔,对待学生充满了爱。

热门推荐
1秋天来了作文
2漫画老师
3尝试挺好
4我们班的运动健将
5奈良公园游记
6包粽子
7我的发现
8我想我应该是一只孤单的浮游
9我的同桌
10越野赛感想
11不会说话的朋友
12我三岁了
13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14心灵捕手观后感
15童年读书乐
16含羞草
17与东坡对话
18国庆记事
19一粒米的自述
20我学会了欣赏自然
21关于雪的作文
22一件难忘的事
23寒假趣事
24假如明天是最后一天
25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
26喊春
27暑假故事
28植树节作文
29家乡的四季
30我最喜欢吃的水果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