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豆身的作文

【篇一:剥蚕豆】

今天我们放春假,奶奶买了一大袋我最爱吃的蚕豆回家,碧绿光泽的豆荚上长着细细的小绒毛,豆柄上还带着嫩嫩的小叶子,可爱极了。奶奶开始剥蚕豆,我也一起来帮忙。

我们先剥蚕豆的豆荚,奶奶的手在豆荚壳的边上轻轻一划,两边的豆壳就打开了,里面躺着的豆宝宝露了出来,蚕豆绿绿的外皮里面是一层厚厚的白色海绵体,又松又软,像一张铺着棉花的小床,蚕豆们就安静地躺在这舒服的小床上。

可我是把蚕豆从中间折断,一个一个往外扣,怎么也赶不上奶奶的速度,问奶奶为什么?奶奶和我说蚕豆的豆荚有两边,其中一边有一个凸起的棱,只要指甲沿着棱轻轻一划,再微微用力一剥,就像打开了大门一样,一个蚕豆宝宝就会蹦出来。原来做简单的事也有窍门,生活处处有学问。

然后我要剥蚕豆的眉毛了,我以为这个soeasy,没想到剥了几颗后,不仅手指滑滑的,而且指甲也很痛,连一颗小小的蚕豆也拿不稳了,但是我坚持剥完了剩下的蚕豆眉毛,终于松了一口气。

最后我要剥蚕豆的内皮了,它的内皮也不容易剥,先在长眉毛的地方划开一个口子,再用大拇指和食指夹住豆身,中指配合无名指和小拇指一起用力从下往上挤,黄绿色的蚕豆肉就会蹦出来,没剥几颗,手指又酸又红,伸都伸不直了,我呲牙咧嘴地喊疼,但是我想着奶奶晚餐的油炸豆瓣、豆瓣蒸肉酱、豆瓣葫芦丝,全家人围在一起吃豆瓣宴时,我的嘴里是甜甜的,心里是美美的,因为这美味中有我的劳动,我一定要坚持到底。

【篇二:绿豆成长记】

某天的中午,我在一个瓶子中倒入一些水,又抓了六颗小绿豆放进去,它们就此开始了精彩的成长之路。

一开始它们在水里翻着跟斗,接着又浮上水面,就像一个跳水运动员。过了一会儿,有些绿豆潜入水底,好像在练“气功”。渐渐地小绿豆们从小椭圆形变成圆形,又从圆形变成大椭圆形。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小宝宝喝饱了奶,把肚子撑得圆圆的,乖乖地躺在床上,一动也不动。接着,它们开始一点一点地变大,变成了子弹那么大,它的颜色也越来越淡,这代表它在成长。因为,它外部的皮跟不上内部豆子的成长速度。如果你仔细观察它们的外皮,你就会发现,在豆子的侧面,会有一道白色的痕迹,那就是小豆子们未来的根,小豆子们将来脱皮可都靠它呢。几个小时以后,我们可以观察到它越来越大,几乎已经和一颗黄豆比较大小了。而且,它的皮的颜色越来越淡,有的甚至已经把它的衣服撑破了一条缝,仿佛想提前看一看这个新奇的世界。

几天之后,绿豆们越长越胖,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在水底一动不动。因为,它们吸饱了水,变得很沉,很难再浮起来了。

他们的皮越来越薄,已经能够隐隐约约地看到内部的豆身了。它们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不肯出去见人。又过了一两个小时,里面的豆身已经清晰可见。并且小绿豆们已经变得有我的小指指甲盖那么大了,豆皮上有些地方已经有些破烂,这说明它们已经快发芽了。

隔几天再看,我瓶子中泡的豆子,和当时被投入水中之前已经“判若两人”了。它们的一端长出了细长的“小尾巴”,这就是它们的茎和根。另一端也长出了嫩叶,有的叶子已经长得清晰可见,就像一只小钳子;有的是张开的,像一把剪刀;还有的长得非常小,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如果仔细看这些小绿豆,你就会发现:它们有的茎是是弯曲的,豆身也跟着转过去,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把头扭过去一样;有的豆身垂下去,就像一位绅士在朝我们鞠躬;有的身子倒下来,像在睡大觉;还有的整个身子都是弯曲的,就像一条龙在天空中盘旋;更有的身子软软的,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小婴儿。

同时,我惊奇的发现,房子里蔓延着一种怪怪的味道,真是不好闻呢!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带着这个疑问走进了学校。郭老师说:豆子长出了芽,就要赶紧种到土里,否则豆子就会烂掉。所以我一回家,就像一支离弦的箭似的冲进房间,把豆苗种到了土里。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在我痴痴地等待中,我的小绿豆们逐渐长高了,最高的可达三厘米,最低的也有两厘米。但是,有些小豆芽偏偏不肯站起来,在土中横躺着,好像在和我作对。我也拿它们没办法,任由它们在土上躺着。

豆苗们长高后,形态也有了很大的曲别:有的直挺挺的,像个军人站岗一样挺立在哪里;有的豆身弯下去,像做了什么错事一样,在低头反省;还有的干脆整个身子都躺下来,一副懒洋洋的样子。它们这可爱的样子,让我更加喜欢它们了。

在小豆苗陪伴了我这么多天以后,它们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前几天,豆苗中最高的也只有三厘米。但是,现在豆苗中最低的也有六厘米,最高的甚至有十二厘米。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

绿豆的茎上长出了许多小细毛,就像一根根白色的细线,但是比细线还要微小,还要柔软。而且,它们长得密密麻麻,就像一片微型的森林;它们非常白,就像被白色油漆染过一样;这些小毛又是那么细微,如果你不把眼睛贴在它的茎上,是对看不到它们的。

它们的叶子已经长大,像一把小伞一样挺立在茎上,又像一对兔子的耳朵。小绿豆苗原来的豆身已经裂成了两瓣,像遇到了什么烦心事一样,一副苦瓜脸。原来的鲜绿色也变成了深绿色,像一个老人,脸上充满了皱纹。它们的茎的下方是深红,上方却是嫩绿,形成非常大的差别。

小绿豆苗们现在生长情况都非常良好,我好希望它们能茁壮成长,让我见证他们神奇的变化!

【篇三:让文化活起来】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生于南国的我,很有幸采到这相思之豆。如今仍是冬季,当然不可能采撷到春生的红豆。不过树丛底下枯叶泥土堆积间深深浅浅地掩埋了点点艳红。弯下腰,轻轻拂开枯叶,小心拾起一颗残豆,擦去豆身上的尘土,亮出了其本身的红艳。看来这份相思可真够浓烈的,似乎与一年的风雨较了劲儿,仍不愿褪去这一身红颜。“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既然它不辜负王维“最相思”的美称,我也就不禁弯下腰多拾些回去,赠予所思之人。

一颗小小的红豆,便使我对这首《相思》钟爱有加。说实话,我本身并不是一个对诗歌特别热爱的人,因为我总觉得诗歌是很难理解、很难读懂的。但是这次让我欣喜的是,这些小红豆与这首《相思》给我带来了一种崭新而新颖又神奇的体会。《相思》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文字,触摸着红豆,喃喃出《相思》的诗句,似乎我的心意与诗人相通,珍爱着手中的红豆,盼望能寄托出相思之情。这种感受不同于语文习题中的各种诗歌分析、鉴赏,它是那么的鲜活、真实,让人着迷。

这些年来,常常提到中华文化的传承。就我个人而言,我不喜欢把这件事看得过于严峻、过于庞大,被那小小红豆“激活”的《相思》让我着迷,难道“活着”的文化就不能让国人着迷吗?最近掀起的“汉服风”就挺有意义。汉服往身上一穿,就不再只是考古的图片与资料文字。它就这么展示在众人面前,便让不少人被它征服。而汉服的兴起,也促使不少人想揭开历史的面纱,一睹汉文化的芳容。

中华文化总归是有自己的独特魅力,只是可能一直被我们误读罢了。为何不尝试着用更生动灵活的方法去诠释我们的中华文化,顺其自然地让它用自己的魅力去俘获国人的心呢?

【篇四:绿豆芽的观察日记】

几天前,天空像冰一样清澈。我饶有兴趣的观察了绿豆的发芽过程,很有意思。

首先,将绿豆放入锅中,加水。小豆子像精灵一样舒适地躺在水里吮吸。“什么时候发芽?”我期待沙漠中的绿洲。

第二天,皮肤像开着的绿色门一样裂开了。有的刚开了一条缝,有的戳出了针尖一样的头,有的.露出了白色的笑脸。“终于发芽了!”我的心兴奋得跳了起来,像一只试图飞出去的鸟。我迅速滤出水,小心翼翼地把它们移到栽培盘中。

“哇,长高了!长高!”我激动得哭了,像一个迷路的孩子听到她妈妈的呼唤。扛着房子,走出房子,侧过头。花蕾拥挤,立正,像游行一样。就连被豆身压住的蓓蕾也倔强地从身下站到了缝隙里。虽然头更低,但勇气就像一只张开翅膀的鸟。它既可爱又好玩。那是第三天。

接下来的两天,扇形的黄色小叶伸展开来,有的叠加在一起,像一把把剪刀,一把把螃蟹的大钳子。因为绿豆太多,小叶拥挤,从整体上看不均匀,有层次感,如淡黄色的波浪,密密的一层小树林。

豆芽菜的力量是惊人的,不服输的,向上奋斗的,神奇的。观察它们就像一条清澈的小溪流经心脏。非常珍妮弗,非常有趣。

热门推荐
1博物馆游记作文
2快乐家庭
3做一个干净的少年
4逛庙会
5摇曳的乌篷船
6家乡的春节
7难忘的春节
8别样的考试作文
9叙事作文
10我的家乡
11站得些优秀作文
12生活中有你们真好
13足球大战
14一封家书表孝心
15关于堵的作文
16记我的同学
17我的老师
18共享文化和生命
19镇海招宝山之旅
20我学会了做饭
21过河
22过年那些事
23春天油菜花
24《小木偶的故事》续写
25守信的重要
26爷爷,您辛苦了
27我小时候真傻
28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29平凡孕育真情
30一个有趣的梦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