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家乡的作文】
”煎包,鱼丸,糍粑,光饼,泥鳅粉干,扁肉......”数着我们福建的小吃,我的口水都要流了一地呢!
可是,说道福建的小吃,我还是最爱的还是拌面。拌面不但味道好,而且看相也很好。晶莹发亮的面与花生酱拌在一起,再加点灰色的酱油,绿色的葱。最后再上一碗清汤配着吃。真是令人垂涎三尺!
拌面的做法很简单:先拿一个碗,在里面放入适量的花生酱,喜欢吃辣的朋友还可以加入一些辣椒酱,再放一点酱油,盐,味精。然后等水开后,把面煮熟。放到漏勺里过冷水,然后放入碗中,再放点葱花,搅拌就行了!也可以加根火腿肠配上,一碗色香味俱全的拌面就完成了!
吃拌面时,我总喜欢加上一个荷包蛋或一根火腿肠配着吃,然后我还喜欢把清汤浇到面里来,让面更顺滑些。吃火腿肠时,我喜欢把花生酱涂抹到上面,然后一口口伴着拌面吃,真是一种享受啊!
有一次,我在吃拌面时,吃得太快了,花生酱溅得我满脸都是,弄得我哭笑不得!从此,我给拌面取了个别名——“乐开花”。
【篇二:家乡的特色小吃──光饼】
说到我家乡的特色小吃,那可真是数不胜数啊!有鱼丸、光饼、油饼、马耳朵……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光饼。
光饼的样子像一座比较扁的小山丘,中间像一个小湖一样的形状,光饼上撒满了白芝麻,全身金黄金黄的,特别像一块“金子”,因为光饼是我的最爱,所以称它为“金子”。光饼的中间有一个小洞,关于这个小洞还有一定的原因呢!据说在戚继光打击倭寇时,为了方便士兵在战场上充饥,他便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光饼上打个洞,然后用绳子将饼穿在一起,挂在脖子上,这样,就可以在打仗时也能吃到食物。
光饼的做法十分简单,我们需要先把面粉揉成面团,然后用面团做出饼胚后,就要把捆好的松枝放在缸内,点起冲天大火,把缸壁烧“白”,等缸底只剩余烬时,就要把做好的饼胚由两人合作,伸手入缸,飞快准确地贴在缸壁之上,若是迟缓一点,就怕那光着的手臂要烤出泡沫。等光饼全部贴完后,就再用炭火慢慢地把饼烤熟,令人大开眼界。在等的时候,一股香扑鼻而来去,因为在这种大缸里烤出的饼,块块金黄,十分香脆。
我吃光饼时,会直接一口咬下去,把光饼含在嘴中几秒,然后再吞下去,这样更能吃出光饼的美味。光饼不仅可以单吃,还可以在光饼旁边切一个口子,在里面放上其它吃的东西,如油饼、紫菜、虾米等等。夹在一起吃,味道也是是棒极了,能让人感觉飞起来一样。记得有一次在外婆家里吃光饼,我的表哥一下子就吃掉了三个,而且是分分钟消灭掉,我们所有人看见了都笑了起来。
这就是我家乡的特色小吃──光饼。
【篇三:锥栗香飘飘】
我的家乡在建瓯,这儿有好多好吃的美食:光饼、扁肉、板鸭、锥栗……其中我最爱吃的是锥栗。
我的家乡高高的山坡上种满了绿油油的锥栗树,所以被称为‘’中国锥栗之乡‘’。家乡的锥栗口感清甜,果肉饱满,其营养成分高,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物。吃到嘴里糯香留口,甜而不腻,健胃补肾等,是老少皆宜的天然木本粮食。锥栗还是人们赠送亲朋好友的首选礼物呢。
到中秋节的时候,就是锥栗成熟的季节了。要想吃到锥栗可不简单呀!你们摘锥栗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全身武装好,要不然可有你们受的。锥栗圆圆的,全身穿了一件带刺的衣服。你们可要小心点,要不然会被锥栗的小刺扎伤的。
锥栗摘到家时,先要把它晾干,然后和排骨一起煮来喝,那汤汁可好喝了!这一道菜也是我们建瓯最有名的菜——锥栗炖排骨。但我最喜欢吃铁锅炒锥栗了。每年奶奶总会把去壳的锥栗放进大铁锅里炒呀沙,发出‘刷刷”的声音,不一会儿,清香味早把我馋得直流口水。我拿了一个个热乎乎的锥栗吃了起来,那个味道又糯又甜,真是人间美味呀!
家乡虽小,但锥栗香飘飘,值得你们去品尝一下哦!一定让你们爱上锥栗,也爱上山青水秀的建瓯!
【篇四:团结的力量】
去年暑假里的一天,我和朋友们一起去老家龙潭的小河里抓鱼。我们一路上有说有笑,我十分激动,心想:我一定要抓到鱼。
到了小河边,我们立刻开始了抓鱼行动:我一动不动地站在河的中央,想等鱼游动的时候我抓住了它。天晟会游泳,他游到鱼的后面,在后面赶着鱼,打算把鱼赶到死角,然后再抓。阳涛把光饼绑在竹竿上,放在岸边,鱼儿在吃的时候一下子抓住它。荣生买了很多蜘蛛炮,把光饼撕成碎片扔下去,当有鱼游过来时便扔下一个蜘蛛炮,用蜘蛛炮把鱼震晕。可是过了好久,我们连一条鱼都没抓到,我们感到很失望。
我们团结一心,开始了一场精彩的狩猎。阳涛的鱼竿引来了很多鱼,他一扑一下子抓住了两条鱼。天晟冲了过来,把鱼赶到我的攻击范围,我双手出去抓住了两条鱼。天晟把鱼赶到荣生的“法阵”,鱼吃得津津有味的时候,荣生把蜘蛛炮全部扔了下去,结果整群鱼都被我们解决了。
最后,我们带着16条鱼快快乐乐地回家了,团结的力量就是大啊。
【篇五:家乡的光饼】
我的家乡建瓯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有许多独具特色的风味小吃,如豆浆粉、粿包、芋饺、扁食、豆腐丸……其中,我认为最有特色的要属光饼了!
在建瓯,无论你走在哪条大街小巷,都能找到光饼的店铺。走近些,就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儿直钻进你的鼻孔。再走近些,你就能清晰看到它的摸样——圆圆的,金面银边,大约有掌心那么大。
说起光饼,它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相传明嘉靖年间,民族英雄戚继光率军入闽追倭寇,不想连夜阴雨,军中不能举灶,戚继光便命烤制一种最简单的小饼,用麻绳串起挂在将士身上做干粮,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后来,这小饼流入民间,为了纪念戚继光,便把这种小饼叫做“光饼”。
我舅舅家就是做光饼的。他告诉我,光饼虽说工艺不是很复杂,但真正的要做好也绝非易事。先要把面粉发酵,和好面,做成饼坯,在坯中间戳一个小洞,似瓜子大小,然后沾水贴到炉壁上,焙烤前要在光饼上洒些水,再将装有炭火的直柄铁篮放入炉内,用油纸扇将炭火煽旺来焙烤,直到炉内光饼的表面变成金黄色,即可用铁铲铲下,一炉香喷喷的光饼就新鲜出炉了。
刚出炉的光饼散发着一种很好闻的香味。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酥脆的表层,松软的内层,淡淡的咸味,口感好极了。若把光饼片开在中间夹一块五花肉和葱段,味道就更美了。也可片开抹上熟猪油,洒一层白糖等,口味也很独特。
我爱家乡的光饼!
【篇六:这儿真热闹】
福安人民广场位于美丽的龟湖西畔,环境优美,休闲娱乐设施俱全。
清晨,东方露出淡淡的曙光,福安人民广场迎来了许多老人,他们有的打太极拳;有的打羽毛球;有的在打柔力球;有的……
太阳慢慢的升起,人也逐渐变多了起来。福安人民广场的人也多了起来。
到了下午,福安人民广场的小孩们跑前跑后,你追我赶,远处不时传来了玩耍的欢笑声。孩子们的家长竞情的聊着天。
转眼间,到了傍晚了,人又多了起来。有的在聊天;有的在长凳上休息;有的在散步;有的在……。不久,人山人海人把福安人民广场堵得水泄不通。到了晚上有一大半老人都在跳广场舞。
每当节日到来,福安人民广场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有,有卖冰糖葫芦的;有卖光饼的;有的买水果;有的买七层糕;有的买……有好多吃的认你挑选。除了好吃的还有好玩的,有蹦蹦床,认你在上面蹦来蹦去;有玩具枪,打中了有一个棒棒糖;有……。在节日里广场非常热闹。
这就是热闹的福安人民广场。
【篇七:家乡的味道】
爸爸自小在泉州惠安长大,妈妈的故乡在福清,而在我的理解里我有两个故乡。
我自小生长在福清,我喜欢这座城市,不仅因为它的美丽,有漂亮的五马山,洁白的龙江水,还因为它有让我留恋的味道。记得当我还在读幼儿园的时候,常常看到其他小朋友津津有味的在吃一种外表硬硬的布满芝麻的小饼,看到上去黄黄的,但闻起来很香的,听大家都叫它“福清光饼”。我馋得口水直流时候,就会拉着妈妈帮我买了几个,一口咬上去果然满嘴留香,清脆可口,味道令人难忘。妈妈也喜吃光饼,我们一起吃时,妈妈就会语重心长地道:“很久以前,我们福清也受到日本海盗的袭扰,后来民族英雄戚继光带领大家打败了外来入侵者,当初我们的士兵就是带着这个光饼吃的。”我顿时对手上的光饼刮目相看了,心想几百的历史造就,难怪现在福清在外的游子总会念念不忘这光饼的味道了。
但我注意到,爸爸很少吃“光饼”,我问道:“爸爸,这么美味的东西你为什么不吃呢?”,爸爸总是微笑着摇头,并不回答。直到今年春节,我跟爸爸回到了——惠安。
惠安是一座依山傍海的海滨城市,这里的气候四季宜人,历史悠久,这里的人们同福清人一样勤劳、善良、拼搏……我跟爸爸来到了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城堡――崇武古镇。爸爸告诉我,这里的城墙原来是战斗的前线,是为了消灭海盗而建立的,这让我充满了敬仰。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戴着黄斗笠,包着花头巾,身穿前短后长蓝紫色襟衫的惠安女。爸爸告诉我说:“这是闻名遐迩的惠安女。”
接着爸爸带我来到了崇武古镇的美食一条街,推荐了一种叫“鱼卷”的小吃,鱼卷很奇怪,吃起来清脆留香,但既没有鱼肉,也不含腥味,有一种特有的清鲜滋味。爸爸说:“我小时候就是在这里生活,这里有我熟悉的味道。这种鱼卷我们当地人是用来表示祝愿美好团圆的意思。”正当我吃得意犹未尽的时候,爸爸又推荐几种小吃,我和爸爸都吃得津津有味。我问爸爸:“为什么这里的小吃这么好吃?”爸爸回答我:“因为这是山的味道、海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我突然明白了爸爸对这里的喜欢就像妈妈和我对光饼的喜欢一样,因为他吃的是对故乡的思念、对过去的怀念,对亲人的想念!
回到福清后,我画了一幅美丽的水彩画,用橘色的彩笔画了一个夕阳下的天空,用青绿色的彩笔描了两座大山,用蓝色的彩笔渲染了海水,然后用白色的彩笔轻轻洒上一层薄薄的雾。我还想画一个爸爸、一个妈妈、一个小孩,他们一家在海滩上席地而坐,一起吃着美味的小吃。如此美丽的画卷,我在福清见过,也在惠安见过,那里都有家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