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入定的作文

【篇一:碎片化的利与弊】

在手机和网络风行后,有人提出了碎片化的生活这一概念。这无疑是十分贴切的猫叔。手机的出现就好像往我们石头块般的生活里注入清水和西沙。这样似乎大大利用了时间。但真的没有问题吗。

首先我们得承认,手机确实是伟大的发明。网络购物、手机支付、地图查询等功能大大发表了生活。各种新闻、资讯、词条、知识都能信手拈来。比起在图书馆上蹿下跳,有手机显得便利多了。

可是是否有人发现,他似乎在侵占我们的生活?碎片化的时间固然一直有。但用来干什么却不太好说。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岂止碎片?

以阅读为例。作为一个十七八的小伙子。我也爱网络文学。我发现自己能不知不觉读下几千章小说。直到有一天,我在app上下载了易中天先生的《祖先》。对于此类文史作品,网络碎片阅读似乎有点不合适了。我常常记不得先前的内容,对于书中以上古到先秦的等等赘述,只记得很小一部分。逻辑链条支离破碎。我关上手机,倚着头想。

阅读从表面上看,只是一页页往后翻。但它包含了你的思考。从书上接受,然后思考,最后变成你的内涵。这个过程往往需要一定的心理状态。极少有人能拿起书便静下心,投生于知识。人们往往需要一个过渡阶段。才能入定。然碎片阅读完美回避了这个问题。你几乎无法入定。网络小说之所以火,在于情节与描写。他没有内涵。你不必思考,只需翻页。你得到的是低级的视觉感受,但缺失的是内心思考。

我给碎片阅读总结为快短粗。翻页快,时间短,内容粗。这其实已经背离了阅读的意义。

同样的,还有社交。

我记得有篇课文《巢谷传》中的巢谷仿佛大半辈子都在跋山涉水。只为与友人相见。我看完第一感觉很难过,因为他穷极一生的事,我们现在只需花几秒。

古人十分看重社交。尤其是文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现在只需摇一摇,你能找到世界各地的故人。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很向往古人的生活。东坡被贬却能今日赏黄菊,明日游赤壁;欧阳修天天宽行简政,带领一众人上山喝酒行令。快意人生,潇洒恣意。青山绿水间有知己好友相伴;嬉笑怒骂中夹杂着酒令声和流水声。那样的生活确实令人向往。可如今呢?

踏歌纵酒携侣游?有了微信都不愁。美好的场景瞬间变成了一白一绿两排气泡。纵情山水的喜悦只寄托于获赞数……这样的碎片社交,还能为人喜爱吗?

我们必须承认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但闲暇之余,是否应该想想如何把握这碎片化的生活呢?我想,只要正确把握,生活依旧多彩。

热门推荐
1我变成了一棵小龙血树
2难忘的一天
3颠簸人生
4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5美丽的樱花
6其实我很棒
7不该丢弃的承诺
8爸爸的眼晴
9春天作文
10童年的记忆
11家乡的小巷
12读书的蛮劲
13我多想当一个甜点师
14第一次独自乘车
15总会想起那老屋
16“二”的继承人
17美丽的荷花
18书桌上的沙漏
19一路有你一路花开
20故乡的回忆
21美丽的水仙花
22时间你走慢些
23神奇的帽子
24我的老师
25寒假锻炼记
26共享“视力”黑暗中对话
27同桌的作文
28快乐的中秋节
29我的童年生活
30一把黑布伞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