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望洞庭改写】
秋日,我(刘禹锡)被贬逐南荒。次日,乘着一方小舟随波南下。微风中,我独立船头,心中有那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仿佛天空、湖面也都是那么得凄凉。
太阳下了山,我泛舟来到了洞庭湖。天空是那么得寂静,只有一朵淡淡的云在空中慢慢地飘动;夜空中的星星是那么稀少;那轮皎洁的明月在深蓝的夜空中是那么明亮,宛如美人起舞。这是中秋的夜空,明月虽美,但为何如此凄凉?广寒宫中的嫦娥啊,你也是孤身一人吧!不如你跃身而下,与我船头共饮一杯,如何?
淡淡夜幕下的洞庭湖是那么寂静,平静的湖面上没有一点波纹,宛如一面没打磨过的镜子;湖面在月光的照耀下闪着银光,像银白色的盘子。夜晚的天空陪伴着银白的洞庭湖,那景色那么融合,使我分不清哪个是湖,哪个是夜空了。湖面上,只有几叶小舟漂过,给平静的湖面带来了一丝动态的静,似乎没有人能打破这片静。湖面在月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粼粼波光,湖光和月光相辉映,都是那么得清冷。眺望岸边,一座座山峰连绵不断,仿佛一位温柔的母亲怀抱着孩子。在湖中央一座君山矗立,山上山花烂漫,草木苍翠,像给君山披上了一件墨绿的风衣。此时,船渐渐远去,远看洞庭湖,青青的山加上平静的水,真像白银盘里装着一颗青螺啊!
洞庭湖是那么幽静,没有一点烦燥的音符在晃动,无忧无虑,一切是那么自然和谐,那一抹跳动的绿令我的心情舒缓了许多。我不禁提笔作诗: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尽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篇二:游岳阳楼】
寒假时,爸爸妈妈带我去游了岳阳楼。
走进岳阳楼的大门,有一个半米多高,二米宽的喷水池,池里铺着蓝色的方块和石板,池面伸出上百支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喷水装置,还有几盏彩灯,一阵风吹来,把喷泉吹得如烟如雾,仿佛是仙女在散花,漂亮极了!沿着一条铺着鹅卵石的小路,我们来到了岳阳楼的主楼,它总共有三层楼,它位于岳阳楼古城西北角,西向烟如烟海的洞庭湖,距30里水路,与君山相望。听导游姐姐讲:“整座房子是用木头建造的,而且没有用一根铁钉。”真是神奇!
二楼里刻着许多古人的诗句,其中有一个叫范仲淹的诗人,他是古代的大军事家,也是政治家,墙上刻着他生前写的一句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来到了三楼,透过窗户往外看,看到了浩如烟海的洞庭湖,湖面在阳光的照射下,像铺满了金子似的,波光粼粼,又好像一条条白纱巾。一条条渔船穿梭在芦苇中,像小朋友在玩捉迷藏的游戏,远处的君山在洞庭湖里矗立着。看着这景象,不禁想起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一首诗:“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岳阳天下楼,洞庭天下水,让人流连忘返的岳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