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陶渊明】
长河滚滚,岁月依然,依旧是秋菊佳色,依旧是那个陶渊明……
我心中的陶渊明,是豁达的。我采撷一支菊花,轻嗅那与世隔绝的芳香,我看到了他。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望着山光雪水色,威风撩过,撩起了他满头的白花,他似与田园融为一体,他带月荷锄,踽踽独行,种豆南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问心之所向,唯天地之间,自然之中,潺潺流水,巍巍南山,依依垂柳,淡淡菊芳,是我。望着他的身影,如同南山上的一棵苍松。
我心中的陶渊明,是恬淡的。荣辱不惊,闲看庭间花开花落,他心怀大海,淡泊如水。他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荒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是他的心之向往。他想去访黄发垂鬓,与之怡然自乐,他醉户户农家,他忘花开花落,云卷云舒……面向田园,他目光灼灼,尽写澄澈与通透,世间兴衰荣辱,都在恬淡中凝住了。
我心中的陶渊明是安静的,他为保持高洁而隐入田园。于是他便辞去一身官袍,带着坚定,潇洒离开了让他痛苦的地方……归田园,赏秋菊,耕禾地,登高望远,俯望烟柳画桥,观日出日落,手持一壶清酒,再拾一片芬芳,而后捧一股清流……这便是他的田间生活,他将自己置身于田园中,在一贫如洗的清澈之中,安静的做着自己。
在黛烟迷蒙的山水之间,在落英缤纷的桃林深处,白衣老者在踽踽独行,他便是浊世之清菊——陶渊明。
【篇二:初二写景作文】
记忆中,家乡处处充满水,荡漾着醉人的清风,到处都是芦苇,无边无际,一眼望不到头……
记得小时候,经常坐在一条船上,徜徉于湖中,与鱼儿们逗乐,忽而采下一朵荷花,摘下一片片花瓣,抛于水中,尽享欢乐。有时湖中会有一两只白鹤,瞳仁如婴儿般纯真,又狭长如一片竹叶。它们的羽毛永远是白的,似莲花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仿佛坠落人间的仙子般迷人。
有时会跑到河边,拿着钓竿钓鱼,坐在伸向河中央的树上。杆一沉,心里惊喜万分,提起来一看,原来是水草,失落的重新装上米粒,抛入河中。有时会赤脚踏进芦苇丛中,折一枝芦花,吹的漫天飞扬,落在河面上,随着水波被卷到远处。拿起一个铁篮子,一段系上绳子,用力向前抛去,静待一会儿,慢慢的拉,好似有一个世纪般缓慢,犹如铁石般沉重。不出所料,是一些螺丝和漂亮的贝壳。细细的洗,带回家,放在阳光下,闪着柔和温暖如珍珠般的光,心里得到莫大的'满足。
潺潺的河流卷携着我的思念,顺着儿时走过的石阶,缓缓流向黛烟弥漫的故乡,一切一切,从梦开始,经过轮回旋转,又回到初始之地。风儿吹醒了我,我仍在高楼耸立的都市,但我的思绪却飞回了养育我、哺育我的水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