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好朋友】
有句名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最喜欢看书,书是我的好朋友。
我喜欢读书,随时随地都能看书,上厕所时,还有坐在地上都能看上一会儿书,而且一看就入迷了。一天课间休息时,我从书包里抽出一本《故宫里的大怪兽》,专心致志地看了起来。我从里面知道了许多上古神兽:龙,斗牛,应龙……正当我在神话故事里遨游时,上课铃响了,我没听见似的,多亏朋友提醒。我才从书的世界里醒过来。
书籍带给我知识。在一个明媚的早晨,我打开了一本成语书,里面有许多成语:自相矛盾,杞人忧天,掩耳盗铃等等,还有很多很多我不知道的,这让我大涨见识。
我还喜欢看三国,说到三国,必定少不了吕布。俗话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不错,虎牢关前,像关羽、张飞这样的猛将,也要三个人才能打赢吕布,可见吕布有多厉害!我还学会一首赞叹关羽温酒斩华雄的诗:“威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咚咚,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书籍陪我度过孤独的时光,天气不好的时候没办法出去玩,我就选择拿起一本书,沉浸在书海中……
书---是我最好的朋友。
【篇二:我迷上看书】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伟大的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而最近我也迷上了看书,那种如饥似渴的看书。
暑假里的一天,我路过书店,不知怎么的?似乎有股无形的引力控制住了我的脚,把我这个平时不看书的人推进了书店。进入书店后我想:算了,反正已经进来了,看会书再走吧。抱着尝试的心态我随手拿了本《三国演义》看了起来,可谁知这一看我就看到了天黑,直到老板告诉我要关门了,我才念念不舍地放下了书。
回到家,我跟妈妈说了今天发生的事并央求她给我买本《三国演义》。经过我的苦苦哀求,妈妈终于同意给我买了本《三国演义》原著。
书一到家我就对它爱不释手,甚至连上厕所的时候都不忘了带着它。
记得有一次,我一边做作业一边心里念着“来将可留姓名?常山赵子龙!”做着做着我就没心思做了。拿起《三国》在沙发上看了起来。当我看到《关羽温酒斩华雄》这一章时,手里还做着挥刀的动作。这时妈妈端着菜过来说:“你怎么了,发神经啊!别看了,过来吃饭。"我答应了一声:“哦!"虽然我话这么说,但眼睛仍紧盯着书。过了一会儿,妈妈暴跳如雷地从我手上抢走了书吼道:“你别吃饭了!再看书,我就把书撕了!”于是我只好乖乖的去吃饭。
有句成语叫鬼迷心窍,而我是“书迷心窍”。
【篇三:童年与三国】
美丽的童年像一首诗,我的诗里,《三国演义》就是配对的歌;我的梦里,《三国演义》就是一次想象。
第一次接触三国演义是在游戏里,那时啊,我的朋友也是个热爱三国演义的“发烧友”,来到我家就是跟我聊三国,什么赤壁之战啊,三顾茅庐啊,温酒斩华雄啊……就像历史老师一样将这些经典告诉我,耳濡目染下,我同意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三国演义,但那时的我实在是太无知了,连书店都没有去过,甚至不知道是做什么的——更别说什么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了。但我对三国的热爱,渴望并没有结束,被我埋在心里,直到上了小学。
第一次在小学听到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是在三年级,“博学之星啦,需要阅读四大名著,要参加的跟老师报名!”四大名著?“老师,四大名著是什么啊?”“哦,分别是《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还有《水浒传》”三国演义?我对这四个字特别的敏感,一听到这几个字,我想起了关云长,想起了温酒斩华雄。“老师,《三国演义》在哪买啊?”“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我们的杨欣雨同学借,她已经看完了。”啊?去向我的冤家借书,没搞错吧?不行,一方是热爱已久想阅读的《三国演义》,一方是对冤家的尊严,到底选哪个啊?“当然是选《三国演义》啦,跟《三国演义》比,冤家之间的恩怨算得了什么?”“你必须选择尊严,《三国演义》真的有这么重要吗?”心中两个声音一直徘徊在脑海里,没办法,事到如今,只能硬着头皮试一试了!想到这,我蹑手蹑脚的走到冤家课桌前,轻轻地“那个,我亲爱的杨欣雨同学,可否把《三国演义》借我一用?”“不行,有人借了,你走开。”“啊,求你了,我亲爱的杨欣雨同学,就给我看一章,就一章!”“说好了,就一章,拿去吧。”我深怕她后悔了,一下把手掏出,快速的把《三国演义》拿到手中,读起我最想读的那章温酒斩华雄。
言未毕,阶下一人打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人头,献于账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读到此处,身为男子汉的我早已热血沸腾,关云长要怎样斩华雄呢?”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哇,这就是关云长的英雄气概,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属于英雄的种子。
“好了,一章看好了,还我吧。”太过专心阅读的我根本没注意杨欣雨在监督我看完一章,“可是……再给我看一章好不好?就一章!真的就一章!”“不要。”我可以厚脸皮的不还给她,自己再看几章,但是这就没有诚信了,到底是还还是不还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罢了,我慢慢的将手递出去,此时心都在滴血啊,伸出去一点又退回来一点,她等不住了,一把拿走了《三国演义》,那一刻,我心仿佛停止了跳动,就像《三国演义》就是我的生命。“哎呦,你是不是傻了,你要看可以去书城啊!”嗯?书城也有《三国演义》?这无疑给我打开了新的窗户,三国继续在书城进行着……
三国带着我的童年结束了,到最初的桃园三结义,到最后的司马氏统一天下。三国的故事在我的视线中一遍遍的结束了,但是《三国演义》带给我的道理,热血我永远不会忘记!
若可以做一次三国的梦,我一定会选择那复兴汉室的猛将,做一次统一天下的梦……
【篇四:自信是成功之源】
一位中国留学生到澳洲找了份工作。主管问他有没有车,是否会开车,因为这份工作没有车是不行的。为了工作,他作了肯定回答。主管让他四天后开车上班,于是他借钱买了辆二手车,努力学习了三天,第四天开车上班了。如今他已成为“澳洲电讯”业务主管。
四天之内学会开车,有几人能够做到、这位中国留学生能够这么快就学会开车,除了勤奋刻苦、努力肯干、不怕困难之外,最主要还是源于他的自信,如果没有自信,勤奋刻苦、努力肯干,不怕困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自信确实非常重要,它是成功之源。毛遂如果没有自信,他能充当平原君的说客,最终说服对方吗、关羽如果没有自信,他能主动请战,温酒斩华雄吗、所以说,自信是成功之源。人若没有自信,就在挑战的路上首先败给了自己。
在历史长河中,除了毛遂、关羽,还有许多人胸怀自信,最终功成名就。唐朝高僧玄奘,立志去西天取经,面对艰难险阻,自信依然不变,最终取得真经,功德圆满。居里夫人能够提炼出“镭”,除了刻苦钻研外更多的还是因为她的自信,否则面对几次失败,早就偃旗息鼓了,为何还能坚持到底呢、钱学森、邓稼先等人能够为中国研制出原子弹、氢弹等威力巨大的核武器,自信也是主要因素。自信,铸就了他们的成功。
自信像一粒粒种子,播种它们可以长成参天大树;自信又像一颗颗幼苗,孕育它们可以收获果实;自信更像一滴滴水珠,挥洒它们可以汇成滚滚江河。让我们都能拥有自信,去铸就我们成功的未来。拥有自信,我们就像那个留学生,将不可能变为可能。让我们拥有自信吧,因为自信是成功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