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尊重与感恩同行】
正是有了是的蜿蜒,才更显出山的伟岸;正是有了月亮的圆缺,才更显太阳的万丈光芒;正是有了风的柔顺,才更树的妖娆。我们与父母,正是这种互补关系:我们渴望父母能尊重我们的意见,父母也希望我们能够成材,能够有一颗感恩的心。
尊重、感恩,互伴而行。妈妈对儿子对一份尊重,儿子对妈妈多一份感恩,那儿子的学习成绩,妈妈的的安慰程度都会有很大提升。仔细想一想,成功之人似乎都懂得尊重与感恩。
孙中山,尊重与感恩的体现者。孙中山的母亲是以为普通的劳动妇女,但她对孙中山起义却大力支持,她没有普通人苟且存活于乱世的想法。她知道对于孙中山来说,推翻当时那个腐朽的王朝是其心愿,所以她尊重孙中山的决定,而孙中山也是怀着对母亲的极度感恩之心来开创自己的事业,这不是尊重与感恩的最好证明吗?父母与子女之间固然有年龄差距,有着所谓的“代沟”,但我相信用互相尊重与感恩便可以构筑一座桥梁,使父母与子女相处得更为融洽。
尊重与感恩并非只存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着同一理想的人之间也需要尊重与感恩,这样才能成就伟业。
刘备、诸葛亮,君臣同心,共建伟业。诸葛亮不会忘记刘备三顾草庐时的真诚,那是对他的尊重,所以刘备白帝城托孤后才会有诸葛亮用一颗极度感恩的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是忠诚的,极度的忠诚体现了他对刘备赏识的尊重与感激。刘备对于孔明在他毫无权势之际出山相助,也是相当感激,不然他怎会在临终前对孔明说:“如若阿斗不成器,汝可取之”的遗言。正是刘备与诸葛亮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与感恩,使得蜀国能稳固川地,他们的义节也名留青史。
互相尊重与感恩是友谊的基础,李白知友人被贬,不禁“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孟浩然则更为悠闲地“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古代友人之间的尊重与感恩不得不令今人佩服。
也许你还在埋怨父母的管教过于苛刻,还在厌烦老师的教诲过于烦琐。请怀着一颗尊重与感恩的心吧!那样你会发现父母为你所做的是多么令人感动!老师的教诲是多么无私!
【篇二:破釜沉舟国勇武,寻找出路更智慧】
项王破釜沉舟,救赵大胜利,声名大噪,人人无不惧怕佩服于他。这固然是一种勇武。
破釜沉舟不是相当于这只勇往前进的小黄蜂?思考片刻,寻找出路岂不是更智慧的选择?
东城快战虽淋漓,楚霸王的英勇和义节为人所称道。但杜甫有诗咏:“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退一步渡过乌江,重来战他个酣畅淋漓,胜负谁知?西楚霸王的人格魅力永存于世,但世人多感叹其只敢前进不敢认输切断了自己的退路,忍不下一时之气,若当时关头,项王肯思考片刻,寻找出口的话,生命会再度散发出耀眼的光辉。
这时的项王俨然如同为一只小黄蜂,怒发冲冠在玻璃上撞得“咚咚”作响,但丝毫也不后悔不思考,宁可撞他个头破血流,摔他个粉骨碎身,竟不可笑至极?
在遇到障碍的时刻,不如停下来坐在路边的岩石上思考片刻。考虑注视一下身后的路。找到出口,另一条路上也许青草漫延,鸟语鸣鸣,莺歌燕舞,这才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就项王的事迹而说,若换作刘邦,定会拼死拼活地渡过乌江。虽他只字不识,又不懂战略,但他知道时时刻刻看看身后的路,时时刻刻寻找下一步该走的路,也许后人会唾弃他人格低下,但就他的智慧来说,显然比得过莽撞的项羽。取得最后的胜利。
司马迁因直言不讳为李陵辨解被判人狱。若当时的他毅然决然为守尊严,抛弃苦心铸就的《史记》,也许他会选择死亡,不会忍辱负重地苟活于世上“是肠一日而九回”若有所亡。后人是赞颂他的,因为他找到了生命的出口,他留下了历史的真相,“不虚美,不隐晦”的语言得以传录,根本原因在于他知道寻找出路。
破釜沉舟固勇武,寻找出路更智慧。在人生道路上,注意寻找出路,也许会收获更精彩的一生。生命的出口只留给沉思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