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暗恋的作文

【篇一:追随真正的星光】

所谓“追星”,就是对某个人的个人崇拜,被他的外表或气场打动,刚好他又是明显,正当青春年少,不经意间将自己的感情投入其中。

关注他的动态,刷他的微博,看他的影视剧,听他唱的歌。每天不顾一切的关注着他的一切,为了他那几个煽情的动作感动的一塌糊涂,又因几句好听的歌词哼个不休,像是个情窦初开的少女一般“暗恋”着“那个他”——那颗“明星”。

每个人都注重明星那光鲜的外表,可又有多少人知晓背后的辛苦。“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没有人是一下子成为焦点的。孙俪在一部部电视剧中一点点吸收经验,从一个不被人提起的配角,成为明星,是她的不段努力让她成功。容祖儿在决赛时的热舞,那是忍着左脚的伤痛跳出来的惊艳。EXO那完美的配合,是数十年的磨炼,数十年的积累。是每一位明星历经坎坷,却仍每时每刻的付出与坚持,才有今天的璀璨!林肯公园曾在一次演唱会结束后说:“多少人只注意到了音符的律动,却忘记了吉他的摩擦。”

是啊!人们只注意到明星的光辉,却不知道他们的泪水与汗水。我们追星应是追他的人格魅力,苏见信坚持摇滚的不屈,黄家驹“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的信念,周星驰走无厘头路线却又蕴藏了人生的努力,黄渤其貌不扬却不自卑的勇气。……

难道明星一定要颜值高吗?一定要豪车如云,挥金如土吗?只要为社会带来正能量,人人都是“星”。霍金全身渐冻,却攻克一个又一个的物理难题,从黑洞到引力波又到时间概念,他做出了无数贡献。屠呦呦数十年研究,终于打败了疟疾,青蒿素登场。莫言不慕虚名,写出一本又一本的巅峰之作……,这不令我们激动吗?这难道不是我们的引路明星吗?

真正的明星,应该像他们一样,带来的不止止是掌声与尖叫,还应有美好与积极的人生态度,那些值得去“追“的地方。

加来道雄被爱因斯坦迷住了,那就是他的明星,最后,他成为了著名的物理学者,像“统一场论“不停的进发。贝多芬崇敬拿破仑,为他的勇气所折服,被他向列强挥刀的勇气俘获,终于,《命运交响曲》敲响了最后一个音符。岳飞击金军途中,在庙里狂笔抄下诸葛亮的《出师表》,诸葛亮是他的明星,是他的偶像,终于,岳飞率岳家军退敌百十余里,下十几座城池,成为了一段佳话。谁,又是你的明星?

我们应看到明星的坚持与努力,明白他们的忍耐与信念,感受一言一行中的魅力,让他们积极的一面影响到我们,让我们获得一盏明灯,不再迷失方向,点亮一束火花,不再灰心丧气。理智,从容的去追星,不要为了见明星而省吃俭用,买一张上千元的门票,大声呼叫几个小时。不要因为某人对偶像,对明星的一句诋毁,就冲昏头脑,像那场“世纪小学生骂战“一样吵闹不休。

就像我们开始说的那样,像一个春心萌动的小女孩一般,去“暗恋“着那颗”明星“,让他指引着你前行,给你无尽的动力,就算有一天,物是人非,但心中依旧会留下一段粉色的温存。

【篇二:学会选择,学会放弃】

古人云:鱼和熊掌,两者,不可皆得。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遭到许多难以抉择的问题,选择时,往往就意味着需要放弃其中一样。

记得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话,人生是复杂的,有时又很简单,甚至简单到只有选择和放弃。应该选择时,总想选择最好的,而且是理直气壮的取得不该选择的则应毅然放弃,取得往往容易心地坦然,而放弃则需要巨大的勇气,若想驾驶好生命的帆船,每个人都面临一个永恒的课题,学会选择,学会放弃。

比尔·盖茨的故事,似乎一直都是如此传奇,比尔·盖茨在中学时代,就是一个凡事都比同龄人先行一步的学生,老师布置写一篇千字左右的作文,比尔盖茨却一口气写了十几章,他所做的最重要的选择莫过于退学,哈佛大学是多少梦寐以求的学府,而考上哈佛大学的比尔·盖茨,却在大三时毅然决然地选择退学,这并不是一般人能够下的决心,也不是所有人有勇气如此选择,但也只有这样的决心和勇气,才能铸造出这样非凡的人物。试猜一下,如果比尔·盖茨依然在哈佛深造,学习课本上千篇一律的事物,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比尔·盖茨了吧!也许他只会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比尔·盖茨曾说过:人生是一场大火,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大火中抢救一些东西出来,这就说明,做选择时,一定要当机立断,我们要看清方向,认准方向,选择好一条路就一直走下去,不要回头,因为这是你所选择的路。

有一个故事说,在一个暴风雨的夜里,你驾车经过一个车站,车站上有三个人在等巴士,其中一个是病得要死的老妇人,一个是曾救过你的医生,还有一个是你长久以来暗恋过的人,如果你只能带走其中一个乘客走,你会选择哪一个?也许有人会选择老妇人,因为生命第一。也许有人会选择医生,因为人都要知恩回报。也许有人会选择你所暗恋的人,因为爱,只有一次。但是,是否有人想过,最好的选择是让医生开车送老妇人去医院,自己留下来和你暗恋已久的人一起等车呢?这样,即可以救老妇人的命,又可以报恩,还可以为你的爱情,制造一些机会,学会选择,就意味着学会了如何去生活,学会了如何走好你为自己所选择的路。

曾经,有一只狐狸,出去找妈妈,不小心掉进了猎人的陷阱,脚被夹住了,然而,它没有经过任何考虑,果断的咬断了自己的那一只脚,逃走了,放弃一只脚,留下一条生命,这就是放弃的意义。放弃,不是放弃所有,只放弃不是自己的或不适合自己的东西,去迎接另一份拥有。放弃,只是为了让自己更好过。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人为情自杀。其实,我觉得,生命不是我们的,没有权利选择生的我们,也没有权利选择死,失去了生命,就没有任何机会去珍惜下一个幸福了。也许,当爱情离开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学会放弃。但是,也只有放弃之后,才有资格去寻求另一段幸福,学会放弃,在落泪以前,转身离开,留下简单的背影。学会放弃,将昨天埋在心底,留下最美的回忆。学会放弃,让彼此都有更轻松的开始。

人的一生总是不断的在选择与放弃的路口徘徊,而我们,只有学会了放弃,学会了选择,才可以积极乐观的对待人生,才可以做到,不枉此生。

【篇三:冷与热】

我的人生写下的第一篇作文是在小学二年级的期末考里。看图说话式的作文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很清楚。内容大概是小羊背了一袋米回家,走到半路袋子漏了,于是米一直往下洒,路过的小狗好心地提醒小羊,可是小羊却以为小狗想要他的米,便不理踩小狗,直到走回家才发现已经没剩一粒米了。四张图片我一共写了一两百字,成绩下来之后虽然卷面分很糟糕,但是我的作文是全班唯一的满分。

老师在台上念我的作文,念完之后她问,同学们,这篇作文写得好不好?然后我的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写得好。最后一个好字的声调一直在延长,我前排的男生转过头来对我挤眉弄眼,当然身后那一道道嫉妒与羡慕的眼神我也没忽视。那个时候我像个骄傲的孔雀坐得笔直,老师的赞美我一字不漏收到了耳中。“你们看看阿宴写的,再看看你们,句子都没扯通,这样得不到分你们懂吗?尤其是xxx和xx,要多向阿宴学习知道吗?”年少的嫉妒是很重的,xxx和xx是我的好朋友,但当老师点名后,她们一致把我排在朋友之外。

那一年我七岁,第一次尝到这种被赞美与被嫉妒的滋味,它使我拥有了人生中第一个梦想,但同时也使我失去了一起玩耍的同伴。

我第一次拿奖是在四年级,很鲜艳很鲜艳的红本子,上面写着“全国xx作文大赛小学组二等奖”。参赛作品叫《印象深刻的老师》,我心里很清楚,这篇文章的作者并不是阿宴,是我的班主任。星期六下午我的班主任邱老师给我们补作文,而她的方式是她念一句我们写一句,然后收上来打一个优+。尽管许多事不是真的可我还是要写,因为得不到优+是要重写的。六年级我们换了一个班主任,她也给我们补作文,不同的是她告诉我们技巧并且带我们出去玩,玩完了之后再写。这个时候我成了老师的宠儿,每当布置作文题之前她会先问我这个题目好不好写。然后根据我的回答思考后再布置。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对我说了一句话。那是开班级联谊会,我们玩击鼓传花,老师让我们描述这个游戏。我的朋友们这样写道:“好像一个受欢迎的东西,‘花’被同学们抢来抢去。”我写的是“它好像是带着病菌的霉球,人人都躲闪不及。”那天她把我叫进办公室,她说阿宴你一定要加油,我很看好你。

那一年我11岁,没有受过打击,人生一路顺风顺水,自以为会一直存在于大家眼中,会被老师一路称赞下去。

事实上直到初一,我还是备受关注的一个。每周念作文必定有我。老师夸我有灵气。可是那时候我不快乐,我写的东西没有一样是真实的。初二的时候迷新概念作文。当我翻开第一篇文章时,属于另一种写作的风格展现在我面前,我有了一种归属感,觉得自己可以融进去。而这种感觉所带来的后果是我开始讨厌应试作文。不久后我写下了第一篇“新概念式”的作文,不出意料地被叫去谈话,班主任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写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又没有谁规定不可以写”

“我且不说你的文体,我讲了那么多次景物描写要符合人物心情,你看看你写的什么,什么叫‘我从家里走出来,一直在哭,太阳温柔地打在我的脸上’”

“为什么不可以,若是我难过的日子里太阳就是升起,老天就是不肯下雨怎么办﹖为什么所有的东西都要围着主角转,写作不可超越的常识难道不是真实吗?”

我吼完这句话之后她没有回答我,而是以狠狠的把本子摔在地上来宣泄她的愤怒。

“没有那么多为什么,想要拿高分你就给我老老实实写。”

她冷着脸咬牙切齿的模样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初三我在校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叫《暗恋》,上数学课时她走到我身旁,轻轻在我耳边说了一句“我对你已经失去耐性,这么跟你说吧,以后再敢写这样格调低俗的文章,直接撕了重写”而我只是冷着脸把草稿纸往桌上重重一摔。她在我旁边站了许久,一直盯着我看,我想她只是有些奇怪为何往日乖巧听话的我如今却有些离经叛道。她只是不知道我只是厌烦了满纸的谎言。和我一起发表的还有另外一个同学,她写的是与她爷爷在一起的日子。她回家告诉她妈妈,第二天一来兴高采烈的样子无人不知。她说昨天晚上她妈妈很开心,拿着校刊边转边说我们家出了一个作家了。她扭过头来问我,阿宴你呢。我说我妈妈也很开心。

事实上我只是把校刊带回家,却没有拿出来。不是不想,只是那天晚上班主任打电话告诉我妈我在学校干的好事。我妈挂完电话就开始训我。

时间都好像静默了,夜晚的风从窗纱吹进来,我想,真冷啊。“听到了吗?”“……嗯。”我说。可是我想说的是妈妈你知道吗我们班上有几十个人投稿只有两个人上了刊其中有一个人是我妈妈你难道不开心吗妈妈你知道吗我很难过你是我妈你不应该永远鼓励我陪在我身边吗为什么你要阻止我去做我喜欢的事呢。但我一句都说不出口,因为我知道原因在于我的那篇文章叫暗恋,不是写家人不是写朋友而是写暗恋。尽管这种情感每个人都拥有,但是没有人点破也变成了心照不宣的秘密,我错在成了第一个将它放在公众眼光之下的人,于是成了老师们的众矢之的。我也知道我所有的为什么都可以用一句话来回答“没有那么多为什么,想要拿高分就给我老老实实地写。”夜晚的风吹进来,我想,真冷啊。

那一年我十四岁,现实朝我泼来第一桶冷水,我措手不及,我毫无招架,我被淋成了落汤鸡。

好在这个世上并不全是我的班主任和我的妈妈,我得感谢我们学校的阅卷老师,稳定的42分以上的作文让班主任和妈妈噤了声,只是从此以后念作文的人里没有我罢了。被老师忽视被同学遗忘,我的十四岁一片冰凉。

冰凉到让我以为那些被讨厌被喜欢的情绪不会再出现了。

中考结束后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花一整天整理自己,或喜或悲,一直一直写,酣畅淋漓充满快感。然后发到了网上,敲完最后一字蒙头大睡,天昏地暗,什么都不管。凌晨四点突然惊醒,手机正“嘀嘀嘀”响个不停。打开一看,心一下就凉了半截,这种久违的不被认可的感觉在时隔几个月之后又重新回归。黑暗里,手机发着冰冷的光,屏幕上是比这光更加冰冷的几个字“你不适合写作”我正死死地盯着这几个字,眼前突然一片模糊。我想起了我一年级的老师说你们都要向阿宴学习,我想起了我六年级的老师说阿宴我很看好你。我想真对不起啊各位,辜负了你们的期望。你们口中的阿宴其实根本不适合写作。眼泪一直下落下落,滴入无际的黑暗,又消失不见。

我的梦想我的骄傲,它们都消失不见。

太阳七点升起,我看见世界从一片混沌的黑暗走进温暖的光明里,我勾了勾唇,心情一片明媚。手机的屏幕亮着,上面留着这样些话“加油,很棒”“很棒,加油,希望能在巨鹿路675号看见你”

〝棒〞这个字眼,穿越了漫长的冬季,穿越了一年的冰封,再次回到了我身边,尽管与之到来的还有令人绝望的批评,但是,这些都不重要了。只要有一句赞赏和鼓励的话,那么我所受的委屈都可以烟消云散。

七岁那年我写下了小羊和小狗的故事,十五岁这年我写下了这篇文章。中间八年被赞美过被批评,这所有的冷与热让我不再惧怕任何打击,不再为任何赞赏而沾沾自喜。我知道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也知道继续走下去会面临更多的冷眼、嘲笑,但幸好与之相对的赞美也一直存在。而我只要有了这一点热量,那么即使前方充斥着无尽的寒冷,也会一直走下去。

【篇四:上海堡垒观后感】

“爱一个人,要像只剩五分钟那么用力。万一,我们真的只剩五分钟了呢。”

作为国产科幻片,《上海堡垒》满足了我对中国科技发展前景的期待。无论是恢宏的电影场景,还是精致的特效效果,它都符合国人的审美。

我并不是一个专业的影评人,我只能从电影剧情来解读我眼中的《上海堡垒》。

年少青涩朦胧的暗恋,江洋对林澜的感情炙热而又克制。那句始终没能说出口的“我喜欢你”,使得整部影片萦绕着淡淡的遗憾。

在“世界末日”这个阔大的主题下,一个人的感情是如此的微不足道,但编剧却以此为切入点,将一个少年单纯的感情与紧张的剧情相结合,用上海这样一座非凡城市的陆沉来暗示这段无疾而终的暗恋,让人叹惋不已。

永远记得,在那片盛开紫色大丽花的天空下,有一个男孩用近乎虔诚的目光看着近在咫尺却又远如天端的女孩。寂静。“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个男孩此生最热烈的感情,一个眼神就足以表明一切。

永远记得,有那么一个男生,为了心中所爱,勇担重任,从不回头,踏上了一条荆棘遍布的不归路,用热爱与鲜血于烈火中奏响胜利的凯歌。

永远记得,那个少年鼓足勇气写下的“林澜,我喜欢你”,在五年后才得到一句“收到”,经历过生死的少年在那一刻流下了泪水。或是为这段感情有了一个不算结局的结局;或是为佳人已逝,年华不再……无论如何,我知道,这个少年再也不会像爱林澜那般用力地爱其他女孩了。

对《上海堡垒》而言,网友的评论毁誉参半。

但对我而言,只有一句它值得。它值得我为此期待一年;它值得我花两小时安静看完;它更值得我泣不成声。

爱一个人是种什么样的感觉?就好像突然有了软肋,也突然有了铠甲。

【篇五:那些年我们的暗恋】

暗恋是一杯浓郁的咖啡,苦中带甜,让尝过的人回味无穷,这场没有起点更没有终点的恋爱,将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

青春岁月,似水年华,我们心房有一个无法触碰的深渊,一旦触及,就会沦陷,单纯而又美好,朦胧而又羞涩。天真的少女,幻想着自己的盖世英雄,会驾着七彩祥云来娶她,所以在茫茫人海中眼睛自带GPS,随时追寻他的踪迹,哪怕他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都会将心中的小鹿是放出来,四处乱撞。

那些年,我们的暗恋,经历时间的打磨后,终将丢失为回忆。现在,一张张成熟的面孔,少了些羞涩,更少一些单纯,只是偶尔将心底那些人、那些事翻出来,细细品味当初的青涩,觉得幼稚但美好,朦胧但向往。

我们年少的欢喜,是青春的痕迹,是多年后回想起来仍会笑着说出来的秘密,像春天的风,夏天的雨,秋天的叶,冬天的雪。

【篇六:暗恋是一种美丽】

不知什么时候起,孩子们脱去了稚气,带上了几分羞涩,女孩变得亭亭玉立,男孩变得英俊魁梧,恍惚是猛然间,这群我从一年级带上来的孩子长大了。隔壁班周老师略带烦恼地对我说:“你们班有这种情况吗?”“什么情况?”“就是……”她一阵挤眉弄眼,艰难地挤出两个字:“早恋。”现在营养好,学生发育早,“早恋”的历史问题也成功地从高中、初中直线降临到小学。我不由地从一阵诧异转向释然,脑子里立刻浮现出“灭绝师太”的身影,她大约是《十六岁花季》中教导主任的形象,一副黑框眼镜,眼神如鹰般锐利,一切爱情的花骨朵在她的倚天剑下,枝折花落。我不禁哑然失笑,没想到我还有扮演“灭绝师太”的机会。

上午一节语文课,我们上到12课《用心灵去倾听》讲到汤米因为心爱的金丝雀死去,而非常难过向苏珊倾诉时,孩子们似乎并没有多少感触,他们也许并没有类似的经历。我灵机一动告诉孩子们周老师的烦恼,孩子们顿时犹如戏曲舞台上的演员表情各异,有的面露嘲笑,有的羞涩地转过头,还有的低下头一副心虚的样子。我的心里一沉,不动声色地接着问:“你们是不是也有许多烦恼,希望有一个人来倾听你们的心声。”不少孩子脸上浮现出若有所思的表情。“你们的身体、思想长大了,对某个男生或女生有好感,这很正常。你也许找不到文中的“苏珊”倾诉,请不要告诉她(他),而把她(他)放在心里,她(他)将成为你最美好的回忆,等你长大后,也可以写一篇文章来纪念你的这份感情,一如本文的作者。接着我告诉他们一个真实的故事,我的一位好友曾暗恋她的初中老师,她用心学习,潜心模仿他的字迹,努力让自己足够优秀,希望引起他的注意。长大后,她真的很优秀,并和她暗恋的老师及妻子成为了好朋友,她始终没有捅破那层纸,而是把他藏在心里。因为暗恋是一种美丽,在你还不能正确把握它的时候。

教室里一片安静,秋日的阳光透过窗棂暖暖地洒满教室,孩子们不知不觉中挺直身板,亮晶晶的眼睛兴奋地望着我,眼里闪动着莫名的光芒……

课间小憩时,我来到办公室静静思索:暗恋是一种美丽,更是一种保护,孩子们所有纯真的感情都值得我们去珍惜,去呵护。想着,想着,我笑了……

【篇七:三年,我们一起走过】

三年,我们一起走过

恍恍惚惚迷迷荡荡,我想起奉天的沈雨,微润的初秋。

——题记

暗恋﹒橘生淮南

“初夏”

晨曦微绽。

我暗恋着初露的葱茏。

校园花坛罅隙的一抹妍丽,贪婪的吮吸着阳光和雨露,带着新生的好奇,打量陌生的世界;实验楼前的孔子像,宽袖的袍子,长长的髯须,浮动着一世清华,那双睿智的双眼,潜移默化着学生。石刻的日晷平静的接受反射,上面的一刀一划,印下了时刻的脚步,摩挲着凹痕,庄重而悠然。三五结伴的同学言笑晏晏,摩擦的衣角,甩起的马尾辫,无法让人忘怀的笑容,一切的一切,美好的令人动容。

一切的一切,也令我暗恋着。暗恋着新校园的美好新奇,暗恋着某棵树上似有似无的蝉鸣,暗恋着书本的清淡墨香。

暗恋着即将到来的盛夏。那里有我们最美好的青春。

最好的我们

“仲夏”

草木葳蕤。

代课的体育老师提议考验我们的团结,让我们连成一对,快速跑用身体定位成一个水落成的波纹状。

心里不禁嗤笑着这有多么简单。暗暗有了事不关己的念头。老师像知道我们所想,举出身先士卒的失败例子,引起我们的重视。阳光斜斜打在老师脸上,望着他一脸高深莫测的笑容,不禁多了几分注意。

开始了,我们用不紧不慢的速度跑着,不一会如珠的队列出现了裂缝,眼神瞄着后面的我暗怪他们的不认真,这么点简单的事都做不好。努力和前面的同学保持着队形。渐渐恢复了他该有的样子,笨拙的完成了老师的任务。

当他说出我们是目前完成的最好的班的时候,欢呼声如浪潮般涌来,在嘴边的但是二字淹没在欢腾中。眉梢带笑,鸣鸣得意成了在那一刻成为我们的专属。

那一刻,我们的青春藤蔓爬树般疯长。真应该在树间编个吊床,咿咿呀呀的晃荡,哪管他光阴似箭,流水如年!

最好的我们,拥有了整个盛夏的阳光。

你好,旧时光

“晚夏”

暮色四合。

漫天的红云吞没了湛蓝的的天空,咸蛋黄似的夕阳在云幕的一角摇摇晃晃。

远去了曾经的不谙世事的吵闹,诺大的教室里有的不再是揉皱的页脚与荒置的水笔。

我们会拿着习题书问周围一圈的学霸,会因为题目不懂而烦躁的扯着头发,会小心翼翼的对待我们书本,会笔耕不辍的完成未来得及记下的笔记。

“不对。”

“哪里不对了?”

“这题应该是这样的,这是角平分线…。”

“原来是这样,我懂了”

白色的炽光灯揉皱了我们埋头的背影,窗外空旷而静谧的夜景已无心欣赏。

高高的书本吞没了头顶,满脑子的物理公式化学方程式,因为某处背错了的公式而皱眉,因为各自的理论和同学争得面红耳赤,嗓音沙哑,因为某处难点而甩了笔,再又默默地捡起,在草稿纸上演算。这些显得那么真实,毫无荒诞怪稽之谈。

在这盛夏弥留之际,我们在白色的草稿上划下了我们的青春。

我相信我们最后会勾勒唇角笑着,笑着说

你好,旧时光。

愿做紫色的鸢尾,在阳光亮得刺眼的盛夏,思念陪伴我们一起流逝的时光。

【篇八:读书,也是一种享受】

读书就是一个有趣的过程,至少对我来说,是的。就像玩一个大型的解谜游戏,在每字每句的背后,兴致勃勃地想着后续,猜测着作者的性格——每一种“猜”都包含了无穷的可能性,让人兴致盎然。

当我在看《傲慢与偏见》时,开始,我想这应该是《灰姑娘》的翻版,无论是伊丽莎白那充满了活力与聪慧的双眸,亦或是达西高傲的神情,都是那么显著地表现了两人之间的阶级差距。然后会怎样?莫非是传说中的强夺豪取?不是。居然不是!看着达西先生败倒在伊丽莎白的魅力下,将自己的心情含蓄而隐忍,然后暗恋着那个姑娘。噢,深情的男人,就像冰山融化了一样不可思议,随之而来的是梦幻的春天,糖果一般甜美而诱人,最终不出意料,他们一同采摘了那朵红玫瑰。

可以说是意料之中,却又超乎想象!那一种“我讨厌你,你讨厌我,我喜欢你,我暗恋你,你误解我,你又爱上我,然后我们彼此暗恋,最后我们终于在一起了”的套路,好多次,我会以为它就这么结束了,“啊,陷入恋爱之中的傻子啊!”我真想感叹一句,爱情,就是那么奇妙。

之后我又看了《苏菲的世界》,你知道吗?当苏菲接到来信时,我以为这是一个神秘的人教苏菲哲学。也确实如此,那个老师——艾伯特,在一座废弃的小屋与苏菲见面,开始上他们穿越了时空的哲学之旅。苏菲总是遇到一些奇怪的事——接到“少校”给席德(少校的女儿)的庆生卡,见到各种童话人物。

奇怪奇怪,有趣极了。这是怎么回事?外星的神秘来客吗?不是的,那个镜子里向苏菲眨眼的女孩儿,难道是平行空间?应该是,同一生日的两个姑娘。但是我猜错了,苏菲啊,她拿到了一本哲学书《苏菲的世界》,好的,现在我可能有些明白了,“苏菲”是“少校”给他女儿席德写的一本哲学启蒙书——《苏菲的世界》中的人物。然后,艾伯特那些古怪的话也能理解了。

最后苏菲和艾伯特坐着车走了。他们会去哪?逃离了少校笔下的人物,最后应该是去到一切梦境的源头——精灵王的幻想乡么?这是有趣的猜想。不过,也许真是如此也说不定呢。

读书,真是一件令人感到愉悦的事,我乐在其中,你呢?

【篇九:暗恋桃花源】

夜阑人静,翻开床头柜上的书,一页,两页……一个世外桃源般的茶峒山城在脑海里清晰了起来。

白水涓涓,桃花灼灼,密竹深深,情意浓浓,一片如诗如画、令人心驰神往的净地孕育了一个让人怦然心动、凄美哀婉的爱情故事:不谙世事的翠翠与摆渡为生的外公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然而,在端午节的赛龙舟盛会上,翠翠与傩送的邂逅,为这段没有结果的姻缘拉开了序幕,两人因此互生情愫。傩送的哥哥天佑也喜欢上翠翠,托人向老船夫提亲。兄弟两人同时爱上翠翠,它们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闯滩,遇险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远走他乡。外公为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的归来。

沈从文《边城》中的语言是质朴,自然的,如行流水,读来舒畅又不乏亲切,有浓厚的乡村气息。正如他谈及《边城》所说:“我要表现的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他是在用文字详细地记录当地的生活状貌和民俗风情,字里行间所透漏的就是人情美与自然美。

亲情,爱情,友情所汇聚的人情之美。外公与翠翠相依为命,外公生活的全部都是眼前这个情窦初开的孙女,因她而喜,因她而忧,这种挚爱的亲情所体现的是一种人情之美;哥哥与傩送同时爱上同时爱上翠翠,可是当天保知道翠翠爱的是弟弟时,他毅然决然地“成全”弟弟,外出闯滩,意外而死,这种因兄弟之爱与男女之爱而付出生命的情谊,又何尝不是一种人情之美?每每遇到过河需渡船的人,外公都不计报酬,渡人渡己,为此,去集市买猪肉,卖肉的人都会多给一些儿,这邻里之间的乐善好施也确实是一种人性之美。

在这风光旖旎的湘西世界,除了人情之美,让我们感受最深的是自然美,翠翠显然就是这自然美的化身,长在绿水青山里,她的眸子如水晶般清明;沐浴着风日,她的躯体又散发着不矫揉造作的健硕,她天真活泼,俨然犹如一只小兽物,从不发愁,从不动气,从不想到残忍的事。在爱情里,翠翠干净得更像一潭水,清澈见底,没有一丝污迹,她爱傩送,直至最后,他依然守着渡船,痴情地等着傩送归来,这种自然而然的情感更是一种自然之美。

是啊,这样的自然之美必然有蕴含它的一方净地——茶峒山城,它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样,在山与水的交融中,人与人之间充满温情。这样的景,这样的人,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理想社会,一个乃至在21世纪的今天,为我们所向往和追求的乐土。

在这个极具人情之美和自然之美的世外桃源,纯朴而自然,是一种"天然去雕饰"的意境,更是我们当下所向往和努力的方向。

热门推荐
1看杀猪
2关于黄河的作文
3尝跳跳糖有感
420年后回家乡
5回顾与展望
6挖竹笋
7我学会了西红柿炒鸡蛋
8我的奶奶
9一本可怜的书
10井蛙成因
11我的乐园作文
12暑假漂流作文
13读书真有趣
14研学之旅
15八年级作文
16童年的记忆
17水,催我前行
18元旦
19帮奶奶做家务作文
20我得到了锻炼
21水仙的智慧
22春田狐的爱读后感
23游白洋淀有感
24汉字
25春天的足迹
26温暖的记忆
27小雨滴旅行记的童话作文
28春天在哪里
29家乡的竹林
30我最喜爱的诗人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