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黎民的作文

【篇一:一段不忘初心的旅程】

听人说,爬山时最好选择一个晴天,这样登临山顶时,光芒万丈,才有“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但我初遇那群山时,却是阴雨连绵,就让我们作为过路人,看着雨中那泼墨一般的色彩。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或许是因为天气,山中行人很少,头顶上绿叶纵横交错,风吹过,树叶发出簌簌的声响。我竟有些想念苏轼,想念那个在路途中突遇暴风雨却自得其乐的诗人。斯人已去,不知他的精神是否能于山中和我相遇呢?

我好像看到了,我看到他和贫苦的百姓一般,穿着布衣和简陋的草鞋,走在泥泞的山路中,却听到了他爽朗的笑声,豪情万丈。年少成名,路途本该光芒璀璨,但因为固执的坚守自己的观点而被一贬再贬,因为憎恨那些卑鄙小人,认为不吐不快,得罪他人被贬至蛮荒之地,满腔才学却无施展之地,但他却依然坚持自己的初心,努力安定一方百姓,得到黎民百姓的赞誉与拥护。

但我更清楚,倘若他不这么做,就不是苏东坡了。面对随波逐流,黑暗荒唐的官场,他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清正廉洁,为天下的贫苦百姓征得最广大的利益。对他来说,似乎只要天下幸福,自己一人辛苦又算得了什么?他的笑,是历经世事后坚定骄傲的笑,是本心无愧坦然从容的笑。在风雨之中,他并不孤独。“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他走过的地方,纵然青山无情,也一定要来迎接他。人总是有情义的,百姓不理解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却明白东坡为人民所做的一切,这份感激,足以安慰他心中的悲愤吧。所以才写出了“回首向来萧瑟去,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我看到了他的背影隐藏与群山之中昂首向前,风波无法将他打到,他尽己所能的使百姓和乐,依旧保持初心,毫无畏惧。

只愿我们能像苏东坡那样,无论置于何种境地,都有这样的自信和坦然,尽全力去追寻所追求的,无论结局如何,但求无愧于心。行走在细雨连绵的山路中,在风雨声里,仿佛又听见东坡的笑。

【篇二: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感】

书,有独特的魅力,小说、散文、诗歌等,都曾在我闲暇的日子里成为一抹亮丽的风景,为我的生活,带来无限的精彩。

今天台风来袭,妈妈精心挑选了一首文辞朴实的诗歌,递给我。我闲来无趣,便拿起来轻轻吟诵。

这是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是唐朝的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随着这轻轻的吟诵声,朗朗上口的诗句,让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一个画面:农历八月,天气开始降温,北风渐渐呼啸,草木显现出枯黄的迹象,诗人伫立在茅草屋前,眼里流露出一抹惆怅。风吹过,他衣襟摆动,屋顶的茅草经过一夏的暴晒,轻飘的被风吹动,有的落到了树梢上,有的飘到了水洼里。

顽皮的孩童们,欺负诗人年老无力,抱走了他的茅草,任由诗人唤得口干舌燥,跑进竹林中去了。诗人并没有苛责孩子,而是一声长长的叹息,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走进了屋子。

当夜下起秋雨,少了茅草的屋顶滴答滴答的漏着雨水,浸湿了诗人使用了多年的被褥。屋漏偏逢连夜雨的场景被一代诗圣杜老先生描写得凄凉而形象。诗中他把自己的清贫生活丝毫不掩饰的表现出来,茅屋漏雨,被子陈旧,孩子睡不安稳。读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了杜老先生之前的惆怅,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吧。

我本以为诗人会在最后将自己的烦恼宣泄出来,为自己的现状感到悲哀和无能为力。谁知杜老先生心胸广阔,首先想到的是天下人,他看到了和他一样困顿生活的广大黎民百姓。他希望天下人能在下雨时有个避雨之处。杜老先生是个官员,是个清官,俗语“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跟他的境况相差是如此之大,他生活贫穷,住着茅草屋,想着黎民百姓,憎恨贪官,也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千古名句。最令我敬佩的是,他的愿望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不是为自己个人私利着想,他的博爱真令我感动。

看向窗外,台风“灿鸿”肆虐,树枝东倒西歪,而我们的房子贸然不动,也不用担心漏雨。再看看电视里,军民干部一条心,人们抗险救灾,团结在前线,我想,杜老先生的思想不仅在现代生活里变成了现实,而且开花了。

一首诗,能让我成长,一首诗,能让我明理。我希望我将来也能有杜老先生那样宽广的胸襟,高大的理想,清廉的作风和不畏险阻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

【篇三:以微笑从容面对】

在我的心目中项羽永远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题记

我伫立在乌江边,望着身后的追兵,再看看眼前的渔船,想想自己的前程不能这样断送,我准备渡到江东。

回忆自己以前的战局,对这场垓下之战,我充满了惭愧。

我的大军只剩下了十万,而刘邦有七十万之多,到了现在,竟然只剩下了二十六个人!不过,我还可以回到江东,重新起兵,打败刘邦,一统天下……想到这时,我还是准备登上回江东的船。忽然,四周又响起了楚歌,仅有的几个人中也有几个想投降了,我没有反对,由他们去了。

我该真正思考自己到底是为什么才会如此落魄的原因了。

我表面上看很强硬,其实内心很脆弱。在鸿门宴上,面对刘邦,我却难以下手。我也不太会用人,或说是有些刚愎自用。我竟然怀疑辅佐项家几代的亚父范增!我的杀伐之气太重了,疑心也太重了,让身边的人都感到了那种威压,这是我最重要的败因之一。面对刘邦的挑衅,我没能沉住气,一心只想与刘邦决一死战。现在看来,我只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

再想想刘邦,他虽然出身卑微,但却敢作敢当,敢于承认自己犯的错误,听取他人的意见。在处理一些重大事件时,他也不会犹豫。他是有自知之明的,不像我连一点自知之明都没有。他知人善任,用人不疑,麾下人才济济,萧何、韩信、陈平……都忠诚效命,而由于我的多疑,就连亚父都弃我而去。

我只不过是一介武夫,而刘邦才是真正的英雄,他比我更懂得治国安邦之道。我虽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勇,却没有刘邦的恢宏大度。我想,自己还是从容一些吧,停止自己无力的反搏吧!

我还是以微笑从容面对这一切,停止这无益的战争吧,这样兴许还能让黎民百姓再免遭战乱之苦,我死足矣!

我愧对江东父老,不能再苟且偷生。想到这里,我抽出了宝剑,微笑着望着江东,就让我的血流入家乡的水,永远地融入这我曾经守护的地方吧……

我虽死,但我死而无怨,死而无愧,死而无憾。

【篇四:与幸福同行读后感】

幸福时代

幸福,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从黎民百姓到国家领导人,无不关注幸福、探讨幸福、诠释幸福、谋求幸福。

每次端起《与幸福同行》,我都津津有味地看着,不想错过一篇佳作,而里面所写的就是对幸福的一些理解。“无论爱走到哪里,我们都会跟随-财富和成功永远跟爱在一起。”写得多好啊!有爱的地方就有财富和成功。

有人说得好:“人的心是红的,眼睛是黑的,可是眼睛一红,心就黑了。”当我们一味地去追求金钱和利益时,我们往往会忽视自己的言行。幸福并不需要大富大贵,并不需要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幸福其实很简单,去帮助一下你身边的人,他们的快乐让他们感到爱的温暖,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在中学的校园品读生活,我对幸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其实,我们现在的生活也是幸福的,而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用他们的汗水、泪水、生命和爱换得的和平安康。

在遥远的历史长河中,张骞连通了中原与西域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原和西域的经贸繁荣;著名的王昭君,她用母仪天下的非凡气度和机智征服了匈奴子民……正是他们的艰辛奋斗促进了我们国家各民族的共同团结和繁荣发展,这才有了一千多年后的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我们于一千年后感受到来自他们的大爱。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温暖的阳光,照耀如波的麦田,沉甸甸的;幸福是淅淅沥沥的春雨,滋润初生的小草,甜甜的;幸福是和煦的微风,抚弄低垂的柳梢,俏俏的……

幸福与爱,相伴相生。

热门推荐
1夹弹珠
2特殊的当铺
3最动听的声音
4成长
5来自收银员的关爱
6作文
7风中的翅膀
8争吵
9胆小的我
10感动
11我最喜欢的小动物作文经典
12给老师的一封信
13记住这一天
14为梦想而奋斗
15山魂
16幸福的滋味
17地球我们的家
18江西站,我来了
19顽强的生命
20打造一本书
21件让我难忘的事
22回忆画画的日子
23一幅温暖的画
24烈日下
25迷人的夏天
26坚守心中的专注
27妈妈是我的朋友
28小雪腌菜故乡情
29我的好朋友
30纯纯的乡韵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