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整日的作文

【篇一:昨天与今天】

叮铃铃下课啦!又是一个雨天,妈妈站在门口拿着一把伞,腿上已满是污水……

回想当年那条小溪,那条乡间小路,那青翠的小树仍在脑海里,记忆犹新。

清晨,薄雾笼罩着,潺潺的流水应和着。那条小溪很小,周围都是大石头和杂草,不时还会看到虫子忙碌的场景。路就更不用说了,全是泥巴,一个个小石子和泥巴和着,一不小心踩到石子就会摔倒。有一回我和妈妈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小心翼翼却还是被绊倒了,我狠狠的摔在泥土里,衣服全脏了,那天,我大哭了一场。

奶奶说当时冬天是最难熬的,刺骨嶙峋的寒风吹着,都冷得飕飕的抱成团儿,因为没有被子所以只能盖稻草。那时生活非常艰苦,一日三餐都难解决,还要整日干活,一年中只有过年时才有肉吃。爸爸说,上学的路非常遥远,每早都要跑三四里路,下雨就光着脚上学,以前没有电,每家每户都用煤油灯。

听了奶奶和爸爸的叙述加上我幼时的回忆,才觉得我们的新中国变化之大真是日新月异!一栋栋高楼大厦耸立在九州大地上,乡间小溪变成了人工湖,小路都变的宽广,整日车来车往,我们有了暖气有了空调再也不怕冷风了,我们的冬日过的温馨又舒适,没吃没喝已经不是问题了,大鱼大肉随便吃,渴了冷饮热饮为你服务。我们每家每户都有台灯,来回上学,不是坐汽车就是坐公交车路上也没那么远了。

是啊!我们崛起了!我们强大了!我们的花儿越来越美,树儿越长越大了,人越来越聪明了,祖国越来越富强了。

让我们伴随心灵和希望,弛骋往遥远的东方!

【篇二:走过花季】

流年似水,惶惶然间,花开已十几度。白驹过隙,时光荏苒。屈指数来:读书也已百卷,有些时光不是流走了,便是错过了。然而青春里那些被风吹乱的痕迹,就如枯枝般交错,再也寻不到端了。

——题记

走过花季之“犹记青梅那时暖”

一推开门,千尺一览无余。青春如风,花如雨。不知何时,已察觉到自己有所不同了:不再去苦寻那些引得周围发出此起彼伏笑声的孩子;不再用整个周末的时间泡在书店;不再去在意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不再去整日整日的走神去偷看那个背影很俊俏的男生。

不再,那么多的不再已经不在了……

然而唯有不事辛苦的人可以沾惹得,想想那些长乐未央的心思,斑驳不羁的沧桑,岁月无垠的凝望,一如既往的梦想,却犹记青梅曾在花季暖过。

走过花季之“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纵观上下,从古到今,赞叹夕阳的诗人可谓数不胜数。品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无限感慨;欣赏王维描绘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景观;体会朱淑真“把酒送青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的苦闷情感;感受马致远所抒发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无奈与惆怅之情。

校园的花开了一季又一季,和煦的风飘过婉转的夜,甜蜜的梦,柔和的笑,飘到了我的“夕阳”梦中。我叹道:“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就如汪国真在《热爱生命》中说道:“我不去想我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花季不常在,时光不会老。在这个过程只需定下目标,鼓起勇气,把握时光,在这个花季一般的妙龄去奋力一搏吧!

走过花季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人人都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可以承受或不承受,那高考一直都在。我可以相信或不相信,那光阴一直都在;我可以漠视或不漠视,那时间一直都在,我们都在这个匆忙的花季里尽情演绎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我们努力﹑奋斗﹑拼搏﹑斗争。现在我们需要把它实现,现在我需要最狂野的风和最安静的海。转身再转身,唯有你知晓顺畅之后的好处,不许有多余精力,所有的时光都播洒在如缕如丝的花季中。深深呼吸,什么都不必迟疑,向外望去,满心满眼都是苍翠。

你说人生疲惫,何必轮回;我笑万物有因,不必纠结。你说茫茫人海,广袤无垠;我念诗意高中,一片静好。苏格拉底说:“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花季是一个明媚,朝气,有激情的字眼,因为有了如花一般的花季,如雨一般的雨季,才能让我们心驰神往,肆意欢笑,回望惋情。这如梦如诗如画如风般的珍贵花季,难道我们不应该去好好珍惜吗?

【篇三:浅谈“低欲望”】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目标都偏向于“面包师”、“理发师”一类,不再像老一辈那样崇尚“爱拼才会赢”。

这种现象在短期内并不会对社会造成什么负面影响。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目标,虽然并不远大,但也算是各有所安,不会空虚。甚至有可能产生出百姓安居乐业、社会欣欣向荣的一番美好景象。

但时间一久,它的弊端就会露出其凶恶的一面!这样的社会里,人是缺乏社会责任心的。

众所周知,我们生活在一个迅速发展的社会里。发展就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这个社会里的人缺乏了社会责任心,那么“社会”这艘小舟便会缺乏发展的动力,最终在逆流中再三后退,导致社会退化,甚至是衰败!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

我认为是对高精神层面追求的缺乏。从日常生活的学习中便可窥得一二。

一类学生,整日里只以几个为目标,即使能有余力学的更多更高,但他们还是更愿意将时间挥霍在娱乐上。从中等的初中到同等的高中,再到一般的大学。更有甚者,是一路沿直线下滑。最后只能“泯然众人”。

还有一些学生,整日里都以比上一次更高的成绩或排名为目标,追逐着“第一”,并愿意为其而更深入的了解与学习,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荣登榜首。这些学生,大部分会在将来的职业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更有甚者,成为了某方面的权威!

这两部分人的区别显而易见!就是有没有对成绩、更高水平是否有所追求。

以小推大,不难得知“低欲望”与“缺乏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缺乏精神追求导致人们的低欲望,然后这些人越来越多造就了低欲望社会。

解决的方法也很简单。从父母不断追求孩子所在学校的校风,所在班级的班风中不难得知:改变风气是最优的解决方法。

所以,政府应该营造出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带头提高自身的精神追求。在教育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而非虚假地喊出假大空的口号!

长此以往,才会出现真正的繁荣景象,摆脱低欲望社会。

热门推荐
1伟大与平凡
2无尽的爱
3因为你我的青春与世界温暖相拥
4一路有你
5小学生作文
6泪别故乡的那一刻
7军训有感
8挑战自我
9妈妈的味道
10乡村景色
11我心爱的自动铅笔
12阳光抚育着我们成长
13八年级作文
14风筝与线
15品茶和品诗
16快递员蜗牛
17清明未雨
18那一方土
19那一天,我很后悔
20校园最靓丽的风景
21包饺子
22大黑山作文
23通济湖的变化
24青春向左生活向右
25我是一片树叶
26磨难铸造成功
27我和秋天有个约会
28走出恐惧
29我的蚕宝宝
30揭开饮料的面纱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