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浣衣的作文

【篇一:《相思垢》诗歌】

元夜琴鼓奏,花街灯如昼

欢声笑语印若眉头

十指曾紧扣,揽不住永久

不过一夜雨疏风骤

欲除相思垢,泪浣衣满袖

那把红豆或已腐朽

语罢无人授,只道人自愁

不过此夜云游,何苦挽留

【篇二:风筝与线】

父亲的家乡总是黄沙漫天,尘土飞扬,那气息是我从小就不喜欢的。而母亲的家乡依山傍水,山清水秀,真算得上是北方乡村中的小江南。两地虽然相距不远,却像是隔一程山水。我的童年多半是和祖母、曾祖母和曾祖父在那里度过的。

也许是受着母亲家乡的渲染,虽然生在北方,我的心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江南女子,似乎只有在青山碧水中才能找到真实的自我。

不经意间想起我的童年,那些陈封的记忆便像是初春方才解冻的山泉,和着纯真又欢愉的调子,源源不断的涌了出来……

河坝的一边,是高台和翻腾的水花,曾祖母俯身坐在高台上波澜不惊地浣衣,蓦地让人想起“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河坝的另一边,是潺潺的小溪,我和几个孩子挽着裤脚,光着脚丫,一边嬉戏,一边捕捉小鱼小虾。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幕,曾祖母婉约的身影隐在了平淡之中,浣衣是最简单的幸福;阳光折射在水面上,溪水那么晶莹剔透,孩子们如凝脂般稚嫩的小脚丫踩着溪水唱出质朴纯真的欢乐。

院子的石台边,曾祖母放下一直绾着的长发,缓缓地浸在水里,像对待自己的女儿,温柔地浣洗;院子的小屋里,三舅姥姥把面糊均匀的铺陈在鏊子上,迷人的香气扑鼻而来,我呆呆的望着,不知不觉忘却了去拉手中的风箱。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幕,曾祖母瀑布似的银丝胜过白雪;昏黄的灯光下,金黄的煎饼是丰收的乐章,三舅姥姥微笑着对我说:“最美味的食物只给最勤劳的人。”

清晨起来,曾祖父慈爱的喂着满屋的鸟儿:红色胸脯的小红,会学猫叫的画眉,歌声动人的百灵……无一不欢腾起来,好不热闹!早饭过后,曾祖父细心的打理他的花草:杜鹃含苞待放,马蹄莲吐露着芬芳,遍地的野花也随之零星开放……百花飘香,令人心旷神怡。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幕,曾祖父面对他的花鸟,深邃的眼睛中流露出那么浓厚的爱。

如今,当我再回到那个令我魂牵梦萦的地方,再也看不到村口两边水盈盈的稻田和金黄的油菜花。当我再次回到那个小院,曾祖母却一病不起,呆滞的望着我:“你……是谁呀?”我的眼睛瞬间模糊了,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不停地掉下来。心底里有个声音呐喊着:曾祖母一向最疼我,如何会不认识我了呢?我不相信!可是,大坝的水已经干涸了,烙煎饼的小屋被陈封起来,院里的马蹄莲凋谢了,抽水机上生满了铁锈,小红被猫吃了,画眉被人高价买走……这叫我怎么相信呀!最狠心的莫过于岁月,我刚刚离开温暖的巢穴飞向蓝天,就把童年手里牵着我的线生生切断!

我像个迷了路的孩子,再也找不到心灵的栖居。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发达,看似光鲜的外表下,有多少人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呀!我们到底遗失了多少弥足珍贵的东西?

然而,那样真实的记忆,是岁月抢不走、抹不掉的。它们的存在,一直在提醒我:我是有根的人。即使飞的再高、再远,也总有一根线牵系着我,呼唤我回到童年的纯真中去。

【篇三:高中游记作文】

青山天为倚,绿水映云悠,微晨雾飘渺,问伊人,三峡何许?———题记

仰·山之奇

巍峨高山,笔挺而立,直入云天。隐在山林中的石头,曾透露出多少威武之气,竟引无数古人心潮澎湃。“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郦道元先生的话道出了三峡山的高峻壮美。然而,我却更向往那柔美的山。

微晨,阳光仅向天空抛出几缕光,整个村子开始亮了起来。依稀中,山中的雾气飘然而出,仿佛,山以绿叶为舞裙,雾气为襟带,把微露的太阳及阳光作为发簪,而整个大地是他的舞台。衣襟飘飘,虽你不舞,却也柔美万千。面对如此美景,我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心随轻云而飞,顿时开阔了起来,沉醉于与山的世界……渐渐地,太阳升高了,云彩也更清晰了,山却收起了柔美,藏起了襟带,恢复了威武之气。原来,山也会害羞啊。

观·水之美

清晨的水,是最安静的。为了配合夜的静谧,他会一个人在那里荡来荡去,即使在山的身边,也不会吵吵闹闹,而是静静地感受水中石头的梦想,鱼儿的愿望,让轻风理美自己的面容,让小舟缓缓划过晨曦。一到中午,三峡的河水却变成最亮的。太阳的金光扑到水面,顿时一片耀眼,清澈的水像珍珠钻石般熠熠发光,美而使人不敢直视。靠近水边,却也使人得到丝丝凉意,让我感到凉爽一些,甚至,有种想跳进水中的冲动,却不忍心去污染清澈的水。

到了傍晚,太阳落山之际散出一道彩霞,天空变成金色,云朵变成金色,倒映在水中的云,使水也变成了金色。小鱼换上了金色的衣服游在“云”中,那样悠然。旁边的'花鸭和金鹅,不只是想戏水,还是赏景?这是金色的我们和他们在一起,是一幅和谐的画面,让我心中不禁窃喜,贪婪的享受着这种和谐之景。

思·人之情

江面船头古装撑伞的女子,旁边伐竹排而笛声起的人儿,江岸妇女浣衣,亭中弄琴者何人?古廊行走,依山傍水,赏竹观木,宛然而立小桥上的古装男女仿佛让人回到千百年前:倩女罗曼缠身,轻舞于庭前花下;书生苦读,墨香书声浸于蝉声盛夏;浣衣女俯身江边,轻轻唱和着乐曲;牧童笛声悠扬,随风飘荡……原来古人有如此情趣,让后世的我们心生向往……

花开一盛夏,情系满三峡。

【篇四:西湖泪】

断桥依旧风吹雨,物是人非,滴滴化作西湖泪。

——题记

西湖的美,是不言而喻的。从古至今,四海内外。美丽的传说,动人的故事,更为她的美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阳春三月的西湖,草长莺飞,柳絮飘飘。游人的呼吸连同这春的气息,一起微醺在这湿润的空气中。湖边踏青的人,三三两两,席地而坐,压低了声音,浅声交谈着,生怕打扰了这位西子小姐。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盛夏的西湖,荷花的舞台。她们微红着脸,衬着绿叶的罗衫,摇摇曳曳,舞得让你心醉。

西湖像一个人,心情总是有晴朗与阴郁的时候。

秋天的西湖,美不曾少一分,反而多了一点忧愁。酷似很久以前那位倾国倾城的浣衣女子,从历史里走出来,来到湖边,芊芊玉手触碰到西湖的水,水纹一圈圈的荡开,她美丽而忧愁的倒影被揉碎,而后细细缝合。而那轻盈的雨丝,在暗沉的天幕下,像极了江南古宅里结满了蛛网的雕花屋顶。雨丝揉碎湖水,泪水又缠着雨丝,慢慢融合,又慢慢漾开。

丝丝秋雨下讲述的浣衣女的故事让人感伤,或许断桥伴着残雪,那一个痴情人和青蛇女的故事更让人心碎。我总是喜欢美好的去想,他们相遇在初雪飘飞的寒冬,在断桥的小亭里,两个曼妙的少女,一个文弱的书生,他们谁都不会想到,今后的故事会变的那么长,长过一个漫漫寒冬。让后来的人,每每走过这里,眼里便会堆积起思念。

不论怎样,西湖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梦,亦真亦假;西湖是一曲缠缠绵绵的歌,如痴如醉。西湖更是上天的一滴泪,美妙却拥有动人的感伤。

人山人海,我愿做一朵莲,沉沉的睡在西湖的泪里,直至下一个轮回。

热门推荐
1家乡的山水
2勇敢
3做家务
4大学生竞选班长演讲稿
5我的作文
6我家的小狗
7我的妈妈作文
8梦遇桃源人
9读《狼王梦》有感
10秋菊
11感悟时间
12我的姥姥作文
13失败,这不是一切
14生命因你而美丽
15淡淡的日子也飘香
16家乡的黄花菜
17那些消失的虫鸣
18未来的汽车
19钢笔的自述
20寻找自己的位置
21阅读
22螺丝壳画
23鹬蚌相争
24小学
25我的好朋友书
26我在生活中学语文
27那天我回家晚了
28春游
29难忘的一件事
30书香弥漫,幸福生活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