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守住人性的分界线】
苹果公司总裁库克有如此一个担忧:有朝一日,人类会像机器人一样思考,而非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
自从人工智能在围棋上大胜柯洁,人们除了惊叹高先技术水平的进步,更油然生出人类或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恐惧。加之一系列科幻作品,如《科学怪人》、《西部世界》,通过对无意识者获取情感及意识后的假设,更为世人对人工智能脆弱的认知蒙上了阴影。甚至,有专家忧心忡忡地提议:人类是否应扼制其继续发展以免被其反噬。
库克的担忧,猛然将人们从一个类似黑洞毁灭地球的远大假想中拉扯出来,将一个更现实、更急迫的危机坦诚在我们面前。人类机械化相比人工智能更为显著却易被忽视。人类极其羡慕机器的恒定性、计算机的巨大储备以及缜密,近乎无懈可击的逻辑思维,并力图模仿。
可悲的是,其中一部分模仿相当成功,他们拥有了高效、细致权衡利弊的能力,包括金钱、权利和社会地位。计算着每分得失。而同时,他们也甘愿放弃了机器人所不曾,也终将无法得到的东西,譬如判断是非的价值观,譬如建立在“性本善”的基础上的同情心。从从容容,他们跨越了人性与非人性间的一条分界线,旁观者或许会想,这与人工智能操控人类有何区别?不同。这一回,人类是主动割舍这一种族所特有的仁心。
龙应台曾提问:如果一滴液体,其构造、成分、形态与眼泪完全相同。那它称得上是一滴眼泪吗?同样,一个人被机械化,即使他有人的体貌特征,处事方式与人类相一致,但是缺少了存在意义,那他还称得上是人类吗?
这样的人在社会上并不罕见,诸如毒馒头,过期面包粉等事件在近十年来屡发不爽,这些何尝不是人类纯粹筹谋个人利益,罔顾他人安危,罔顾自我良知的后果呢?
人性的丧失才真正应该被扼制。若任由其普及,那么整个社会被裹挟在这野蛮、放纵、非理智的浪潮里。那才是真正的毁灭。无可逃脱。
人工智能到底是人类的产物和帮手,两者彼此依存。我们丰富它,它襄助我们,但它绝非我们模仿的对象。我们与他之间总有一条清晰的人性的分界线,相互不可逾越。机器的、机械的、计算机的特性都蛰伏在人类的躯壳里。而人性的、审辩的、会体味“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的部分与之互不侵犯,共荣共生。
愿库克的担忧不能成为现实,愿我们能坚守住人性的分界线,明确地在“人之为人”的认识上思考、生存。
【篇二:三年之约】
昨日之时,我教你草长莺飞,细雨濛濛;今日之时,你教我细数花名,测天看云;明日之时,你我花开两朵,天各一方。
——题记
回忆不能抹去,只好慢慢堆积。岁月带你走上牌桌,可赌注是你自己。
是否记得我们相识的那一天?那天,你将友谊的种子埋进我们生命的土壤里。你的一张笑脸、一句介绍、一个拥抱,让我们不再陌生。你如春天的阳光,又似夏日的凉风,出现在我身旁。
我们俩犯了错误,为了对方能够无事,竟异口同声地承认是自己的错,弄得老师哭笑不得。白天上体育课累得倒地就睡,夜晚躺在床上,仍要同你说儿时的故事;秋季运动会上,我心血来潮报了名,从此,每天下午放学后,你总会陪着我在操场上训练。
友谊渗透到彼此的生活里,就像我们觉察不到血液的流淌,但我们知道它一直都在流淌。
我买的鞋子是你渴望的颜色,我说早安时你刚好起床,我写的故事恰好你也喜欢,我唱的歌都是你想听的……如此多的相似,见证着我们的友谊。
那时,我们会在校园的小径上一起漫步,畅谈着理想与未来,天空中总会回荡着爽朗的笑声。我们也曾相互诉说着各自的烦心事。就这样,我们一起走过了青春时光。当青春变成旧照片,当旧照片变成回忆,我们终将花开两朵,天各一方。
那天,我在这里,坐在湖边的老位置上静静地等你。你走到我身边,把一张照片递给我,说:“这是我俩的合影……”说完,你便转身就走。我扼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朝着走远的你大喊:“一辈子的知己,我们来个三年之约好吗?三年之后,不管成功与否,不管艰难险阻,三年后的今天我们还在这里相见,如果断了联系,我们就在这里不见不散。”
有人说最痛的不是离别,而是离别后的回忆。对于友情,我们又可以缅怀几许?在追梦的路上,你若感到寒冷,请用我们曾经的友谊去温暖自己。远山藏不住山河的光辉,如同我掩不住对你的牵挂。
【篇三:空房间】
培根曾说:“喜欢孤独的人不是野兽便是神灵。”孤独患者总能在独处的时候,听见自己内心最诚挚的声音。是心声在召唤他们,是心声在唤醒沉睡的灵魂。孤独就像无窗无门的空房间,耐得住寂寞才能释放被封印的神灵,不至于在这房间里窒息而亡。
很多时候是孤独造就了人才。谈到贝多芬,不可避免要提及他扼制命运喉咙的交响曲,26岁开始失聪,人世间的喧嚣渐渐离他而去,没有声音的世界怎么能不算孤独?恰恰是这孤独激起了他对抗命运的意志。生理上的缺陷抵挡不住他内心嘶吼的猛兽,命运给他无声的世界,他用音乐扼制命运的喉咙,同时也震撼了人们的耳朵。没有坎坷的经历,没有孤独的塑造,怎么会造就贝多芬这个伟大的人物。
很多时候是孤独激发了灵感。当你欣赏梵高的《星夜》、《向日葵》时是否看出了一丝的孤独和寂寞。搞艺术的人都很特立独行,他们喜欢在安静的角落思考,只有安静他们的思绪才不会混乱。孤独的时候,灵感就像上帝赐予的同伴出现在脑海里,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名作都是画家经历孤独才作出的。梵高离开喧嚣的城市,只身来到法国南部的田野,他从不与相遇的人说话,当地农人都当他是疯子,殊不知就是人们眼中的这个疯子,把灵魂注入到了绘画中,把他的孤独凝聚在作品中,今天的梵高是人们心中的大师,谁又知道是孤独给了他灵感,给了他安慰。梵高在孤独的空房间里,用画笔把它绘的色彩斑斓,他的灵魂被释放,终于,他把所有的孤独倾注在子弹里,结束了一生,留下的却是永恒。
很多时候是孤独引领者我们。卢梭曾言:“我常常想,若是把我囚在巴士底狱或一间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室里,我也仍然可以悠悠幻想。”对卢梭而言,孤独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在人生这条线上,孤独就像缆绳一样牵引着我们前进,别害怕,那是你的灵魂在苏醒。也许你会感孤独,但智慧不会感到孤独,因为它甚至能和最异己的东西结合。也是有本领的人越有透过孤独的能力,前方有路,孤独为伴,经历了孤独才不悔走完这一糟。
空房间里没有喧嚣,没有名誉,没有权势,愿你用智慧去打开一扇天窗,见到最好的那个你。
【篇四:不该失去的】
钱能买漂亮的眼镜,但买不来明亮的眼睛;钱能买高档的钢笔,但买不来敏捷的文思;钱能买高档的钟表,但换不回流逝的光阴。
夏夜是美丽的,也是燥热的。我和爸妈一起来到了夜市,这里可热闹了,人山人海,都在享受着丰盛的美味。当我们点完菜,等菜的时候,我抬起头向邻桌张望了一下,看见一群男人正在喝啤酒、吃烤串。他们边吃边聊天,吃完一串后,就把竹签子随手扔在了地上,竹签横七竖八躺在地上;喝完一瓶后,也把玻璃瓶子扔在了地上,酒瓶子在地上滚来滚去,还有玻璃碎片随处可见,还有倒在了地上的剩菜剩饭。地上污七八糟,简直成了垃圾场。此时,一位清洁工阿姨拿着扫帚、提着桶子过来,弓着腰仔细地清理地上的垃圾。此时我对乱扔垃圾人的行为而感到愤慨,对清洁工阿姨十分同情。
夜很深了,我的眼前依然是乱扔垃圾的一幕幕。我们随时随地可以看见那些乱扔垃圾的现象。生活条件好了,但不良的习惯也随之养成了。我们既浪费了来之不易的辛苦钱,更丢失了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的意识,想到这里,我汗淋淋,心不安。
我想,乱仍垃圾,只是一个表象,可怕的是思想意识的衰落,养成教育的的丢失,甚至是人性的变态。
不该失去的东西我们应该挽回,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保护环境的美德,我们应该永远坚持,一代代传承下去。这是中华文化,是人类的精华。我们要扼制污水污染河流,要扼制废气污染空气,要扼制种种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强化节俭意识,保护环境意识,提高全民素质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不可忽视。我们要有资源回收利用的概念。前几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则新闻:我们扔掉一块电池会损坏一方田地,我们节约一双筷子,会保护一片森林。因此,我们应当尽量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浪费,珍惜我们的美丽的环境。
不该失去的东西,我们应该拼尽全力去挽回。而不是坐以待毙。
最后,我希望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创美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