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端午节五彩绳】
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今天,我就来说说“端午节”。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创立的。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人们吃棕子、赛龙舟、插艾蒿、挂彩葫芦、喝雄黄酒、缠五彩绳……各种风俗活动南北各异、远近不同,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缠五彩绳。
五彩绳,从汉代开始流传,据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宋代著名诗人苏轼也曾写道:“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五彩绳由五条不同颜色的细线编织而成,赤、白、黄、青、黑,五色代表五行。缠在儿童的脖子上、手腕上、脚腕上,以祈求辟邪去灾,祛病延年。有的也挂上香囊,并在香囊里添加上香草,驱赶蚊虫。五彩绳要在端午节前几日戴上,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雷雨天,把五彩绳抛在雨中,让它随着雨水漂走,这样可以使孩子无病无灾,平安长大。
每年,爸爸都为我亲手编织五彩绳。别看爸爸手粗糙,但是却很巧。他先认真挑选出五条颜色鲜亮,质地柔滑的细线,再像编辫子一样编织成串。然后爸爸拿编好的五彩绳比量着我的手腕、脚腕、脖颈大小,小心地剪去多余的部分,最后再打好结实又漂亮的结,五彩绳就做好了。小小的五彩绳装满了爸爸对我无限的爱,我戴着它们,感到心里暖洋洋、美滋滋的。
五彩绳的传说各有不同,端午节的习俗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但却绝不会消逝,因为那是爱的传承——对家人的关爱,对祖国的热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挚爱。
【篇二:下册作文我的心愿当一名老师】
心愿就像一粒种子,种在我们“心”的土壤里;心愿就像一艘帆船,航行在我们“心”的海洋上;心愿就像一团彩线编织着我们“心”的世界。埋在我心里的那个小心愿啊,正是你一直激励着我向未来的道路进发。
我有一个心愿:成为一名老师。心愿来自于一瞬间,记忆慢慢回到那堂语文课上,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唰唰唰”地写板书,同学们都在做笔记。转眼间,老师转过身来,读着朗朗上口的课文,而我们都齐声随着老师一起念:“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教室里书声朗朗,幼小的我眼睛望着老师,心里突然萌发一个新的念头:我要成为老师,我要教书育人。“叮铃铃、叮铃铃……”下课了,老师忙着给我们布置作业:“今天的作业是……”待老师走出门口时,教室里一片哀嚎:“啊——今天又这么多作业,学生太难了!”我心中想成为老师的念头更坚定了。
如果我当了老师,我要让老师变换身份,把他们变成学生,让他们尝尝学生的痛苦。我要给我的那些“学生”们布置超级多作业,都是一箱一箱的,这样他们熬夜通宵都写不完了,哈哈哈!他们要是知道的话,肯定不会给我们布置那么多作业了,从地上摞到宇宙还在摞。但是我也要教书育人,好好培养祖国的接班人,让祖国站在世界的顶端,让祖国不再被其他国家瞧不起。
成为老师,是我的心愿,它虽然普通,但却是世上最光彩的职业。我一定会朝着这个小小的心愿努力进发,去实现它。
【篇三:走进端午】
多少次的期盼,多少次的守望,在这粽味飘香的传统佳节,我们在苏东坡的这句“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的意境中一起走进端午节。
端午清晨,人们纷纷踏出家门,到菜场或超市采购艾草和“五红”,把艾草挂在家门口或中堂,把五红摆上饭桌,已经成了端午的一道迷人的风景线。
走进端午节,挂上艾草,摆上五红,憧憬未来。
端午,赛龙舟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在东台堤西地区,唢呐声、击鼓声、汇成一片,响彻长空。随着一声锣响,两条船犹如离弦的箭飞向目标。河水飞溅着,人们的心情也随之跳跃,呐喊加油声络绎不绝,一浪赛过一浪。
走进端午节,龙舟越过,齐心协力,勇往直前。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碧绿的粽叶将糯米包裹其中,带着微微的清香。我也动起手来,开始学着包粽子,将对屈原这位爱国主义诗人那深深的敬意凝住其中,仿佛屈原当时那英俊潇洒的面孔已浮现在我的眼前,随之咕咚一声,带着无限的悲愤,投入江中,百姓们纷纷包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儿吃掉他的身体,从此每逢端午佳节,各家都会包粽子,空气中弥漫着粽香,不曾散去。
走进端午节,粽香怡人,祭奠屈原,铭记先烈。
走进端午节,领略传统文化别样的内涵,感受传统节日迷人的魅力,萦绕心头的是缠缠的暖意,挥之不去的是绵绵的情意。
【篇四:话说筷子】
一头方,一头圆,天圆地方大学问。
——题记
从最初的“箸”到“挟”,再从“筋”到“筷子”,虽然名称一变再变,但它承载的历史文化意蕴和情结,却历数千年而恒久如一。
筷子属于中华民族。公益广告《筷子》里面的妈妈教孩子用筷子吃饭,最使我感触的,是那句“我们是中国人,中国人都要用筷子的。”看似平常的一句话,却把筷子的“民族性”显露无遗。筷子是中国的,是炎黄子孙的。从它诞生之日起,便被披上了民族的“胎衣”。其它民族,拿起筷子,怕是连饭都扒拉不到嘴里的。
筷子浸透了乡思。远在美国旧金山的一位华人,在吃年夜饭时,特为亡故的父母摆上碗筷。“血浓于水,根寄于筷”,彼时彼地,这绝非一双普通的筷子,它是对父母的感恩与怀念,是对故土的眷恋与牵挂,是绿叶对根的情思的绝好表白。无论漂泊得再远,只要怀揣一副筷子,梦里便总能找到归乡的路,忆起故乡那柳,那桥,那人。正如,“你怀揣着筷子上路,筷子装点了你的梦”。
筷子昭示着“中国梦”。“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一个巴掌拍也拍不响,万人鼓掌声呀声震天。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万;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连。同舟嘛共济海让路,号子嘛一喊浪靠边,百舸嘛争流千帆进,波涛在后,岸在前……”放在祖国大海里,一个人就是一根筷子,力量微小得可以忽略不计。
然而十个,百个,千个,万个,亿万个挽起手来,那力量就可撼岳移山,家庭昌盛的希望,民族复兴的大计,一定能实现。从古代的大禹治水,姜子牙垂钓,到社会转型化的今天的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奋斗,都与筷子有关,都与筷子相连。筷子犹如一根彩线,把我们的生活连接得丰富多彩,把我们的生活编织得千姿百态,把我们的生活牵向辉煌灿烂。
小小的一双筷子啊,能让每一个华夏儿女记住自己的历史、根脉,还有那永不褪色的“民族魂”。(公众号:冯老师为你读书)
【篇五:时光的七年级作文】
月光下,虫鸣中,我们尽享这美好的时光,这充满自然和温情的时光。
我搬入了一所新小区,小区处于城市的中心,自然天天被城市生活紧张的气氛所包围。居民们大都是上班族,整日为工作而忙碌,无瑕和自己的邻居交流,不觉习惯了邻里间的“隔膜”,也因此习惯了对“微信”与“wifi”依赖。居民们仿佛是许多“活”的兵马俑,毫无生机。
又是一个无聊的夜晚,小区灯火通明,人们都如懒惰的蜗牛,窝在家中玩手机,极少有人出门散心。我突然,我眼前的电视黑屏了,旋即客厅中所有电灯都停止了工作,原来亮如白昼的客厅漆黑一片。我惊讶极了,望向窗外,小区也都沉浸在了黑夜中。
想必是停电了。远处传来市中心广场繁乱的音乐声,如一只可恶的猫爪不停挠着我,令我心烦意乱。似乎短短几分钟,整个小区的居民都回到了“刀耕火种”的蛮荒时期,埋怨和急燥如瓦斯弥漫着小区。片刻后,百无聊赖的爸爸提议下楼,我们人手一个手电筒,到了小区楼下,一会儿工夫人数增加到了数十人,大家都坐在一起,我也坐了过去。
大家寒暄了几句,气氛稍微活跃了一点,抱着孩子的、牵着小狗的、还有头发花白的年老者拄着拐杖慢慢停下来,坐在长亭下聊天……大家逐渐变得熟悉起来,欢笑着说这说那。月光格外眷顾着我们,朦胧,温柔,仿佛清澈明净的湖水轻披在大家的身上,令每人都心旷神怡。四周的虫鸣声,时而长,时而短,如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令每人都神清气爽。这不正是散文中所见到的美好场景吗?
大家聊起了过去、聊起了时事、聊起了自然、聊起了孩子……仿佛一刹那,人们脸上坚硬的线条变得柔和起来,心中的那块坚冰不知不觉融化了,取而代之的是明媚的阳光。这阳光如五彩斑斓的彩线,拉近了人们的浓浓真情。
不一会儿,来电了,可大家都不愿散去,每个人心中都抱着一个美好的期望:这种短暂而美好的时光可以如明媚的阳光永驻小区。
从此以后,小区里多了些欢声笑语,人们都一改之前的死板,变得阳光,开朗,热情。哦,共度好时光,欢乐你我他!
【篇六:钩拖鞋】
学校的特长课我选择了编织,这节课跟着老师学习钩拖鞋。
老师先给我们每个人发一个红色的拖鞋底子,一个小的拖鞋底,和我们平时见到的小得多。大家都觉得好笑。又给每个人发各色的彩线,一个钩针,讲好注意事项,就要求我们动手钩织起来。
我先选一个绿色的丝线,左手捏着线,右手拿着钩针。又拿起一个拖鞋的鞋底,先把丝线打个节,又把钩针通过鞋底的一个扣子开始钩起来,把鞋底和丝线连在了一起。平时的钩针在手里还算利索,可今天怎么觉得钩针有些不得劲。看到这,老师给大家示范:平时的钩针是握在手中,钩针的后部是握在拇指和食指中间的,尾部是露在手掌外面的。今天我们钩拖鞋要把钩针都握在手掌里,钩针是平着和拖鞋来回钩织。反复又回到了不会用钩针的时候。由于有了些基础,用过几回后,钩针全部握在手里,好用多了。
老师教过我们钩菊花,荷叶花。老师告诉我们喜欢什么花朵就钩啥花朵,不必拘泥老师的讲解,如果有自己会钩织的图案也可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喜欢钩织,又是每个人一个小的拖鞋底,所以,连下课大家都没有出去,手快的同学,不到下课就完成了这节课的作业。
下课时,同学们的作品大部分已经完成,都把自己的作品放在了前面的讲桌上,老师进行的讲评,最兴奋的是老师让同学们带走了自己钩织的拖鞋。
【篇七:指缝间滑过的彩绳】
我推开红漆斑驳的木门,迈进,头顶上的风铃似林鸟低吟,轻缓灵动地迸出叮叮的声响,幽幽的檀香渐渐氤氲,我冲屋里的阿婆绽开了笑脸。
“随便挑哦,都是阿婆自己做的哦。”阿婆招呼着我,笑堆满了整张脸,眼睛眯成一条缝,弯弯的。彩云之南的人们都爱美。阿婆的脸上匀称地抹着滑腻的脂粉,头上簪着银饰的流苏顺着耳边垂下来,飘然地抖动。耳朵上戴着一对银制的耳环,阿婆一笑,耳环便跟着阿婆一起晃动。我笑着点头说好。
我在这方不大的屋子里细细地欣赏陈列的每一件工艺品,缤纷的彩色是融入云南当地人的每一个人心中的情怀。细细的彩绳勾结,缠绕,打结,整平,织成一方小小的彩带,底端连着珠串,剔透晶莹的透明玉珠连缀在一条条飘逸轻盈的彩带之后,似天晴后天空中明媚的彩虹。
我看向坐在墙角的阿婆,发现阿婆并没有看着我,而是专心地在编织一块方巾,一台小小的当地的织机,缠绕着各种彩线,一拉一合,密密地织着。我不禁注视着阿婆的手,发现阿婆竟没有小指!
我不禁有些抱歉,眼神不住地停留在阿婆的手上。阿婆看见了我在看她,笑着说:“年轻时被架子上的重物砸到了,没事的,你看啊,我没有小指多灵巧啊。”我没有说话,静静地看着阿婆用指缝勾着彩线,轻松地打了个结。“你看啊,没有小指更方便哩。”抬头,便又满脸的笑容。
“没什么大不了的,我没有小指有没有小指的好处哩,省了许多笨拙地麻烦,其他人可比不了。”阿婆自信地笑着,像一个孩子。
我挑中了一块方巾,走向阿婆,阿婆笑着帮我打包好。脸上的脂粉依旧均匀,银制的首饰折射的光映衬着阿婆更加美丽,我仿佛看见了在岁月流转中,一位美丽的女子,细点妆容,一丝不苟,用没有小指的手轻轻勾结着彩绳,推合,打结,智慧地用双手,在云卷云舒里,一直美下去。
阿婆笑着面对自己的手,把没有小指的手用成了一直智慧。
推门离开,风铃声又起,我仿佛又看见一丝丝彩绳在阿婆的指尖划过……
【篇八:端午“粽”有情】
去年的粽香还没有散去,又到了二零二零年的端午节。
想起一年年过的端午,还有些怀念。“帅儿回来啦!”我走进家中,在厨房忙碌的奶奶高声呼叫着。我那时还小,一扭一扭地跑到厨房,看奶奶亲手包粽子,那绿绿的外皮和绑着的彩线,让我对这个小玩意儿产生了不少兴趣。我瞪着大大的眼睛,里面充满了好奇,这绿油油的“小三角”里似乎包得下万物。我刚想用手去抓,奶奶马上制止了我:“这粽子光鲜亮丽的外表,可不能让你那小脏手抓来抓去。”我放下这邪恶的小手,去把它洗了个净,这次我可以尽情的撒野了。
拿着小板凳坐在奶奶身边,她手法熟练到让我吃惊,一铺,一舀,一放,一合,再一绑,一个小巧精致的家伙就放在我的面前。我拾起它,上面还有奶奶捏过的余温,我把它捧在手心,感受着奶奶深深的爱。
终于,冒着腾腾热气的小粽子摆上了桌。我迫不及待的将它打开,成团的糯米和一颗红枣点缀其中。一口下去,仿佛吃了什么山珍海味,品了什么琼浆玉露一般——糯米从我舌尖滑过,留下了芬芳带来了甘甜……
时间真是不等人。一转眼十年过去了,我再一次捧起粽子,叶还是那样绿,味还是那样香甜,可惜那个驼着背包粽子的人不在了。而那小巧玲珑的粽子却是外面买好的,全家人坐在一起吃粽子时,欢声笑语也都寄托在流逝的时光中,我细细品尝着每一粒糯米,虽然甘甜依旧,但那份寄于其中的浓浓的爱却悄然离去。
在这一天,我们或许都有自己的故事,有独特的情感,但只是不想向外坦露,而是把这都化作一片粽叶,一团糯米,或是一根细小的彩绳。端午“粽”有情!
【篇九:外婆与日子】
大年初二都往姥姥家跑,这是习俗。屋顶的雪融化了一些,冰凉的水滴顺着屋檐落下来,淅淅沥沥,就好像在下一场久违的雨。这天,我和姥姥过着两个人的年。总觉得有种“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神圣感。
姥姥的屋子安静而祥和,很小却也暖和。姥姥就坐在木椅上,眯着眼睛,看她那台老旧的小电视,戏曲频道,咿咿呀呀地把这间小屋的气氛,弥漫地很有年代感。
我盘着腿坐在床上,陪姥姥一起听。她听人家念得节目叫《桃花车》,实际才不是嘞,是《挑滑车》呢。她看着两个字像,就小声咕哝着。我便轻轻和她说:“姥姥呀,这是挑滑车,不信你再仔细瞧瞧?”她也跟着我说:“哦呦,挑滑车啊,姥姥都看不清喽——”
很久没这样陪过姥姥了,但我很钟情于这样的时光,跟她老人家一起,看看戏,听听收音机,趴在床上,像小时一样求着姥姥讲鬼故事,仿佛就这样回到了从前的旧日子。没有喧嚣,微风不燥,俗世的庸常里,净添了一份小雅。
但小孩子总做不到老人那样,能安然地听一下午曲子。我倒也觉得很催眠的,迷迷糊糊,枕着被子就要昏睡过去了。姥姥淘米,煮了粥,回来一坐,瞧我一眼,又急忙站起来叨叨我:“小贼骨头,可别再感冒了,起来!”我嘴上应着不睡不睡,魂儿却早就飞远了。姥姥轻悄悄给我盖上被子,按一下遥控器,电视“呲”闪过一些彩线后,就黑漆漆没动静了。
等我醒过来,天也就要沉下来了,鼻子一嗅,屋里弥漫着稀饭的香味,那一刻,真觉得幸福极了!
“想来小时也就知道,甜美的东西,是要珍惜着的,是要慢慢消化着的。”就像姥姥的一碗米粥,就像与姥姥共度的时光,不管时隔多久,只需挽手一掬。
【篇十:爱的细节】
阳光透过大树繁茂的枝叶向地面洒下了一片斑驳。一只小蜗牛在斑驳的树荫下慢慢地、努力地爬着。成长中的孩子有的就像这只蜗牛,在温暖的阳光下,在大树的呵护下,慢慢地长大。
四岁时,妈妈教我系纽扣,我学了好几天没学会。我就像那只慢吞吞的小蜗牛,在地上爬呀爬呀,怎么也爬不到终点,而别的小朋友像飞快的野兔,一学就会。妈妈见我学得这么慢,就想了个办法。
她觉得我爱吃油条,有一天就买来三根油条:我一根、姥姥一根、妈妈一根。如果我自己把扣子系上了,就可以吃油条了。我左手把纽扣向扣眼里一塞,塞了一半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妈妈目不转睛地看着我胖乎乎的小手,温柔的说:“宝贝,你把右手拇指向扣眼里撑一下,左手把扣子往里一推就可以了。”我做了,但没做好,妈妈说:“多练练,我相信你一定能学会。”我不情愿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我觉得太难了,真的不想学了。妈妈和姥姥开始吃油条,她们吃完了,见我不动,妈妈说:“他不系,就是不想吃,我们把他的那根也分了吃了吧。”她俩一小点儿,一小点儿地把我那根油条撕下来塞进嘴里。我眼巴巴的看着那根油条越来越少,一着急,一下子就把扣子塞进去了。我惊喜地大叫:“妈妈,我系上了,快把油条给我。”妈妈扔下油条,一把抱住我,激动的说:“宝贝,你真棒,终于学会了。”
冬天,妈妈给我买来崭新的羽绒服。可是穿在身上的第一天,就出事了。下课我着急出去上厕所,当我走出教室时,只听“撕啦”一声,衣服被暖气上的气阀给划了个大口子,我有些害怕了,心想:“妈妈肯定饶不了我了。”
回到家,我告诉了妈妈实情,可是妈妈并没有批评我。吃过晚饭,我在明亮的台灯下写作业,妈妈在一旁为我缝补衣服。她找出与我衣服颜色相近的彩线,一针一针地织补起来。针脚密密麻麻,像一只只小蚂蚁列队而立,过了一会儿,那裂开的口子合拢了,衣服上赫然出现了一个漂亮的图案。灯光下,看着妈妈微胖的身体,我觉得她是那么的美丽。
阳光下,妈妈牵着一只小蜗牛在散步,虽然很慢,但很悠然。她时不时地停下脚步,看看小蜗牛。
我就是那只小蜗牛,喜欢坐在妈妈的腿上,喜欢靠在妈妈的肩上,喜欢她骑自行车带我去看海。下雨时,她为我撑伞;滑倒时,她扶我起来……妈妈的爱我处不在,滋养着我慢慢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