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做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忘记了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却被华丽的假象迷惑,拼命去追求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拼尽全力,终于如愿以偿,才发现一切都失去了最初的意义。
爱因斯坦曾劝无数有志向成为科学家的青年,不要把科学研究当作获得名利的职业,因为以功利为目的的科学创造只会让人体会到无法想象的重压。还不如放下名利的追求,随心的把自己的事做好。事实上爱因斯坦的很多研究都是他在专利局工作时那段无忧无虑的日子里完成的。他享受的是一种追求理想过程的淡泊与快乐。
其实每个人的生活追求都是为了更幸福地生活,真正享受的是生活真实的过程,如果花费太多的心力在追名逐利中,在别人艳羡的目光里,在无休止的物质追求上,那么往往会得到令人失望的结果,还有疲惫的身体以及迷茫的心情,甚至慢慢失去了自我。
列夫·托尔斯泰既是出身显贵的伯爵,又是一代大文豪,然而他生前曾被人误认为是马车夫,死后只是用一座土坟便将他掩埋。伯爵要了一座土坟,文豪替人拉车,这似乎很不可思议。然而托尔斯泰却可以抛弃精致的墓室,因为他真正需要的是心灵的自由,是与平民的接近,是对苦难的理解。他摒弃了华丽的束缚,却获得了真正的享受;他拒绝了高大的墓碑,却获得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在浮躁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只会追求形式上的快乐。可是,金杯玉盏中的水,不见得更为香甜,瓷杯泥碗中的水,也不见得更为苦涩。不如用双手捧水,希望那纯净的水能流入心田深处,能带给人最舒爽的感觉。让我们将外在的束缚抛开,也许能享受更多真切的快乐。
想起一段颇有意思的话:不要总去想他人拥有什么,要想想自己真正需要的,如果只看重他人拥有的,那么将会有羡慕不完别人的人生。
让我们忘记世俗的羁绊,快乐地工作和生活。别忘记,我们真正享受的是甘甜的水,而不是手中华丽的杯子。
【篇二:爱的味道】
77路公交车的终点站是一片茂盛的玉米地,穿过玉米地是她的家。
公车似乎毫不留情的把她丢下,伴着飞扬的尘土疾驰而去。她小心翼翼的捧着手中热腾腾的玉米,望着不远处挺立在秋风中咧开嘴的金黄的玉米,不知是被风迷了眼,泪,止不住的流。
是的,她爱吃玉米。四年了,即使江南水乡的稻米香气每天弥漫在她左右,也丝毫淹没不了她对玉米的狂热。
“爸,我回来了。”一个蹒跚的身影缓缓步入她的视线。记忆中的她变了模样:两鬓已发斑白,挺拔的背也不知何时驼了。“米儿吗?好孩子,回来好啊!”略显沙哑的嗓音渐渐击碎了她的回忆。“爸,给,妈最爱吃的甜玉米。”她的眼神恍惚了几秒,“好,走,去看看你妈吧,她也想你了。”
深秋,北方的天不比江南,秋风拂过,泛起丝丝凉意。“妈,你的米儿回来了,哦,还有你爱吃的甜玉米,你闻,香不香?”尔后,却是无声的沉寂,只有哗啦啦的玉米叶摇曳在风中。
久久的凝望,面前的这座土坟,是母亲最后的归宿。柳木上的母亲带着慈祥的笑容的老照片定格在她的脑海。泪,再次决堤,四年前的一幕幕再次浮现在眼前。
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夏天,火辣辣的太阳莫名的烦躁,似乎要蒸干这片土地。好在今年玉米长得好,直挺挺的杆上棒子结实了不少。再一场雨,半个月差不多就好收了。眼前却是无休止的干旱。村里的人大都喷了喷地,唯独她家十几亩还干着。后来,她妈看她爸实在回不来,一个人推着借来的抽水机浇着十几亩的地。整整三天三夜,他妈最后还是因为严重缺水倒在了第四天的午后,倒在了刚刚滋润了的玉米地里。
那一年,她高三,高考的前一天,她妈走了。在城里打工的她爸瞒着她送走了妈妈。她高高兴兴地从考场回到家,却再也找不到妈妈。
那一年她家的玉米收成格外的好,带着这十几亩的玉米钱,她顺利的踏上了通往理想大学的南下的列车。后来,她爸对她说,她妈是笑着走的,怀里还仅仅揣着刚成熟的玉米。从此,她爱上了玉米,爱上了热腾腾的玉米散发的香甜味道。
“米儿,走吧,起风了,你妈也该睡了。”“嗯”月不知何时爬上了枝头,手中的玉米早已凉透,风中却依旧夹着一股鲜嫩香甜的味道,周遭的玉米摇着叶子响得更欢了。
对了,她叫米儿,她妈生她的时候也是玉米成熟的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