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系统化的作文

【篇一:随笔作文】

时间有点晚了,但还舍不得睡,仿佛晚一点休息,就能把一天拉长似的。

今天休息一天,过的还算充实。

本来有一些临时安排的事情要做,但是很久没来窜门的小外甥女的到来占据了我一大下午的时间。

因为很久没见面,所以想多陪陪她,生怕日子久了,变得生疏,而且会有代沟。

我把手机中的英语软件开给小外甥女玩,虽然她还没开始学英文,但我希望她能对英语有兴趣。

不曾想,刚把软件给她打开,她就说到,这个软件她见过,她爸爸手机中也有。

我有些惊讶,因为她爸爸在我们眼中是一个工作非常忙碌的人,虽然知道他很优秀,但是如今他的工作环境能接触到英文的应该也不太多,而且也毕竟多年,真的没想到,他竟然还坚持学英文。

这一个细节发现不由地更让我肃然起敬,原来真的有太多比我们优秀的人比我们还要努力。

心下还是有些觉得愧疚,因为自己工作及学习的怠慢。

所以,即便时间有点晚,我也坚持又学了几个单词,来作文库写点文字。

当然,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我要多抓紧时间,又做些更系统化的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富有哲理的人生真谛。

【篇二:对“碎片化生活”的思考】

“碎片”,是指原本完整无缺的物质被迫沦为诸多残缺不全的部分。“碎片化的生活”。恐怕就是当今人们借助互联网,拥有了多重选择的机会,对时间碎片化的利用,使得每做一件事,都是在断断续续中完成。

不可否认,借助于当今的移动互联网,我们可以随性地购物与社交。我们有空时可翻看淘宝,挑选自己心仪的着装、用品。也可联系上三五个许久不联系的朋友,增进感情。对于这一类不需要连贯性的事件,碎片化式的生活节奏可以填补我们生活中很大一部分时间的空白,为节省时间做出贡献。内容的碎片化,从外在上提高了人们时间的运用度。

但是,需要指出的时候,不是所有碎片化式时间的利用,都能带来正面效应。好比阅读,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很多人习惯在人来人往的空间中看看书,也有一部分认真学习的同学珍惜等车、乘车、步行等的时间,背书、学习。然而,这种看似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的态度与生活,是否真正能带来效率?很多人往往只是泛泛阅读,不能在碎片化的时间中,细细品味其真谛,让太多太多的精髓随之流去。与传统的非碎片化式阅读相比,碎片化式阅读不能再像以往专一、抓住根本和精髓。碎片化式的阅读,也失去了系统化学习的本质,断断续续的阅读方式,无疑让人们曾经对内容的思考在碎片化的时间中流逝,最后留下的,只是空白。这种碎片化式的学习方式,又在一定程度上无疑增加了人的压力,不能给人们部分空余的时间休息调整,增加负荷的同时又会降低真正受用的时间的使用效率。看似认真专注,实则很可能心有旁骛,甚至只是眼在心不在。好比郑燮所云: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留下的过眼云烟,是碎片化阅读不能专致、不能系统化带来的深重弊端。

“碎片化”式生活的本心,即初衷,是好的。我们都想做到鲁迅先生所说,把时间这块大海绵挤了又挤,充分利用。但是,鲁迅也是在专注和系统的学习中进步和成长的。我们想提高效率,利用各种时间,有时会适得其反。在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一波胜于一波的年代,我们接受着繁杂的信息,我们适应着“碎片化式”的生活。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们有幸生活在移动互联网事业发达的今天,享受着前人不曾有过的资源。我说,我们需要一点碎片化的生活,需要把一些不需要连贯的生活琐事在空余时间中解决,为我们其它任务提高效率。我也说,我们需要一点自觉性的抵制,我们需要解放自己曾经过于碎片化式生活的态度,找出一段空闲的时间,认真地品味生活,我们更需要“非碎片化”式的生活,去阅读,去学习,去领悟书中的精华。

“内容碎片化”,折射出的是人们渴求量变的心。量变随着一定的积累,会产生质变。倘若一味追求与利用“碎片化式生活”来完成一些需要极大专注度和系统性的工作,好比学习和阅读,恐怕难免产生“质变”,人们在习惯于碎片式利用中,无疑又减轻了非碎片化时间的专注度,是在变相降低效率。最后留下的,恐怕只是人的碎片化,人本身思想的扭曲与支离破碎。

【篇三: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在21世纪科技发展日益迅猛的当下,我们是否还有精力系统化地学习和生活?碎片化的生活究竟带给我们的是好还是坏?

拿碎片化学习来举个例子吧,当你在等人等车时拿出手机看新闻的那五分钟,你是否在获取信息?当你在巴士上拿出kindle阅读时,你是否在获取知识?那么,当你在图书馆安安静静地读上几个小时的书呢,你又得到了什么?毫无疑问,效果最好的肯定是系统化的学习。那么系统化学习与碎片化学习究竟有何差异呢?

大家都知道,学习是需要长时间沉浸地投入进去的,你在等人等车时的那五分钟稍纵即逝。当你还没有以一个良好的心态接受知识时,那五分钟就过去了。当你还没来得及将刚吸收的知识储存在记忆里时,恐怕就已将它忘却了。但当你长时间系统地学习知识后,那段记忆将永远存储在你的大脑里。

由此可见,碎片化的知识不可能作为你知识的根本,不可能在你有需要的时候帮到你。因此,我们必须安排出大量时间进行系统化的学习,不再让碎片化生活成为我们的限制。只有系统学习之后,我们才能站在更高的位置审视自己先前的阅读和思考。

说完了那么多碎片化生活的不利之后,想一想碎片化是否还有利于人类的地方?我上小学时,语文成绩不太好,老师告诉我,要利用好每一分钟,把握当下、挤出时间来阅读,这样就能提升语文成绩。我带着半信半疑的心态用每天做完作业后的20分钟来实践老师给我的建议,之后每一天我都发现自己的思维变得日益成熟起来。当我阅读几周前甚至几天前的作文时,我都能觉察出其中的肤浅和不足来。渐渐地,我的语文成绩逐步开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也进步了。

慢慢地,我发现,碎片化的学习也能带给我们洞悉事物的能力,并不是只有系统化的学习能带给人们益处。只不过是,碎片化学习一定要建立在系统化学习基础之上。只有当你每天充分利用大量时间认真学习后,仍有热情与余力时再投入碎片化学习,这样才能达到最棒的效果。

当遇上碎片化的生活时,我们一定要先思考自己能做什么,怎么做,再将它付诸于行动吧!

热门推荐
1我们班的新老师
2人生难得几回搏
3手可摘星辰
4读《老人与海》有感
5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6逆风奔跑作文
7我的校园
8书架上的故事
9生活中的启示
10秋天的乡村作文
11鲸的自述
12行走在校园中
13真情无处不在——读《那个黑色的下午》有感
14只言片语
15我的妈妈
16围绕中心意思写作文变
17新发现
18妈妈我想对您说
19与书同行
20一花一世界
21未来的房屋
22军训日记
23第一次包饺子
24走进婺剧文化
25触及那颗明星
26我的妈妈
27不变的是那份痴迷
28一封家书表孝心
29爱从未远离
30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