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心诚终不移】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题记
“诚信”
这两个字我们从小听到大,从咿呀学语时对《弟子规》里“凡出言,信为先”的似懂非懂,懵懂孩提时对《春秋》里“言而不信,何以言”的左思右想,直到现在跨了十几个春秋冬夏,对它的理解似是深了一些。
言必行,行必果
家庭是每个人的第一课堂,父母便可称得上是每个人的启蒙老师。仍记得那个小故事,曾子的妻子去集市,孩子非要跟着去,其妻哄道:“好好待在家里,等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非常高兴。待曾子知道这件事,便真去把自家猪杀了。妻子急了:“我只随便跟小孩说说,怎么能当真呢!”曾子眼神坚定:“从小欺骗孩子,那孩子长大后又会变成什么样呢?”父母的每一句话都是孩子心里有着沉甸甸的分量,随意的只言片语可能都是孩子最热切的渴望。为人父母,定然应言而有信,但身教重于言教,要用自己的行动做表率,细心呵护孩子心间诚信的芽苗,才能让那朵诚信之花悄然绽放,让孩子成长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这是每位父母的责任,也是未来我们的担当。
一诺值千金
一句带着诚意的诺言是无价的,那诚信之人该是世上最富有的吧?《史记》记载,一位楚地人叫季布,他耿直好助,只要他答应的事情,无论多么困难,都设法办到。楚地甚至流传着一句“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因此他受到大家的尊重和景仰。直到后来,刘邦下令通缉他时,大家都帮他渡过难关,只为报答他当初的恩情。季布凭什么受到爱戴,凭他的一腔热血和那颗说到做到的心。说出的话不算最响亮的,把所诺之事变成现实才是最响亮的,这才算得上是“人格的响亮”。“说”与“做”之间不能划等号,“说”有了行的续接才是圆满,“做”成才是对“说”漂亮的收尾。信守承诺,不仅自己心里踏实,还赢得了他人的信任和认可。在季布这样的人胸前仿佛挂着一枚勋章,它是廉价的,廉价在诚信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只需一颗赤诚之心,它又是昂贵的,因为它闪烁着的是无价的人格的光彩。
信,国之宝也
诚信,它已支撑一个岁月悠久的古国走过风雨飘摇。春秋时期,楚成王对重耳有恩,有一次宴间,成王问重耳:“你若回晋国当上国君,怎么报答我?”重耳说:”若有交战,定先退避三舍”后来重耳回国,成了晋文公。真到两个军队相遇,晋文公履行了他的诺言,后退九十里,驻扎城濮,最后集中兵力大破楚军。读罢,想起《孔子家语》里: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这是多么强大的力量,尤胜万马千军。一国之言,能重九鼎。对苍生百姓要守信,才有民族精神与凝聚力。对外,更要守信,这才有了在世界之林独立自主的地位。对内不信不立,对外无信不威,大概便是这个意思吧。这不仅仅是国力的强大,还是国格的强大。
诚信远不应只是停留在国学里的概念,它是一种精神,引领着百朝千代的炎黄子孙,它更是一种传承,融于每一个华夏儿女的骨血。那么到底怎样才算“诚信”?怎样才能做到“诚信”?
剖析“诚信”二字,“诚”即为真心实意,“信”则是信任可靠。要问这二字哪个层次更深,寓意更浓,我想,是“诚”。“诚”便是内心的愿望,心甘便有情愿。心意真诚才好信守约定,心意不诚便只是自欺欺人罢了。想要做到诚信,最重要的是内心的真诚。曾子妻子在开始的许诺就是不真诚的,那不是她内心的真实想法,这便违背了诚信要求的“内诚于心”。想想平时,别人的请求是不是随口答应后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了?这不是心不善,而是不诚。是一时权宜之计,未经深思熟虑就随意承诺,自以为是小事一桩,却弃别人的感受于不顾,久而久之,你是不是也变成那个自己厌恶的人,一个不可信任的人?所以,要诚信就要源于本心去承诺。
但若只是心到,没有强有力的“行”的支撑,便又是空想。没有信之行,心之诚便是僵化的思维,拘泥的桎梏。季布的成就,都是因为他的言出必“行”。再想想是否有时在去实现承诺的道路上遇到荆棘挫折,便放弃了承诺,放弃了本心。所以,要诚信就要用实际行动去证明。
修得“华枝春满,天心月明”的弘一法师曾说:“内不欺己,外不欺人。”“内不欺己”是诚,而“外不欺人”则是信。只有诚于中,信于外,才算“诚信”。
怏怏古国,悠悠华夏,诚信的真谛世世代代,历久弥新,薪尽火传。“养心莫善于诚”,为了内心的安宁与平静,“诚则明矣”,为了思绪的豁达与明智,为了成长,为了太平,请坚守内心的诚,请履行现实的信。心系一份执着,带着诚信上路,走得无畏,走得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