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聂赫留朵夫的作文

【篇一:读《复活》有感】

假期里,我们跟随着习爷爷的足迹,去寻找封面朴素平淡,隐藏在茫茫书海中的绝世名著,这不亚于大海淘宝,却让人时时刻刻等待惊喜降临。而这一本《复活》就是我和爸爸辛辛苦苦“淘”到的。乍一看,书的封面有些许老旧,原本幽蓝的背景上刻画出一道道刺眼的白痕,厚厚的书页已经泛黄。但这并没有影响我对它的喜爱,抱着它,就像怀揣一件巨大的礼物,让我十分兴奋。

回到家,怀着喜悦的心情有些惶恐的缓缓翻开书,我立即被故事中的人物所吸引:一串串优美的文字在脑海中回荡。我贪婪地阅读着,那感觉如久旱的甘露滋润大地,如凉爽的尘封抚慰骄阳,如温暖的柔光融化冰冷……书页翻动的沙沙声如蝴蝶展翅飞翔的余音,淡淡地回响在耳畔。我敬佩聂赫留朵夫的牺牲,悲愤玛丝洛娃的冤屈,憎恶贵族草菅人命,同情百姓的遭遇……

一天,两天,一个星期……我一个不停的读着。最后,在合上书那一刻,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是多么庆幸中国废除了封建制度,而这样的封建制度,又让多少老百姓被迫受到压榨,应不公平的政府而受到残害。一家人被迫分离、在监狱过得生不如死、无辜受到不公正的评判……而贵族们却坐享其成,享受老百姓辛辛苦苦、勤勤恳恳的劳动成果,干自认为正确的不公正评判……而本应应依法行使的官僚们却嗜血成性、背信弃义、口蜜腹剑、麻木不仁、贪赃枉法,这样腐败的社会令人憎恶……哎,玛丝洛娃就是其中的受害者,为了生存,也为了报复诱奸她的聂赫留朵夫,进了妓院,过起了浑浑噩噩、醉生梦死的生活,后来遭人诬陷,入了狱。在见了聂赫留朵夫之后,隐藏在心灵深处的善良也觉醒了。她积极帮助别人,最后为了不拖累聂赫留朵夫,她嫁给了政治犯西蒙松,让我感觉到了她内心崇高的精神!

但可喜的是,贵族聂赫留朵夫意识到了贵族们的可怕,人性觉醒了,他不仅帮助他曾经诱奸过的姑娘卡秋莎(玛丝洛娃),还为了赎罪与他结婚。而从此,他又理解了许多无辜犯人的悲惨经历,并想方设法将他们无罪释放。而从这些犯人中,他发现贵族最自以为是上等人,但他们是肮脏的,其生活,趣味是卑劣的,他终于意识到,真正的上的人是革命者劳动者。他放弃土地,不要仆人,离开阔绰的家,搬进公寓……在那一刻他纯洁善良的一面觉醒了。

我觉得,这本书揭露了形形色色官僚与贵族的丑恶,也揭露了封建时期的腐败,而书本最后“一个疯疯傻傻的老头子”则借寓了作者托尔斯泰的心声!

【篇二:那年十五岁】

十五岁那年收获了很多,失去了很多,朋友交了很多,书也读了很多,现在,只剩下了怀缅。

十五岁那年上初中二年级,这是个友爱的班级,有可爱开明的班主任,每天笑嘻嘻的和我们讲着严肃的事情。

有无奈的生物老师,每天被一群学生气得说不出话。

有热闹的课间十分钟,你绝对看不到一个人在教室学习,走廊上却是人满为患。

有庄严的宣誓时刻,每个同学脸上又是从未有过的认真和严肃。

这些看似平常的场景却是那是最快乐的时光。

十五岁那年真正认识了赵默笙和何以琛。开始了一个女生青春期的无限遐想。

真佩服赵默笙那股子勇气,不羁、洒脱、随性。那时候,像不认识他们都难,同学们都在互赠他们的明信片;大街小巷的人都穿着赵默笙同款的衬衣和牛仔裤、“mysunshine”项链;甚至,电影版的何以也随后上映,票房大卖。

十五岁那年是赵默笙教会了我什么是勇敢,不是在感情上,而是在学习上。

十五岁那年我还有幸认识了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

玛丝洛娃那相爱而不能得的无奈凄苦、被沦为妓女的贫寒和窘迫、不接受别人施舍的自尊、以及不拖累别人的无私使我同情,使我愤懑,使我感动。

聂赫留朵夫的逃避责任,悔恨不已到后来的穷追不舍,弥补遗憾,再到最后的成全别人同样使我欣慰。

他们两个共同演绎的复活,共同完成了复活!

十五岁那年,我终于开始了我的人生之路,人生才刚刚开始,刚刚开始拼搏,有的是青春,有的是梦想,一切尽在十五岁那年。

【篇三:在路上】

“心灵和身体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我喜欢在书的世界里旅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完一本书你会有一种游览了许多地方的错觉。读书真是一种方便的旅行方式!

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一个朋友交谈,你可以得到情感的宣泄和心灵的慰藉。阅读经典时,你还能和那些大贤来一次灵魂的交流,你越过时空的大门,窥见了这些大家的思想,这是何等的令人激动!

培根说过,一些书需要细细品读,反复咀嚼。事实确实如此,我们需要在同一条路上来回的行走,这样才会有更深刻的印象,每一次的故地重游又会有新的体会。心灵的路途也是如此,一本好书就是一条需要反复行走的路,走的多了,体会也就多了。

初看《复活》时,我看到的是聂赫留朵夫的真诚悔过,再读时我又看到了政府的阴暗、上流人物的龌龊,一番深究后我又看到了列夫托尔斯泰思想的漏洞,他将社会的改变寄托于人们的自我醒悟而非革命。

我们的容貌会随年岁老去,而那些我们看过的好书,我们走过的心路,却会久久地停留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它们带给我们的触动、感悟,也会温暖我们的余年,一本经典甚至会影响人的一生。

我不想夸大阅读的好处,一些从没看过经典的人还是在这世上幸福的活着,可我断定,他们的心灵饥渴着,没有精神食粮的填充,一个人的心只能走向枯萎、走贫瘠。

我特别同情那些目不识丁的人,他们失去了阅读的能力,也失掉了人类巨大的精神宝藏。他们不能借助书籍上路,他们只能是让身体上路。我们应该珍惜我们的这项能力,通过阅读增长见识。

我们需要来一场心灵的旅行,但旅行路途的选择又需要我们细细考量。不同的书就像是一条条不同的路,我们要选择那些有内涵的书,这样的心灵旅程才是有价值的。一些快餐式的网络文学不能拿来当做主食,我们可以粗粗阅读再一笑而过,就当是心灵旅途上的小憩。可若是本末倒置,沉迷于低俗的文学中,心灵就会停滞不前。

书在手上,心在路上。

给你的心灵来一次旅行吧!

热门推荐
1加拿大留学之旅
2放风筝
3家乡的仙女湖
4那一刻,我真感动
5我是一只蚂蚁
6兴趣是一种甜蜜的牵引
7的童年作文
8记我们班的集体生日艺术会
9未来的地球村
10秋天的颜色
11祖国在我心中
12秋天的图画
13帅气的美男子
14唤醒葡萄树
15春天的景色
16给老师的一封信
17桃花满枝真好
18美丽的资江
19留住一池清水
20挤眉弄眼吃薯片
21机智勇敢的小狗
22我不想长大
23浮力的秘密
24温州游记
25爬北高峰
26学校的小花园
27游黄士陵公园
28我是“红楼迷”
29珍惜时间议论文
30文具的争吵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