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共通性的作文

【篇一:时间·碎片·生活】

如今的中国多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24个小时中,睡觉8小时,吃饭2小时,穿衣洗漱1小时,上班10小时,来回路上1小时,上网娱乐1小时,剩余的时间仅为1小时,时间被碎片化了,生活也被碎片化了。

古时候,中西方社会虽然社会结构不同,但是也有很大的共通性的。他们的时间以及生活都是非常完整的,而不是所谓的碎片化。举一个例子:他们很可能会花上一整天时间来读一本书,不会被外界所感染,在这个完整的时间中他们通常会获取很多精神上的“粮食”。

现代社会,就像一个很大很复杂的大型工厂,人们就在这里把时间,把生活拆成一块块碎片,再去进行社交,进行娱乐……现代人把这些碎片时间,生活当成了提高收入,发泄情绪的东西,但还是更加偏向物质上的“粮食”。

改变碎片化,要从自身开始,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还是有的。”我们奔跑在网络科技发达的当今社会,有谁想过,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如果我们不改变我们自己,碎片化就依然还是碎片化。

当然,探讨,反思和评论也还是必要的。有时候这是一个很切身的问题,比如有些大学学生找不到工作或者工作不得力。个人遭遇如此,时代也是如此,我们确实不该在碎片中呆的太久。

但是,一个崭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我们也不一位否定。历史不会倒退,面对变化发展,我们也要综合所有意见让其推动人类认识的进步。

【篇二:底色】

底色是相片打底的颜色,它奠定了画面整体的基调。当人心被一层层剥开,也就能看到最原始的本真,也就是人的底色。

底色往往同人早年的经历、教育 、环境联系在一起。受到某一种成长环境的熏陶,人在不知不觉中也沾染上了外界的色彩。底色不同于天性,人的天性可以掩饰或者抑制,但往往不能够泯灭。本性由不得挑拣,然而它可以人为地磨炼。在重塑天性的过程中,底色也就渐渐显露出来。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梁启超的家教自然是成功的典例。在祖辈儒家思想的浸润中,外来文明的民主科学理念灌注下,子辈个个都是英才,他们身上独特的底色熠熠生辉。底色是他们无声的资本,不必夸耀,也不必显摆,气质自现出来。

底色并非一定是外界的影响,若是一个人心地坚定,他同样可以塑造自己的底色。正如文天祥笔下的《正气歌》,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他们有的是不畏权奸、秉笔直书的史官;有的是誓在驱敌的将相;有的是面对强敌,宁死不屈的义士。他们的底色是正气在腹,忠烈刚毅。

底色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东西,它不会因为外部环境的不同、时代的不同而不同,底色是有着它的永恒性和共通性的,正如道德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有着不同的标准,因为社会发展在不同阶段的局限,但是这并不影响人们有着相同的底色。

且让生命染上底色,从此一路披荆棘。

热门推荐
1我家的“不速之客”
2用微笑叙述属于自己的语言
3中国八大诗人
4给自己的一封信
5芳华观后感
6清明节扫墓
7愿与你同行
8八年级作文
9我家的多肉
10体育老师
11我的同学
12狐狸和乌鸦续编
13春节优秀作文
14我喜欢唐诗宋词
15钢笔的自述
16疫情宅家须惜时
17描写植物的作文
18课程表上的争吵
19友谊之花常开
20我进步了
21就这样慢慢长大
22制作桂花糖
23又到薰衣飘香时
24温情温哥华
25幽默的她
26幸福的味道
27一分钟的仰望
28《狐狸和乌鸦》故事新编
29记叙文作文
30一场大暴雨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