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灶屋的作文

【篇一:读《亲亲的蛇郎》有感】

“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座高高的大山,山谷里的花草是那样的四季鲜艳。春天,是山桃花和榆叶梅盛开的季节。夏天,火红的锦带花和红叶李把山谷点着了。秋天,金黄色一统天下。冬天,山谷依旧暖和,羊群照样在山坡上吃草撒野。”这就是黄蓓佳写的《中国童话》里的一则故事——《亲亲的蛇郎》的开头,草凤一家就住在这四季如春的山谷里。看完这个故事,我被草凤勤劳善良、知恩图报的优良品质深深感动了。

草凤的两个姐姐金凤、银凤长得娇美如花,草凤却长得黄皮寡瘦,单眉薄眼,一点也不好看。草凤的母亲和两个姐姐很不喜欢她,把她当佣人一样使唤。每天早晨起床,金凤让她捂热红花袄,银凤喊她梳头,母亲不耐烦地叫她到灶屋里添柴烧饭。草凤手不闲,脚也不闲,忙得像陀螺一样不停地转。但她一句怨言也没有,每天还和父亲上山砍柴、放羊。金凤和银凤却一直游手好闲,不事生产。后来,草凤为了报恩,嫁给了白蛇,在经历了很多苦难后,最终和蛇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想想生活中,我们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是否也有人和金凤银凤一样,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呢?早上醒来时,爸爸妈妈拿着衣服并帮着穿好?吃饭时,爷爷奶奶把饭菜一口一口地喂进嘴里?上学时,外公外婆背着书包,一直送到校门口?……如果你的生活是这样的,那你要赶紧改正。因为他们不是我们的佣人,我们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这个暑假,我的家务能力又提高了。经常洗衣服、叠被子、整理书桌、拖地……我还学会了做菜,我烧的番茄炒蛋香喷喷的,妈妈吃了之后,对我竖起大拇指,说我烧得比她的还好吃。我信心大增,更加喜欢做菜了。我要学习草凤,做一个勤劳能干的好少年。

勤劳不单单能使自己成长,感到快乐,辛勤工作还能给别人带来幸福。环卫人员为了我们的环境更加整洁,农民伯伯为了我们的饮食更加健康,建筑工人为了我们的家园更美丽……无论酷暑寒冬,他们一直辛勤劳动着,为我们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从《亲亲的蛇郎》和生活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收获最好的果实;只有辛勤劳动,才能给别人带来美好的生活。

【篇二:年味】

小时候,我并不知道什么是年味,但我知道我最喜欢的就是过年。

两只红灯笼悬在屋檐梁上,整个村屋上都是这种灯笼,它灯芯在夜里一闪一闪的,远看去就像条火红的龙。我去买烟花回来的时候,总不用带手电筒儿,因为这条龙的尾巴上就是外婆家。也没有想过这灯笼是干什幺的,只觉得怪喜庆的。如今想想还可能是为晚归的游子们照亮回家的路吧!

当我去买烟花的时候,总是走得飞快,但回来却是慢步走,因为在回家的路上总能看见每栋屋里都是灯火通明,或是隐隐约约听到屋里传来欢快的笑声。外婆家呢,才到屋外却闻到菜香,我快步的走进屋里。灶屋里火烧的十分旺,红红的火尖舔着黑呼呼的锅底,有的调皮树尖儿伸出灶外差点儿舔着正在烧火的姨妈。灶上传来锅与铲的交错声,定眼一看掌厨的原来是我母亲。无论姨妈还是母亲,额上都被这烧得火热的灶,密汗满面。刀光之间错落有致的切菜声,舅妈在细细的切菜呢。我看母亲,翻炒,放料。动作行云流水般,不用说厨房已经被三位母亲,打得火热了。

寂静的夜空中,烟花在空中绽放,一朵朵,一从一从。这家的烟花落了,那家的烟花又开起来了,许久都不曾间断。天上烟花落了,地上的烟花开了,如泉涌般绽放自己的光芒。我常玩的,是拿在手上可以喷出彩色的烟花棒,手握烟花棒,在空中轻舞,青蓝色的花,像极了空中飞着的萤火虫。我拿着烟花棒在空中舞者,只留一抹青蓝色的烟在空中,淡淡的一下就了无踪迹了。

我最爱吃的年饭上的一道菜是舅奶奶做的发肉。发肉是先油炸再蒸的,先将发肉面炸好凉冷切成厚片在锅中蒸五到十分钟,直到水气渗透入里面,所以才咬起来软软的,唇口留香。还有外婆做的糍粑饼儿,沾着糖,十分可口。

年味,是人间烟火的味道,是亲人团圆的喜悦,是火笼的灯芯,是亲人的守望。

【篇三: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

您们好!

今天我来给你们推荐一本有趣的书,叫作《中国传统节日大词典》。这本书主要是介绍有关中国的一些重大节日,比如:“春节、小年、中秋节……”

你们知道腊八是什么吗?通常腊八节是在农历的腊月初八,俗称“腊八”,这是汉族传统的节日,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腊八蒜”,有的地方是吃腊八饭的风俗。在河南等地,“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习俗。

根据这个说法,每年的腊八,家家户户都要熬上一锅杂粮粥,喝粥过节,寓意大家珍惜生活。

有关腊八节的故事我就介绍到这里了,您们是不是也更加清楚了?

下面我来跟长辈们继续介绍一个年节,那就是关于春节,马上就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那你们知不知道春节前还有一个节日,叫做“小年”。虽然它是一个非常小的节日,可是我要告诉大家一个道理,永远不要贪吃喔。

从前,有一个皇帝,很贪吃,他走到哪吃到哪。有一天,他来到了一个姑娘面前,看她拿着一些绿豆糕,皇帝就会抢过来吃。姑娘为了惩罚贪吃的皇帝,一巴掌把皇帝打上了灶台,皇帝想下来可怎么也下不来。从此,这个贪吃的皇帝成了灶王爷,可还是有人给他送食物。

只要到了这一天,孩子们就要去吃柿饼、枣糕……

依照我国汉族的传统风俗,阴历腊月二十三日,叫做“小年。”之所以称呼,就是因为再过几天,作为“大年”的春节就要来临了。因此,也可以说“小年”是“大年”的前奏或序曲。

小年祭灶是大江南北共同的习俗。过去,到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在灶屋(厨房)的锅台附近墙壁上供奉“灶王爷和灶王奶奶”。神龛的两侧还要贴上一副对联。古人云:“民以食为天”,所以人们把灶王爷恭恭敬敬地奉为一家之王。

读完这本书给我留下最深的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好,妙,全。”因为每一个故事都介绍的很全面,很到位,很精彩!

祝:爸爸、妈妈身体健康,一切顺利!

此致

敬礼

女儿:芦泳煜

2017年2月8日

热门推荐
1计算人性
2这件事真让我气愤
3上台表演,其实并不难
4被冤枉的滋味
5第一次去超市买东西
6冬日里的暖阳
7掏柿子
8城南旧事读后感
9大狮子
10让梦想开花
11此间少年
12小学生作文
13特別的话
14好一个愚人节
15那一抹斜阳
16记忆中的声音
17奶奶的菜园
18难忘的经历
19绿豆发芽记
20三扇窗户的故事
21映山红
22我的时间
23爱在屋檐下
24学滑旱冰
25岳王庙
26互联网系亲情
27外秦淮坐游船
28这就是幸福
29续编故事
30寻秦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