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长阳清江】
在长阳的群山之间环绕着一条清江河,平常她像一条碧绿的巨龙沉睡人间,但下雨之后的她,让我觉得它别有一番风味,颇是赏心悦目。
雨前,清江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完美无瑕;又像一位无私的母亲,滋润大地;更像一位含情脉脉的少女,面泛微光。
“嘀嗒。嘀嗒”雨下起来了,清江河要变身了。
暴雨停了,空气中混合着一种淡淡的泥土和青草的味道,我走出家门,站在亲水平台上,一阵凉风袭来,这里的空气被雨水净化,十分舒爽。哇!昔日碧玉一样的清江彻底变了副模样,它还是我熟悉的清江河吗?只见山上的泥巴冲了下来:她的绿色华服上披了层黄色的细纱,从浅到深,十分有序。靠近岸边的是一种深黄,再过去一点,那黄色仿佛正在被稀释,还能看到一丁点儿的绿,到了中间,一条黄绿色的丝巾展现在眼前,一种不可言喻的美展现在我们眼前,那种颜色绝不是浑黄一体,这种颜色展现的是自由的艺术,是大自然用天然画笔绘制出来的。
一会儿,清江河水面一层浓雾渐渐升起,恰似那织女纺织的轻纱。清江河就像那羞涩。美丽的神妃仙子,睁着充满深情的大眼睛,拿着轻纱遮住脸,不愿让人们看见。但这样依然遮不住她的美妙,整条江似被牛奶浸住,原本的青山也围上了白裙子,若隐若现。一阵风吹过,凉凉的。清清的水雾抱住了全身,夏日的闷热马上烟消云散。
下了场雨,河水涨了许多,水流也急了许多。小小的波纹像一个小精灵奔向前去,偶尔留下几个漩涡,他们活泼快乐,还唱着歌,嘘。快听!“哗哗哗---哗哗哗”这就像首交响乐;水拍到岸上,“啪-啪-”这不就是在拍手鼓吗,多活泼;水面宽了许多,“淙淙”悠扬动听,似乎有人唱山歌。这些音乐和在一起,像是场合唱表演。小雨打在水面上,就像是钢琴家的手弹在琴键上跳舞。
雨后清江,是那么清爽。美妙。清江不论是什么样,她都是我永远的母亲河,我永远热爱她。
【篇二:回顾2022展望2023】
成功,犹如一个聚宝盆,需要你去积累并付出才会聚成一个“富金山”。正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谁在这个“富金山”上付出最多,谁的收获就会最大,谁就是成功者。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人用辛勤的泪水换来的,如果没有先人们的创造,何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呢?在先人们的创造下,我们的科技越来越发达,而且我们都过上了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无比幸福的生活。可是如果,我们把今天的生活与几百年前的生活相提并论的话,我们的生活就显得至高无上了!
俗话说得好啊“芝麻开花——节节高”。今天的我们生活在高科技的世界里,这不光光是科学家们选择了发展,还有坚持不懈,刻苦拼搏的劳动人们。正巧,我们学了《童年的发现》这一课,课文中讲到“世界上的重大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哥白尼发现了‘日心说’,结果怕遭到教会的处罚而不公布真相,布鲁诺坚持‘日心说’,结果被教会处死;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结果被烧死。”这些都是科学家们遇到的种种磨难,种种困难。因为科学家们的无私付出,我们今天的生活才变得如此生机勃勃,我们今天的生活才会如此舒适,如此美妙,这难道不是先人们换来的吗?
科技发展把我们从粗茶淡饭的日子拯救了出来,如果没有科技发展,我们肯定无法想象现在的日子是什么样?是昏天暗地还是浑黄一体。科技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命运。我们现在要活学活用,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我们正在跨入21世纪的高科技世界,我们的科技正在向前,向前,向前!
在这个高科技时代的世界当中,我看见了,看见未来的高科技正在向我们招手,未来的幸福生活已经遥遥在望了……
【篇三:根与生命的遐想】
祖国是人民的根,历史是社会的根,思维是语言的根,万事万物都有它的源头,都有它的根,根教会我们懂得成长的规律,学会感恩。
在浑黄一体,疆域辽阔的沙漠里,除了看见沙子以外,就只有手掌般的植物——仙人掌了。之所以我们能在沙漠里看到仙人掌,而不是其他植物,那是因为仙人掌的根,异于其他植物,能在沙漠中无限地伸长,伸向最远最深的地方,吸取到沙漠最底层的养分和水分。
虽然我们没有仙人掌那么坚强,但我们可以学习仙人掌的根那种追求水分的精神。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为什么草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大自然给了草特殊而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人类偏爱草,把全部的养分给了草?都不是,之所以草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草的根特别强大,所以古人才说“斩草除根”,从这句话也可以反证出草根的韧性是多么的厉害。
大自然很多植物比任何一棵小草都更容易获得阳光,但草根的韧性却不是所有植物都具备的品格,我们要学习这种草根的精神。
小时候“读书会对人有用”,长大后“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在生活中语言无处不在,语言会跟着思维而改变,之所以儿女会和父母之间吵架,是因为大人与小孩的思维不同,思维不同当然语言也不同。这就是语言的根。
对于正处在成长阶段的我们来说,从小学会语言表达,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将来走向社会便有了与人交际的强大力量。
从“吼吼”,到古人说你好,再到现在说“你好”,从猿猴到古人到现代人,人的行为举止在几千万年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作为一个正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小学生来说,我在清明节之际写下这篇以“根”为题的文章,是想让自己时刻记住,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自己的根本——我们从哪里来,未来向哪里去?只有这样,你才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受到他人欢迎的人。
【篇四:白杨礼赞读后感400字】
今天我学习了《白杨》这篇课文,我对文中的父亲的这种行为表示十分敬佩。
文中的爸爸在新疆工作。由于西部太落后,解放军被派去西部建设。文中的爸爸也不例外,成为一名西部建设者。那时的西边藏环境恶略,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连天和地都是浑黄一体。爸爸却扎根边疆,献出自己的青春。而且他让他的孩子也扎根边疆。他希望孩子们长大后也能为建设西部做贡献。成为国家的栋梁,这位父亲是多么无私呀!为了祖国的建设奉献了一代又一代。就像戈壁滩铁路旁的白杨一样守护着铁路,不让他被风沙侵入。
在去边疆的路途上,他的心情一定是坚定的。他望着一排排白杨树出神。此时此刻,他肯定被白杨树的种种优点所吸引。他觉得白杨树和他自己很相似。那里需要他们,他们就在那里生根发芽,奉献自己。这不就是奉献自己青春的战士的化身么?
父亲的心也一定是欢喜的。因为快到站的时候,他看见几棵小树挺立在大树下迎着风沙成长,他一定觉得那些小树就像自己的儿子,那么坚强,在恶略的环境下也能茁壮成长。
我向所有的建设者致敬,他们的精神感动着一代接着一代的人,我相信在以后的建设大军中有他们儿子矫健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