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思量远与近】
当我们走近青青绿地,黄金般灿烂的向日葵时,我们能触手可及的向日葵离我们多么的近,担它为何能忍着烈日煎熬的精神又是遥不可及;当脚步踏进荷花池旁,近在身旁伸手可及的荷花离我们也不到一米的距离,但它又是那样可远观而不可亵渎;当拿起桌上的一本唐诗三百首,读起诗圣的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的诗句时,诗句就在我们心中,但杜工部的舍己为人精神又非常人可悟。也许它离我们很近,但又离我们很远……
同是天涯沦落人,他跟我们一样,身份低微,家境寒微,不同的是他伟大的志向与拼苦的精神。14岁便离开故乡和家人,孤身独影来到哥本哈根,贫穷的生活难不到他,想学舞蹈的演戏却遭到了拒绝,音乐的学习却败了噪音、想要用丰富的想象愉乐大家,却受到严苛的诃责,但他也挺过来了。没有他的艰挺,没有他年少轻狂,也不会有今天人们心中的“安徒生”,也没有他童话中的梦幻与美丽,那温情的色调,更不会有不人随时代变迁的儿童情情感因素:同情、欢乐和成长。“近”是他的身份,“远”是他的精神。
人有七情六欲,与我们一样,汉高祖拜虞姬裙下,君子难逃美人计;但“知人善任,用人所长”又非我们所能学到。鸿门宴上,多谢项王不听取范增的谏言,让汉高祖得以一统天下。当陈平弃楚投刘时,汉高祖大胆使用,封为都尉,出入同坐一车,旦有小人之言陈平的坏话,他并没有相信,代而取之的是更加信任,重用陈平。不然,陈平又何会全力匡扶汉室,矢志不渝,六出奇计,为汉室立下汉马功劳。当韩信投奔项羽时,项羽不给予重用,转而投奔高祖,起始之时并未任用韩信,但经萧何劝言,立马重用,封信“大将军”;下令不服春禾头,“韩信将军,多多益善”,又何况全心竭力为汉高祖拼打江山四年,又何有不统一之理由。正是因为高祖的“知人善任,用人所长”的优点,才会拓来四方顷土,使刘邦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平民出身的他,拜倒在美人脚下的他,与我们没有区别,但他的“阔然大度,从谏如流,善于听取别人意见,不固执武断,知人善任,用人所长”,又非每个君王所能学到,非我们常人所能做到。“近”是他的“七情六欲,出身平乏”,“远”在于他“知人善任,用人所长”。
你看我时很远。
我看你时很近。
远、近只在你、我之间,换一个角度,转一层思考,钻深一层思想,远也许就会变成近,近也许变成远。“远与近”只在你我手中。
【篇二:合作是金】
雷锋同志曾经说过:“一滴水在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自己放进集体事业中才最有力量。”合作是金,只有水珠的累积,才会有波涛汹涌的大海;只有人们的合作,才会有团队的辉煌。
一个人在与上帝争论天堂与地狱。上帝说:“来吧,让我来带你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地狱。”
他们来到一个房间,一群面黄肌瘦的人正围着一锅鲜美的肉汤,但是他们的汤匙比手臂还长,根本送不到嘴里,但是没有一个人愿意把汤送到别人的嘴里。然后他们又来到了另一个房间“天堂”,这里的人们过得很快乐,那是因为他们团结互助,都把汤往别人嘴里送,大家都能吃到美味可口的汤了,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
汉高祖刘邦是草民出身,但他却能打败项羽一统天下,正是因为他有团结合作的意识。强大的集体是善于合作的,刘邦经常向萧何、韩愈等人请教,他们优势互补,才有这样的辉煌。这充分体现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曹雪芹说过:“草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这告诉我们,集体和个人是连在一起的,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也离不开个人。
人心齐,泰山移。
个人学会了与别人团结,才会有更大的成就;一个团体学会了团结,才能战无不胜!
是啊,只有学会了团结,我们才会迈向更大的成功,合作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