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浪沙的作文

【篇一:美妙的音乐让我陶醉】

“镌刻好,每道眉间心上……”

多年前,这首歌,一洗往常我对音乐的冷漠。正是这首歌,使我体会到音乐的美,让我陶醉于美妙的音乐中。

我最爱的歌正是开头所写的这一首,它名叫《卷珠帘》。我听到这首歌的时候,吃了一惊:歌原来可以这样美,它用现代文字写出了古代的风情,优美而又婉转。

这首歌响起时,似春风拂过翠绿的杨柳,似黄莺掠过清澄的碧波荡起的涟漪,又似清泉流过雄伟瑰丽的山谷,轻抚着原来浮躁的内心。一时间,无数欢畅淋漓的感受涌入心头,我情不自禁跟着节奏敲击着书桌,沉浸其中。

这首歌,将我带进音乐的世界,让我与歌同欢,与歌同乐,继而去欣赏不同的歌曲。

爷爷常在家中播放高亢激昂的老歌,那昂扬向上的气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让我情不自禁地去欣赏这种风格的歌。不知何时起,我喜欢上了这首歌,它让我油然生起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之感,它正是近代著名歌唱家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

也许你会笑我,会认为几十年前的歌没什么好听。错了,细细体会,你会感受这首歌别样的风采。“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我仿佛看到了愤怒的黄河、浪沙淘天的黄河!细思它仿佛不是河,而是一条在咆哮、在奔腾、纵横驰骋于中华大地上的巨龙。它仿佛在撕扯,撕扯那些曾经吞食中国的帝国主义分子,它要决胜于千里之外!

闭了眼,我想象,想象它浪滔直卷天涯的气概,想象它吞天食地的勇气!身上每一个细胞都跃动着活跃的气息,我好像看到了抗日时期无数的前辈,奋起杀敌,用血肉阻止敌人的暴行;我似乎看见无数青年男女,冲锋陷阵,用鲜血书写新中国的篇章。

我平复着自己的心情,一股股自豪之情涌在心头,顿时一种想开拓一片天地,大干一番的雄心壮志涌现出来。我感慨,感慨这首歌无尽的气魄;我思索,思索这首歌的灵感和灵魂。我深深陶醉其中。

陶醉,我行走在音乐的天地之间,去追寻这份美,这份属于我欣赏的美。兴甚至哉,总想来一首豪气冲天的歌,静静体会。

累了困了,若耳畔响起一首动听的歌,我会自然地陶醉其中,这有时是我学习的动力。

【篇二:视角】

大千世界,视角万千。一幅牡丹图缺了一边,有人认为是“富贵不全”,也有人认为是“富贵无边”。正如面对同一件事,有人认为是不幸中的万幸,有人认为是不幸,这两种结果自然是视角不同引起的。

独步廊桥,没有遗梦,轻拥古风,我清晰地看到你那双醉红的眼,赵氏大军皆围城下,此时你已回天无术,天地不应,一朝天子顿成阶下之囚,“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你执盏对月无奈的吟哦。“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是你梦醒时分对天地壮烈的叩问,有人认为这是你一生终将面临的命运。如果不是被俘,又怎么为后世创作出如此多的名篇佳句,也有人认为你不应生在帝王家。其实也只是看法不同,视角各异罢了。

那些历朝历代的文人雅士,被浪沙淘尽的风流人物,他又是以怎样的视角来看待自己呢?对于一心想为国效力的文人雅士来说,没有什么比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更令人难过了。苏轼被贬后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而是发出了“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慨叹;当老病只有孤舟,杜甫还在忧国;当雪岭阻隔壮志,韩愈又一次深情回望。

这些学者们,视角各异,他们都没因自己身处逆境而放弃自己的乐观,用正确的视角面对人生。

山河面对峭壁的绝望,却一跃而成瀑布的壮观;雪峰之所以伟岸,处处掩埋着登山者的遗体;大海之所以浩瀚,处处飘荡着沉船者的遗骸。

视角不同,看到事物的本质自然也不同。能看到事物坏的一面,固然是好事,但却容易因忽略好的一面而丧失乐观的心态。

一帆风顺的人生固然会使人安逸,可没有了挫折,生活也会变得索然无味。泰戈尔曾经说过“没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炼,如何炼就创造天堂的力量,没有流过血的手指,如何弹出世间的绝唱”。

用正确的视角去选择一切适合自己的,然后,腾飞吧!年轻的心!

【篇三:沙漠游记】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题记

威廉布莱克在《天真的预言》中说:“一粒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间收藏。”

于是我用手握住了那世界——一粒晶莹的沙。

我在沙坡头,抚沙。

这里的沙极细,扬扬洒洒,摩挲指面时无法感知其凹凸硬度。而它又极软,行走其上时会蹂住深深浅浅的坑,而顷刻间又被沙重聚。

分离,再重聚。

我一直看着那沙,似乎想解开它的平凡。当渺小与永恒联系,当它去拥抱未来,当生如逆旅成为生如夏花。

原来,水加盐,不仅仅是泪。但水还是水。

我信手抓了一把再绵软不过的沙,手一扬,全绽放在空中,又死于坠落。“咔嚓”。按下快门,撇开的沙竟与远处的人影重合,不分彼此。

人们的脸被颗粒覆盖上,辨不清谁是谁。只是散乱在天地之间,灿烂而又孤独。

“沙之渺茫,虽有全世,但一无生,一无死。”《佛经》中如是说。人,如沙,也如蜉蝣,大多数时都是平淡而又平淡地一遍遍淘尽大浪。而少数的种子和根能留下来,开成一种花——“芭蕊黛丝”,也译为“天堂”。

顾城写过这样一句诗:“人可以生如蚁而美如神。”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我望见沙,犹如见众生;我抚过沙,犹如撞破万千生命的轨迹;我告别沙,犹如闭上阴阳交合的第三只眼。

风华裁作留白,抖落一身尖埃。渺渺天地间,逆旅暂游而已。

我蹲下来,用最柔软的指肚拂平方才划起的褶皱。一时的出格也终会归于平静,淘沙又是一轮。

“生命的万千奥议,可言之而不点破。如针砭可藏尖,芥子之中自成须弥,浪沙可化尘。兜兜转转,无羁悲欢。心有惊雷,生似静湖。”

远处的沙海,潜伏着一朵花,它将托起天堂。

热门推荐
1第一次骑单车
2飞越丛林
3母亲
4醒来
5守住心中的火焰
6同学的变化
7友情在细微处
8认清自己
9写人
10七年级英语作文
11追逐自由
12泰国之旅作文
13孝心,不容等待
14我是快乐冰雪娃
15我咋这么自信呢
16父亲的摩托车
17家训悠悠一道风
18未来的汽车
19我的扑克牌家庭
20美丽的夏夜
21今天停电了
22我爱我的家乡
23不忘初心,必有回响
24又是一个冬天
25美丽的化风山
26到底放不放鞭炮
27放大美好作文
28游动在大街上的鱼读后感
29我要开这种商店
30参加《太仓闲话》节目录制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