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刀笔的作文

【篇一:话题最新作文】

罗曼·罗兰曾说:“生命里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便是在认清事实后依旧热爱生活。”

一如冰对水的劝诫。

也许,我们更乐意活在一片安详的土地,随遇而安;也许我们更愿湮没于一群像我们一样平凡的人群里,就此屈于命运;也许很多人都赞许“宁为凤头不为鸡尾”的生存方式……

不过,且慢!我却要说,人生的意义绝不在于驻足安适的风景,人生需要历练,才能迸发出自我价值的光芒。

就像那块在沙漠被融化的冰,他的确应当感谢沙漠和太阳,正是这地狱般的淬炼,才成就了他在沙漠里非凡的价值。固然,他的生命在沙漠与太阳的炙烤下,终有蒸发消亡的一天。然而,冰却是在烤着生命之火取暖呐,他的自我价值在这融化到蒸发的液态跨越到另一个生命的高度。

这不免又让我想起一群人——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工作者们。他们中或许有人是被调遣的,抑或有人出自自愿。无论怎样,西部支教都是对他们人生中的一次淬炼。我们不难想象,这群青年在东部时不乏有较高的学识水平,甚或有着较优越的家庭背景,但他们不甘愿沉落于平凡,在自身价值尚未抵达限度时,他们愿接受生命之火的烤炼,汲取生命燃烧的炽热。

有多少人安然躺在岁月的刀笔里得过且过?有多少人甘于平庸拒绝开拓人生的价值?的确,他们和北极的冰一样是无可厚非的。然而,人生真的就这么荒芜下去吗?

汪国真说:“我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就会一片坚实的土地。”人生的每个罅隙都埋藏着未知的宝藏。不经历涅盘的凤凰,何以获得新生!

我们应当像史铁生,像霍金,即使身处火焰万丈的地狱,依然乐于接受生命之火的烤炙。

生命,若不求生如夏花,但求以炽热作结。烤着生命之火,绽放价值之花。

【篇二:扬本之思以铸国魂】

叔本华曾说:“人性之中的两个极端往往是可以并行不悖的。”其言于人如此,于国亦然。在中国经济脚步飒沓而前之时,可供输出的社会价值观却乏善可陈。撒切尔夫人的一笑,惊醒了多少在强国幻梦中沉沦的人们:没有能力输出价值观的民族,怎能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

叔孙豹将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分为三类:立功,立言,立德。其中以立德者为国之椽梁。立德既是为社会价值做出标杆,以己之才华完成对社会精神的救赎。斯人不泯,无愧黎庶之厚望,不负历史之沧桑。

历史长河浮光隐隐,每一段航程都有立德者的身影挺拔。以笔为刀,试问天下。我看到那苍老而嶙峋的背影,是厄而作春秋的仲尼,为克己复礼,扬周礼而天下知汲汲行路。至足下深渊石谿亦初心不忘。我看到那只“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儿,是艾青不死的心,他以手中刀笔擂得战鼓洪鸣,传播中国民族永不屈服的精神,天下齐知,千古永存。

可反视如今,社会似乎已失去了培植立德者的土壤,一味沉溺于退化而不知蜕化的民族价值观正在发出渐老的哀鸣。快餐文化当道,拜金主义盛行,真正的核心价值在国内已是寸步难行,更何谈跨出国门,点染世界?更是有人呐喊:“世界文化的舞台总是沐浴欧风美雨,那才是真正的核心价值!”他们可曾知晓,没有独立价值观的中国只是纸糊的巨龙,狂风乍起便会湮灭无痕,若是不能摄足文化血脉,将中国价值之魂重塑,偌大的华夏大地也不过是我们这些行尸走肉同葬的坟场。

幸好,这川行石立的世间依旧是燃着几点不屈的光的。许鞍华以《黄金时代》宣扬知识分子的清白操守,韩少功以《我心归去》叩响本土文化深掩的重门,陈道明在两会上为主流影片站立的身影依旧挺拔。这是文化工作者为中国价值重塑做出的庄严承诺,是以一个人的人格代表一个国家的国格向世界发出的不屈的呼喊。因为有他们存在,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便不会消亡,它定将在人们日益觉醒的道德思想中迎来末世新生。

东山魁夷曾言:“世界的一切都是随着生长和消亡的圈子循环往复。”踽踽行过这满目疮痍的世间,我恍然:没有价值观耀于世界的中华只会随着消亡的脚步无疾终老,唯有扬我中华民族之魂,中国梦才能闪烁亘古,从洪荒照到未来。

【篇三:流行刀笔】

这是几年前流行过的,班里一位同学带了两支刀笔,到了课间,他用红领巾蒙住口鼻,拿起刀笔张牙舞爪,像个忍者神龟一样。从此,大家都学着带来刀笔,课间也开始玩了起来。

自从这游戏流行起来后,课堂变得不一样,大家用铁丝做成小人,上课让小人“拿”着刀笔在抽屉里打斗。有时,我也会被卷起的这阵“刀笔风”刮到,但刀笔总会被老妈没收,于是玩了一阵后,我也觉得没意思了,便只看别的同学玩。

幸亏老妈及时阻止了我,要不然我也可能成为“手臂划伤案”的受害者。那是上个星期,我又和往常一样,充当刀笔大战的观众,小y和小z互相“刺杀”对方,小y刚想歇一会儿,小z一“刀”刺来,划在了小y的手臂上,顿时“鲜血淋漓”(出了小血珠)。这可把观众吓跑了,几位热心的同学赶紧送小y去了医务室。

第二天,全班同学似乎吸取了前一天的教训,一夜之间刀笔变得无影无踪,班级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篇四:介绍一种事物说明文】

我们每天都在用钢笔书写,画画,写文章,演算,可是你是否知道我们现在用的笔的进化史呢?

世界上最早的笔是刀笔,用刀在动物,兽的骨头上刻字。

第二代笔就是非毛笔莫属了。毛笔是用狼豪鼠毫和羊毫等等动物的毛发做成。直至今天人们还用兽毛做毛笔,因为兽毛表面粗糙容易吸水,而人为人工纤维等材料表面光滑不容易吸住墨水。好啦,来看一下毛笔诞生于多少年,前据书中记载毛笔诞生于3500年前是一名泰国的大将发明出来的。

第三代笔是铅笔,他是在一次特大号灾难之后,发现有一种黑黑的东西在被连根拔起的树底下,人们发现在地上或其他东西上一华就留一道黑印,虽然好使,却容易弄脏手又经过了很长时间就成现在的样子了。

第四代笔就是钢笔了,在最初的时候不像现在这么方便,歇会儿就要按一下才能再写出来,再后来因为一件事情就出现了,现在这样的钢笔了。

第五代笔就是圆珠笔了,你们知道它笔尖的那一颗小珠子是干嘛用的吗?一为了防止笔芯中的墨水写不出来,二因为有了这颗圆珠,它才能控制出水量,防止多了,少了不够些这是一颗小小作用,一举两得。

这就是庞大的家族笔的进化史了。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笔的家族还将不断地得到改造,更新,发展,为人类的文明发挥出巨大的作用的!

【篇五:鲁迅先生,我想走近你】

当我轻轻推开历史这扇厚重的大门,当我望着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我总是忍不住想要走近你——鲁迅先生。

书桌上的方寸之地,便是你的天地之间。“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尽管藤野先生对你关心有加,给予你诸多的温暖,可是弱国子民的心酸终究不是我们能体会的,想必这也是你弃医从文的原因之一吧。那时正奋笔疾书的你可能没想到,后世人们读到你的文章,充满感佩地称你为“民族魂”!你的文章打破了落后国民精神上的束缚,使许多进步青年真正想要挣脱枷锁,得到自由。

这一年,北平的空气格外压抑,它似乎知道什么吧。又是一年盛夏时,你被“正人君子”们指责、痛恨,已近中年的你可曾想过,斗争之路会如此艰难!鲁迅先生,我想走近你,我知道我没有改变现状的力量,可我想告诉你,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此事一过,你用你锋利的“刀笔”继续做那些“正人君子”所深恶痛疾的事情。偶有老友或仰慕你的青年前来,你便高兴极了,与他们开怀畅饮、谈论古今。虽然命运对你不公,但你的心境令我意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这更加给我们诠释了你甘愿为人民牺牲一切,奋斗到底的伟大灵魂!你用你锋利的“刀笔”刺破那些“正人君子”虚伪、丑陋的伪装。鲁迅先生,你的高尚灵魂让我心生仰慕!

鲁迅先生,你为人民奋斗了大半生,受辱几多,易志几何,历经坎坷不曾言弃,不愧为我中华民族的“民族魂”。我想走近你,去学习你那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去真正读懂你那份与“正人君子”们较量的勇气!

请让我轻轻地走近你,鲁迅先生。

【篇六:蚯蚓观察日记】

在学校里,科学老师说蚯蚓被切成两半会变成两条蚯蚓,我想做一做这个实验。

晚上,我和爸爸在小区的花坛里抓蚯蚓。不一会儿,我们就发现了一条长长蚯蚓。我们用一根筷子把蚯蚓挑起来,正要放到纸杯里,灵活的蚯蚓倏地一下就逃走了。我们没办法,只能耐心等待蚯蚓再出现。这时,我灵机一动,跑回家把铲子拿来。我用铲子直接铲了一大堆泥土放入纸杯,一下子好几条蚯蚓窜出来,把我们吓了一跳。

终于可以做实验了。我先把一跳蚯蚓放进另一个纸杯里,然后用刀笔砍向蚯蚓,段成两节蚯蚓不停扭动,果然像老师说的那样,段成两节的蚯蚓仍然可以存活。而且,我的刀笔上沾上了红色的血迹,没想到蚯蚓会流血。第二天,我再去观察这蚯蚓,纸杯里果然有两只蚯蚓在爬,好像已经不是昨晚受伤的蚯蚓了,他们的伤口没有了,环带也长出来了。蚯蚓的生命力真强!

蚯蚓真是一种神奇又有趣的动物!

【篇七:适时而变】

“通往罗马的路不止一条!”历史长河中,多少忍辱负重的英雄皆成大器。而那些固执武断,不懂得变通的人或将困难重重。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不经意的回头,正是变通的意外惊喜。“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告诉我们遇到困难如果懂得变通,可能就会有另外一种好的结果。如踢足球,正面突破不进去,就不要一根筋,可以把球传回来,进行迂回战术,这就是变通。在解奥数题时,不要一种方法走到底,更不要硬算,而应从多个角度思考,那就一定能找到突破口。

变通不是胆小更不是懦夫,懂得变通方成大器。如韩信忍胯下之辱,刘邦忍鸿门宴之辱,他们最后都成立了一番伟业。

当然也有常人眼里不善变通,不迎合的人,但他们展现的是忠贞的气节和民族的精神。如抗金英雄岳飞坚决反对议和,主张抗战到底,置个人荣辱安危于度外,对赵构、秦桧的投降活动进行坚决斗争,结果在“莫须有”的罪名下,含冤而死。临死前,他在供状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李广被匈奴人呼为“飞将军”,是西汉王朝最著名的将领之一。他一生与匈奴作战70多次,仕途几起几落,始终未能封侯,而人品、声名、战功远在他之下的人则纷纷封了侯。最后,他因不堪忍受大将军卫青的排挤和刀笔小吏的折辱,愤而自杀。

以我观物,故物皆看我之色彩。适时而变,可能让我们摆脱绝望的深渊。从多方面观察,思考,或许能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指导老师:陈席荣)

热门推荐
1忆中秋
2感谢生活
3家乡的味道
4说格
5秋天的图片
6永远别害怕新的生活
7有趣的纸飞机大赛
8乡村美景
9美丽的小吊灯
10冬日里的奔跑
11关于懒惰的作文
12爷爷的爱
13暑假趣事作文
14小学生作文
15妈妈的生日作文
16感谢困难
17的作文
18坚守诚信
19不文明行为
20喜欢动物作文
21一个不一样的下午
22我最敬佩的人
23其实很简单
24我在画画中成长
25那一次,我真开心
26小草赞
27美丽的小城
28我家的一张照片
29看图写话哪个更聪明
30一个气球的自述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