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梦想的勋章】
梦想,虚无缥缈;现实,触手可碰。梦想,美好精彩;现实,枯燥残酷。——题记
梦想和现实中间其实隔了一堵墙,而我们用我们的青春奋力击打,为了击穿这堵墙,我们付出了我们的青春。
我的老师曾对我说“你们的明天无限光明,你们的未来一片璀璨,而你们的现在充满力量和想象,不要等到没有力气的一天,才想起去追寻梦想,才想起懊悔当初的自己怎么这么愚蠢。所以,为了你们的明天,进行一场豪赌,赌上你们的青春,赌上你们的努力,就赌你们明天的一切,哪怕一无所有,你们都可以骄傲的说,‘我拿我的青春赌明天,我输了,但是我不懊悔,不恨谁,因为我见到过梦想云端的彩虹!’”
“骄傲是好事,不骄傲怎么会有更大的野心,没有野心哪来前进的勇气。”一句话,有人认为它偏激,有人认为它激励,而我谨记其于心中,从不过分做到,却也从不放弃它。青春不傲,何来精彩;青春不拼,何谈未来。
我的故事开始在最初的那个梦中,虽然一路曲折,满路荆棘,但是我坚信漫天的星光只因我而闪烁,即使未来,我平凡,无色,我也总会看到平凡的我有一刻不普通,尽管前方是未知,尽管他们说每一个风浪都能够淹没我,可我会朝着心中的方向,哪怕彼岸有众神的阻挡,我都会一往直前,当我独自一人站在面对困难的战场上,梦想就是我紧握的武器,而我受过的伤就是我的勋章。没错,乘风破浪后不一定会成功,但是生命只能向前。
逐梦,多么美好,这个过程多么让人陶醉享受,这段回忆多么令人沉醉其中。
尽管许多人认为我可笑,认为我幼稚,但是不管明天的路有多漫长,我都会再次启航,带着我的勋章。
【篇二:《未来》诗歌】
海上的风帆,不知荡向何处。
是无涯的远洋,还是失于迷途。
赌桌上的豪赌,不知哪种输赢。
是一日金玉满堂,还是一日环堵萧然。
未来,如人饮水却难自知
未来,止于生命始于生命
未来,揉捏在青春的掌中
渴望被善待……
【篇三:我和你,早已私奔在路上】
人生没有彩排机会,每天都是现场直播。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使每一场都绽放光彩。
青春我和你如胶似漆,梦想我和你天长地久。
每个人都有梦想,没有梦想的人就像在大海中没有了方向盘,有一句歌词是这样子说的,梦想总是遥不可及的。的确,梦想是离我们遥远,但是我们也不能放弃,拼搏就有希望,但是没有拼搏是绝对没有希望的。也不能轻易的说我不行,每个人都是潜力股,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如果每次都激发出潜力,你也将会成功的。“当时若不登高望,谁知东流海洋深”,没有力挽狂澜,就不要说我不行,不拼怎知你自己能力不行,不冲怎知你意志不坚定,正值我们青春年华,就应该与世界豪赌一场。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意思就是说能力不够是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画了界限不想前进。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即使再苦再累,也不要放弃最初的梦想,自己再努力一点、再用功一点,离梦想就更进一步,所以不要轻易的忘记最初的梦想,也不要忘了自己正值黄金时期——青春。不苦不累,那还叫青春吗?所以青春时期就应该与世界豪赌一场。
梦想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日本马拉松冠军山田本一在他的自传中这么说:“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
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四十几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四十几公里处的终点线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俗话说得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当目标还离我们远的时候,我们无法一次性将它完成,不要沮丧,我们可以把它划分为几个小的目标。一个一个的完成,目标也就完成了。
梦想,我和你相生相伴。
人的一生都在追求着。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每个阶段所领悟的知识都是不一样的,每件事所参照的道理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人的一生都在学习的过程中。
梦想,我和你天长地久,即便是时间的流逝,也不能将我们分离,因为人的一生都在追求着,所以我不能和你分开,与世界豪赌一场吧,因为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搏的你。
【篇四:道路前面还是道路】
父亲讲的故事总是那几个。我爱听,他也不嫌麻烦。父亲是七零年的,算是大叔了,他自己也清楚,就不再像以前一样在家里那面大镜子前站太久了。他的白头发其实不多,还像个年轻小伙子似的,那样的高和挺。父亲经常到书房里翻翻照片,我也跟着一起看,他初中的时候不像现在一样,太瘦太矮也太憔悴了。
父亲去读书,在那时确实是不容易,大伙儿也是一样的。爷爷似乎也是下了个豪赌,颤抖着手,让父亲去念书了。他舍不得钱,也舍不得人。父亲家在篮田,学校在永兴,那儿的学校离父亲家就像走迷宫一样,没有尽头。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十公里多的路似乎就是这样,路遥,路遥。
自行车在那时候与手表一样,贵的很,但有自行车的人也不值得羡慕。石头路一路上都是坑坑洼洼的,石头也不像石头了,更像干裂大地的黄土,风尘仆仆的。父亲说,有一段路经过墓地,早上上学的时候也没觉得害怕,下午放学迟了,走到那儿天也就黑了,怪阴冷的。墓地附近总不会太亮,只有眼前的几点小光,路的前面还是路,看不见也不想看见。我也总会打断父亲,问他他怎么不怕呢,他笑说,忍忍不就过去了吗。后来,这样也就成了习惯了吧,习惯了道路前面还是道路,下一个地方也都在那儿,等你。
父亲的外婆家倒离那学校挺近的,奶奶就让父亲去那儿住。其实也只有住了半年,父亲的外婆家房子不小,人却很多,晚上也只能四个人一起挤着睡一张小床。其实在那时候也挺普通的,但多一个人就多一口饭,阿太也不大乐意了,父亲熬了半年也就回家了。还是自己的家好,可上学的路却也更长了,更久了。
我有问父亲,这么苦受得了吗。父亲说,那时只知道学习,要努力。周围的同学也都很苦,也就不在乎苦不苦了,路有多长也就忘了。
他很自豪,跟我拉话的时候经常提起,别人想起他总会说:“嘿,那不是当年走路走的最快的方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