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家庭教育的作文

【篇一:家教的重要性】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话其实一点也不错,有见解的父母都愿意言传身教的去影响孩子,也愿意费心费力地去教导孩子,因为他们知道如果给予孩子完善良好的家庭教育时,孩子就很容易在社会上立足。古人曾言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的性格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本性和格局,因此好的教育就显得特别的重要。

不可否认的是,家教体现了一个孩子的素质,教养好的孩子出门在外很容易得到别人的尊重不说,这样的孩子还有好的生活习惯和高雅的兴趣爱好,因此这样的人也很容易取得成功。

心理学家说过,如果父母可以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和偶像时,孩子就不会形成不好的习惯,也不会轻易走向歪路。比如父母一回家就规规矩矩的读书看报,那么受父母影响和受环境所致,孩子就会自觉地去学习和阅读,但相对的,如果父母一回家就歪歪扭扭窝在床上玩手机打游戏的话,孩子心里就会衍生反逆心理和叛逆心理,他们就不愿意好好学习,也不乐意乖乖听话。

在我看来,郭德纲就是一个非常注重家庭教育的好父亲,尽管他已经创造了很多的财富,纵然他已经闯出了很大的名堂,但在在教育孩子上他真是一点也不含糊。众所周知,郭老师家里有很多的徒弟和好友,因此每次家里有客人的时候,郭老师就会严格要求长子郭麒麟,他告诉孩子,面对长者和前辈他不可以肆意妄为,他也不可以以下犯上,相反,他不仅要礼貌待人,而且桌上的茶食更要等客人吃完了他才可以动手,这种原则问题真是容不得一点含糊。

再者,作为郭老师的接班人,郭麒麟没有坐吃山空的权利和资格,所有的名声和地位只能靠他自己去挣,但是只要他犯错误了,郭老师首当其冲就会狠狠责骂他,这让郭麒麟没有一点放肆的机会,也没有一点懈怠的空隙。郭老师不止一次的说过,在孩子的教育上面绝对不可以松懈,只要自己把孩子管好了,只要自己把孩子骂完了,孩子在外面才不会被别人骂,才不会被别人小看。

我不知道完美的家教是什么,但是出门懂得说您好,在外懂得尊重人就是最基本的家教体现,因此为了让孩子成为有一个有素质的人,为了让子女成为一个值得被敬重的人,父母一点要注重家庭教育问题,唯有这样才是真正的为孩子好。

【篇二:颜氏家训读后感】

颜氏后代不忘家训

作为中国人我很骄傲,因为我们的古人留下了几千年的精神食粮够我们一辈子食用。而作为颜氏的后代,我更自豪。因为作为百家姓中的一员,有自己姓氏的祖宗留下家训的数数也就几家吧!所以我要好好读书,争做一个优秀的颜氏成员。

说起好书,我也读过好些。可是祖宗留下的优秀佳作我却没有读遍。比如《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选读》、《幼学琼林》、《诗词格律》、《大学中庸》、《礼记选读》、《颜氏家训》……这里我对《弟子规》、《三字经》熟背过一段时间,对于《颜氏家训》也是今年暑假才接触它的。

刚拿到这本书我无比激动,我迫不及待的想看看到底是谁写的家训?颜之推,琅琊临沂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人。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曾在北齐官至黄门侍郎,是皇帝的近侍之臣,所以后人以黄门侍郎称呼他。颜之推所著的《颜氏家训》是我国第一部内容比较完成的家训,被称为古今家训之祖。我好自豪啊!原来我的祖先中不光有孔子的弟子颜回和书法名家颜真卿啊!

书中提到的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因素。人生在这个世界上,首先成为某个家庭中的一员。颜之推就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在有科举制度以前,官位是可以世袭的,所以,《家训》是以官宦人家的子弟为教育对象的。一个从小生活在优渥家庭中的孩子,到了二十多岁就要去做官,他的知识和品行的形成全依赖家庭教育,可见家庭教育肩负的责任非同小可。所以《家训》相当于戒律,是要严格遵守和维护的,时常还配有相应的惩罚措施,而不是现在父母对孩子的叮咛唠叨。

从《家训》中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比如“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意思是说“古时候的学者为自己而学,弥补自己的不足;今日的学者为了别人而学,只能口若悬河。”我从上幼儿园开始到现在,没有好好想想为什么上学,看来今天我也要定下自己的目标才好!我到底为什么而学习呢?

读了这本书我收获很大,我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像颜之推这样的国家栋梁。加油!

【篇三:打酱油要小费】

细观漫画,忙于家务的父亲希望通过金钱鼓励孩子参与力所能及之事。看似利好,实则破坏家庭教育的风气。女儿“调皮”地索要额外小费,反映了女儿心中萌发的劳动与金钱挂钩的意识。

作家六六说:“我们不能保证孩子未来伟大,但通过正确的教导,至少让他们远离渺小。”日臻完善的家庭教育,却有了些许金钱教育观的偏差,尤其是雇佣式的家庭教育不可提倡。我执念:让教育远离拜金主义的蚕食,还家庭教育一片净土,才能发挥家庭教育促进孩子的精神成长的作用。

家庭教育,对孩子而言,是在心田种下责任与义务的种子。物质金钱的激励或许可以刺激学做家务的积极性,但也不可避免地产生负面影响,让孩子产生功利思想与金钱至上的观念,对于培养孩子自觉承担力所能及的责任和义务的意识是非常不利的,有钱就做,没钱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钱的欲望沟壑无法填平时,就敷衍塞责。从孩子要小费的行为看,这孩子已然受当今社会功利主义观念或做法影响。

做为社会成员与家庭成员,有许多的责任与义务是必须无偿承担的,不能以没有报酬为理由拒绝。从小培养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习惯,不仅仅是培养能力的问题,也是培养履行个人责任与义务的意识。

金钱对于个人,是物质的收益。人的成长,是精神得到磨励,感受心理层面的充实和富足。但精神成长只能依附于物质的积累吗?答案是否定的。相反,倘若远离了金钱的诱导,家庭教育反而能更纯粹地发挥引导个人成长的作用。

远离金钱的家庭教育,对于个人而言是一种促进;对于社会而言,更是一种向好向上的激励。

民之生,在于育,众所周知,孩子的良好家庭经济观的形成离不开父母的努力经营。当社会的每一根毛细血管都将推进家庭教育视为己任,促进良好家庭教育经济观的形成,便是家庭教育发展的福音。

让家庭教育更加纯粹,张贵勇曾言:“教育是植入骨髓的悲悯。”如果这种悲悯是纯粹的,让这种纯粹直到没有金钱的污染,家庭教育发展的马车才能更平稳地前行。

【篇四:中国式教育】

诸多的学者,或报刊评论员,乃至微信朋友圈的那些写手,如今都不约而同地产生了一个爱好。这个爱好持续了很久,却仍不见兴致有所消减,反倒有成为风向的趋向了。大家都十分爱将中国与外国作比,从鸡毛蒜皮比至国家大事,且无论从哪个角度,总是外国更胜。其中以中国教育和外国教育的对比尤为激烈,甚至我有一个好友就此感叹道:“中国学生做什么都会被评成错的。”

对于我来说,中国式教育是大势所趋。它甚至更加公平公正,更有激人上进的作风。反而对于大体上的教育来说,中国的家庭教育正处在一个十分偏执的阶段。

自古以来,一个观点的提出往往就会引起争议,一小拨人支持它,另一小拨人反对它。如同争论了几千年的“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又或者宋时期无硝烟但极其血淋淋的变法问题。中国式家庭教育则是这样一个矛盾体的结合。一拨人将孩子宠溺至极致,另一拨人打着中国传统教育和外国教育的旗号力求孩子独立,双方互不相让,各执一词。最后两家却共同成为了现今中国式家庭教育的代表。

电视中常常有主张“严行家教”的父母高谈阔论,面露得意之色,大有汝等凡人之气势。他们被冠以“虎妈”“狼爸”等名号,媒体大肆宣扬,报刊大加评论。他们的孩子或被勒令在极严寒的天气在大街上裸跑,或要学习诸多课程,一旦有错便加以打骂。他们的孩子惧怕他们,他们却因此而得意非常,似乎是得到国外自主教育的真传。在电视镜头里,那些小朋友的眼里却尽是迷惘之色,毫无天真无邪的可爱风范了。我常常对母亲说:“小朋友的眼睛都是黑圆黑圆的。”尤出生婴孩的瞳孔最为黑亮,愈大愈失去光亮。我常欣羡这样有神的眼睛。可这些小朋友的眼睛不是这样了,他们的眼睛甚至和他们的父母一样了,没有神色和情意的了。

我往往因此惋惜。又想知道这些小朋友的后续——他们在不太适合的年纪被强行训练意志,失去了童趣,他们会和呼兰河传里的团圆媳妇一样吗?——可是团圆媳妇还是有些天真的,她“黑亮亮”的,而他们已“成熟沉重”了,他们会怎么样呢?

可是电视报道就这样断尾了,我没有能看到结局。或者说电视不太想报道这样的结局。

这样的家长自恃“外国宝典”或“古代案例”,却忽略了两者本来的用意。凡事适度,明明能做别的事来培养同样的能力,为什么非要冬日裸跑呢?墨子中说:“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这是基本的行事判断。

又想起那些所谓古代案例来。司马家家教甚严,若父亲司马防不坐,孩子们都不敢坐下。于是后有“司马八达”之称。这样的一种教育,是教育礼数。等到司马懿这一辈,他将两个儿子亲自带上战场,由他们历练。这样的一种教育,是教育独立与遇事的应变能力。国外的教育也是这样的。这些更动手或动脑的教育,是引导孩子自己走向人生,使他成为一个知礼节行无过的人,而给强迫他们历练人生。

现在的所谓“严教”,的确是有些病态了。案例们被极端化和妖魔化,显露出偏执的色彩。

与之相对,前度一直饱受批评的“摔跤打凳子”式的软派观点,也常教出傲慢无礼的小朋友来,也有不可取之处。

然而以我之见,除这两派外,还有一种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派系正在逐渐形成。此派主在吸收两家精华,立志软硬兼施。可是往往会得到负面效果。此派最大不足有二,一是言行不一。家长们告诫小朋友不能做这不能做那,自己却以身试法,便会激起小朋友的叛逆心理。二是强行完美。曾去一个好友的家里,她的一个小表妹大约上三年级,正好在写作业,小脸却哭地稀里哗啦的。好友问她原因,小朋友抽噎着告诉我们:妈妈检查作文的时候见有“希望的泡泡破灭了”一句,大为恼怒,责骂她不该如此写,传统应写“希望的火花熄灭了”。又有另一个好友无论作业还是试卷都写地奇慢,一个字不好就要涂掉,我对此大为奇怪。一次偶然交流,她苦笑着说:小时候逼出来的强迫症,写的不好是要撕掉的。以此可见。

若遵循此进行家庭教育,不仅是想象力将惨遭杀害,有时甚至还会造成心理疾病。

三字经里写“子不教,父之过”,父母是人生最早的导师。作为父母,望子女成才的心情完全正常。可现在的三派代表性家庭教育却都显现出“拔苗助长”或“埋苗不长”的趋势来,这是令人深思的。

是故,好的家庭教育,应先以身作则,而后“顺其自然”。中国古代崇尚“顺天而行”,就是这个意思。然而此时的“顺其自然”,并非“放任不管”,而是陪伴孩子,引导他们,但并不过多干预他们的人生。更重要的是,要使他们热爱大自然与生活,使他们活地鲜活而有价值,去顺其自然地塑造他们的风骨。

家庭教育的初衷,实则就是培养一个人的风骨。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家庭教育的最初面目。只有有了风骨,随后再获取知识,才是一个真正健全的人。

【篇五:家庭教育的力量】

那时候,他尽量不注意自己的肤色。

或者说,他至少会这样尝试。

但作为阿埃塔人,他永远无法脱离那泥土般的肤色。现在,他却毫不在意。

因为——他的母亲。

由于他们很贫穷,他只得和母亲一起去挖野菜,当泥土覆满了他的手时,他不得不面对自己那泥土般的肤色。这时,一个问题在他的手指尖跳跃。

他试图将这个问题塞进肚子里,但他还是将问题说了出来:“妈,为什么我们阿埃塔人的肤色和泥土一样,是不是因为这样别人才会嫌我们脏?”

母亲愣了一下,又恢复了她那慈祥的笑容,端起了他的下巴,对他说:“只有心灵脏才是真的脏。”

当他开始上学时,他穿上了无数塑料瓶和纸片换来的白衬衫,却被两个孩子追着、喊着。他企图与母亲说,过后能给他买一件像样的衣服,但他的母亲却说:“你企图遮掩我们很穷的现实吗?”他低下了头,陷入了深思。

然而,在他十八岁的时候,他准备改变自己,融入同学,他戴着一顶假发,身穿一件很潮流的外衣回到家中,全家都将注意力放在了他的身上,他感到有些尴尬,说:“你真的要因为别人的看法改变自己吗?”他不理解,也暂时想不清楚。但过了几天,他想清楚了,还是回到了以前的样子。

当他“穿着”泥土色的皮肤来到领奖台上,看着台下那么多善意的目光,他终于明白,母亲的做法是对的。

他叫诺曼金恩,他是第一个考进名牌大学的阿埃塔人。

【篇六:放飞孩子,不过多限制】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远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中国家庭的教育,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已经达到3。67亿之多,在每个孩子的背后,是一双深情关注的眼睛。现代教育意识向家庭的渗透,家长与孩子民主平等关系的建立,家长们春风化雨般的言传身教,都给我们留下来深刻的印象。但是,当我们冷静下来思考的时候,我国目前的家庭教育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当前家庭教育中,由于独生子女居多,家长们对孩子的呵护已经到了微无不至的地步,可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由于家长的溺爱,当今青少年的性格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很多青少年可以说是“骄横跋扈”,自理能力却没有任何提高。

养在笼子里的鹰,徒有凶狠,但一旦外放,便没有任何的捕食能力,只有饿死的结局。这是每个家长都不想看到的结局,孩子总有一天要离开父母,独自历经风浪,应该让他们早早的出去历练,成长。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每个青少年都应该锻炼自己,应对人生的挑战,我们不能做被人养在笼子里的鹰,我们要做搏击苍穹的雄鹰!

【篇七:别样的考试作文】

语文课上,老师严肃地说“今天下午考试,请同学们做好准备!”

同学们听了议论纷纷,有人说:”不会吧!又要考试?”有人说:“要考试?希望简单一些!”

到了下午,老师站在门口,故意把一片碎纸扔到了门边,第一个同学走过来,注视了那一片碎纸一会儿,紧皱眉头,然后默默地走开了。第二个同学走到门边,说:“谁这么没有素质,把垃圾扔在这里!”最后一个同学走过来,看见了那一片碎纸,弯下腰去,把它捡了起来,扔到了垃圾桶中。

班会课上,老师专门对纸片组织讨论,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

ー位同学站起来,想了一下,流利地说:“第一位同学虽然看见了,但置之不理,说明他缺乏集体荣誉感,对集体不关心,没有团体精神。”

另一位同学发表看法,他紧皱眉头,然后站起来,说:“第二位同学虽然说了出来,但他并没有捡起来,说明他只关心自己,不为别人着想。他的家庭教育程度低,不懂得团体利益,不负责任,只在乎学习,不在乎个人修养和习惯,一个人的习惯决定他的成败。”

老师总结了ー下:“最后一位同学关心集体,为大家着想,有集体荣誉感,觉得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有爱护环境的好习惯。这样的`人家庭教育程度高,父母是有素养的人。如果这样的习惯人人都有,那么这个社会便不会有分裂,大家和谐相处,互相帮助,创造有秩序的社会。

【篇八:星空下的遐想】

吃过晚饭,我陪奶奶一起散步。今天天气很好,天空布满繁星,蝉时不时地鸣叫。行人并不多,寥寥几人匆匆而过。奶奶年老体迈,未走多久,我们就停下来坐在草地上休息,百无聊赖地开始打量起行人来。

这个阿姨的衣服好看啊,这位叔叔长着大胡子……咦,这是怎么了?我的目光锁定在一个小女孩的身上——这个小女孩在地上打滚!我不明所以,跟奶奶说了声,就走了过去。我旁观了一会,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这个女孩看上了一个布娃娃,不大,但价格不菲,要150元,女孩妈妈不干了,拉女儿走。可女儿不走,于是就有了这一幕。

当妈的还在轻言细语地跟女儿解释,可女儿不但不买账,反而变本加厉地嚎啕大哭。妈妈见围观的人多起来,赶紧抱起女儿,快步离开。女儿在妈妈怀里还是拳打脚踢、又哭又闹。围观的人们也不由连连摇头。

我也不禁满脸黑线,虽然儿时的我也曾因为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在地上耍赖,但大庭广众之下如此执拗还是未曾有过。我暗暗捏汗:孩子如此放纵,根源究竟在哪里?老师也经常无奈地摇头:现在的孩子,太任性了!是谁在娇纵孩子?如此纵容,会有怎样的后果?00后的一代,会不会成为垮掉的一代?

我沉默地回到奶奶身边,汇报了刚才的见闻。奶奶说,这年代,孩子要什么给什么,也是见怪不怪了,你们这些孩子啊,都是小皇帝罗。我挺无语的。

“嗯?啊!”突然,神经传来一阵刺痛,我难受地闭上了眼睛,眉毛拧成了“川”字。这时,脑子里传来一个诡异的声音:“恭喜你成为第991个幸运者,我将带你穿梭时空,来到未来,看看未来的模样!”它一说完,我的双脚立刻有了落地的感觉,我好像听得见周围的声音,看得见周围的景物,感觉得到有人从身边走过了。

我的神智马上就清醒了,随之就怀疑:“什么鬼?我穿越了?不管了,既来之,则安之。我溜达溜达看。”

我到处乱逛,发现了很多新奇的东西——这儿的鞋子防滑防泥防脚廯,书包防水防遗失等等,我不由发出阵阵惊讶的赞叹。

不知过了多久,我来到了一个自然公园,感觉有点饿了,而公园里刚好有卖小吃的商店。正看到一串串冰糖葫芦眼馋,却听得一个声音传入耳际:“妈妈,我想吃冰糖葫芦。可是我没有带钱,你能够先借给我吗?”我闻声望去,一个约摸七八岁的小女孩,牵着妈妈的手,走向卖糖葫芦的小摊。“向妈妈借钱?这又是什么鬼?”我一头雾水。我向那位妈妈看去,只见她高高的个子,笔挺的身材,梳着简单的马尾,戴着一副眼镜,干练中透着知性——哦,Mygod!这阿姨怎么这么像我?难道就是我长大后?有了这份亲切,我胆子大了些,不禁走上前去,跟“阿姨”打起招呼来。

“阿姨,我可以问你几个问题吗?”

阿姨见了我,眼睛里掠过一丝惊讶,但仍优雅地颔首说:“小姑娘,你想问什么?”

“我刚才听您孩子说‘借钱’,请问是怎么回事呢?”

“哦,你说这个啊,这是我给孩子定的一条规矩,就是父母抚养你,给你吃给你穿,这都是父母应该的。但在必需的生活用品之外的东西,需要自己通过劳动赚钱来购买,否则不予满足。”

“这真是不错的家规呢,您是怎么想到这样教育孩子的呢?”

“说起这个,得从我中学时代说起,那时候正是一个独生子女当道的时代,好多父母非常宠溺孩子,无条件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导致孩子刁蛮任性,凡事以自我为中心,长大后不能很好地与他人相处,也经不起一点点挫折。我当时就想,我以后有了孩子,一定要从家庭教育做起,从小养成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懂得为他人着想。我现在也是一个心理学教师,现在的父母在怀上孩子之后,都要到专门的家长学校去学习,经过一定的培训,懂得了一定的教育子女的原则后才能‘上岗’,所以孩子通过劳动来赚取零花钱,向父母借钱然后归还,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哦,这样啊,听您这么说,现在的家庭教育真是进步了啊。”

“是啊,因为家庭教育观念的改进,有家长的配合,现在老师教学也轻松多了呢。想想我们读初中的时候,家长放任不管或者方法不对,我们的老师可真不好当!”

可不是嘛,我心里想着。想想我们老班,隔三差五要叫那些捣蛋鬼的家长来学校,而家长来了也没什么用,照样不务正业、无法无天,唉!

“阿姨,真高兴听您这么说,我要先回家了。”

“好。再见。”

“再……”

“洁儿,洁儿,醒醒,怎么坐这儿就睡了呢,真是的,蚊子多着呢,这丫头……”奶奶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咦?我在哪儿呢?”我揉揉惺忪的眼睛。

“你在哪?你在草地上喂蚊子呢。”

我坐起来,发现头顶已是繁星满天。车灯、霓虹灯在星光的比称下黯然失色。而家家户户的窗口透出的灯光,却显得格外的温馨。

未来的中国,是不是会出现很多像梦中的“我”那样的新型好妈妈呢?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至少我自己,应该去探索,去追寻。

【篇九:我的家庭教育故事】

我庆幸自打我出生起父母每天都陪伴着我,所以我是被爱包围着的小男孩。妈妈是一个既温柔又严厉的人,而爸爸是一个幽默而又好学的人,在他们俩人的奇妙化学作用下,我成为了一个乐观开朗、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许多作文就来源于我幸福的家庭生活,现在翻开我记忆的相册:

当我记事起,我的枕头边总会有几本书,我翻着上面的彩页,又看不懂,只能想象猜测着故事发生的情节。于是每当吃完晚饭是我最兴奋的时候,我会迫不及待的赶紧洗澡上床,吵着妈妈给我讲故事。我躺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慢慢的慢慢的进入梦乡。大概我大班的时候,我已经认识拼音了,于是我不会再吵着妈妈让她讲故事,虽然我看的很慢,但是我能自己看书了,从此我走上了看书不归路。上学了,每当写作文的时候,别人家愁眉苦脸,而我脑子里有写不完的话。现在我在学校看,图书馆看,睡前看,书俨然成为了我形影不离的伙伴。

记得我还在上中班的时候,父母帮我把自行车上的辅助轮拆掉了,我自信满满地对妈妈说:“我行的。”随即我一脚跨上自行车,向远处骑去,没骑一会儿便摔了下来,我努力练习但却一直练不好,还一直要摔跤,我气得直跺脚,连忙跑到妈妈面前失落的说:“唉!我真的是学不会呀!”一旁的外婆夺过自行车说:“这么热的天,学不会改天再学吧。”妈妈则鼓励我:“只要你一直练习下去,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每件事情都要坚持,只有坚持了,才会有好的结果,不然就前功尽弃,你想把刚才的努力都放弃吗?”“不,我不要。”于是我又练习起来,谁知我只骑了两个来回便学会了骑自行车,刹那间我心想:还好我没有放弃,原来成功就在一步之间。

在这个温馨的三口之家里,我健康快乐的成长,我坚信我一定会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到达顶峰,实现我的梦想。

热门推荐
1坚持真理莫心疑
2游水上乐园
3地球的自述
4春天的作文
5我对读书着了迷
6军训心得体会
7这样的人让我敬佩
8岁月静好
9快乐时光
10星月湾的四季
11奶奶,我长大了
12我的同桌
13我的祖国
14劳动的意义
15小确幸
16童年的趣事
17爱美的同桌
18美丽的处州公园
19小贩,我想对你说
20在一起的幸福
21滴水观音的奥秘
22生活在感恩的季节里
23我爱我的妈妈
24不要让幸福走远
25和月光一起散步
26幸福的怀抱
27底色
28第一次自己回家
29逛超市
30上海旅游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