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亲爱的汉修先生听后感】
1984年,这本《亲爱的汉修先生》荣获纽伯瑞儿童文学奖。这本书在32年以来,一直很有名,是一本全球销售量很高的好书。
主人公鲍雷伊在很小的时候,爸爸就对他不负责,整天就在开着卡车运输蔬菜,一干就是一整天。直到有一天,鲍雷伊的妈妈提出要租一套房子,不能白天黑夜里都住在被称为“房车”的车子里。因为鲍雷伊要上小学了。可是,一心只想着车的爸爸不同意,在无奈的情况下,他们只好离了婚。从此,鲍雷伊便失去了爸爸,而这个“土匪”却被善解人意的鲍雷伊当作“伙伴”送给了爸爸。后来,上了小学二年级的鲍雷伊是汉修先生的粉丝。有一天,老师让同学们写信给一位作家。鲍雷伊坚决地为汉修先生写了一封信,信中他向汉修先生说明了他喜欢小狗的事。汉修先生看了以后,回了几个问题给他。这使鲍雷伊和汉修先生成了关系密切的挚友。
通过这次的故事,我觉得在我心里印象最深的是鲍雷伊的爸爸。因为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不知道怎么管好自己的儿女,不会对家里负责。这跟我爸爸相比,我的爸爸好多了,起码他是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男人。而鲍雷伊的妈妈我觉得是很伟大的。因为在这个家庭里让一个女人白手起家“顶天立地”是很不容易的,何况,她还要自己一人带一个孩子,她也是无奈的。对于我们的母亲来说,她们是轻松的,因为她们有一个可以支撑,可靠的“肩膀”,为她们分担。在我看来,失去父亲的鲍雷伊也是可怜的。如果他没有这个伟大的母亲,也许早已经自生自灭了。最后,我觉得汉修先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因为如果不是他的指导和支持,恐怕鲍雷伊这个孩子会一无所有。所以,汉修先生是鲍雷伊成长路上的“指南针”。
这本《亲爱的汉修先生》,虽然题目点到了汉修先生,但是整本小说却写了一个小男孩——鲍雷伊的成长故事。
【篇二:兔子坡读后感】
记得刚上三年级时,我们还沉浸在绘本中不能自拔,尹老师看见这种情况,用了一节课的时间给我们介绍了几个有趣故事,我们都被吸引了,后来我们才知道,这些小故事都来自于纽伯瑞儿童文学大奖系列丛书。同学们顿时来了兴致,我们还约好了买不同的丛书,然后换着看。
还记得当时妈妈给我买了其中的五本,《兔子坡》!我刚看到这个书名就被吸引了,心里涌出好多问题:这是一个住满兔子的山坡吗?小兔子在山坡上干什么呢?当我开始阅读后,才知道原来兔子坡不仅住着兔子一家,还有各种各样可爱风趣的小动物们。
故事开始了:一户新人家的到来让兔子坡的小动物们既兴奋又迷茫,兴奋的是有了新的邻居,也意味着新生活的开始。迷茫的是,他们为何那么大方、慷慨?后来经过相处,小动物们慢慢明白了,是因为新人家他们温和,善良,愿意和与动物们和睦相处。小动物们对搬来的新人家很满意。有一天,新人家带走了可爱的小兔子乔奇,引起了大家不必要的误会。在夏夜来临的时候,新人家把小兔子乔奇送了回来,还给小动物们安排了一顿丰盛美味的大餐,噢……,原来新人家是真正的好人。
事实上,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是有情感的。我从新闻和报纸上看到,有些人仍然敢于冒着触犯《保护野生动物法律》而随意猎杀野生动物以满足他们的私利。他们的行为是我们这个时代所不耻的!
《兔子坡》读完了,故事里每个主人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群天真可爱的小动物……还有那一户新人家,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帮助小动物,救治小动物,包容小动物们,和小动物们和谐共享生活成果。
读完后我有这样的感想: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与动物应该像一家人那样互相尊重,互相依赖,和谐共生。这样我们的地球家园才更加可亲可爱。记得爸爸曾经跟我说过古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探母归。”诗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要爱护生命,保护动物。爱护大自然,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我现在特别爱读这套纽伯瑞儿童文学奖图书,已经和同学换着看了好多次,每次都是一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想把它读完。有时我还会梦到自己身处在某个故事中,醒来感觉甚是有趣!我愿意这样天真,快乐,善良的长大。
这是一套让人长大以后都忘不了的图书,小伙伴们,还等什么?我们换起来、看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