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大树与小草】
夜晚,月亮借着太阳发光;白天,植物靠着阳光生长;烈日炎炎,我借着树荫乘凉;绵绵细雨,我靠在树下躲雨……
正值那天放假,我和同学一起走在大街上,猛然间我看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背影,满怀欣喜与期待望去,嘴中不经意叫出了:“爷爷。”只见那人回头,我才发现自己是认错了人,忙说了声抱歉,便拉着同学飞快地跑开了。跑了一段路,我同学打趣道:“这才不过刚开学,就想爷爷啦?”我说了声“是呀”,思绪也不禁飘远……
小时候,爷爷一直是以父亲的形象在我脑海里保持的。那时候,我只觉得爷爷是如此的高大。爷爷喜欢背着我“游山玩水”,当然是爬我们屋后面的坡看粮食啦。记得那次,我们在“游山水”的途中发现了一棵黄果兰树苗,当时它还没有太大,我便和爷爷说把他移栽到家门前吧,爷爷随即开工了。
后来,那棵小树苗便在我家落户了。因为我爷爷对它的精心照顾,它便慢慢长大了,伴随它一起成长的还有一棵小型草本植物。当时我问爷爷为什么要种那棵小草,爷爷只笑着说:“不栽点花花草草,那我们的树得有多孤独啊!”我听了,只觉得似懂非懂。吹风下雨,树儿只将小草庇护着……
渐渐的,那棵大树和那株小草成为了爷爷和我。
我是走读生,而家离学校又比较远,爷爷则肩负起了送我上学的责任。
无论吹风还是下雨,烈日当空还是满天响雷,爷爷总是像树一样用他身体的一部分保护我。下雨天,他拿着我家“最大”的伞——不过是一把普通的伞来学校接我,为了保证我不被淋湿,他湿了半边膀子。吹风日,他总是抱着我走,让我把头埋在他怀里。烈日当头,他总是叫我走在他影子下面,自己却被晒得满头大汗。而当打雷天,爷爷只用他那粗糙的手笨拙的捂住我的耳朵……
长大了,步入青春的大殿,我成为了一个少女,与爷爷的接触也因此变少了。读上高中以后,几乎每月只见得到一次面,每次放归宿假坐长途客车回到镇上时天总黑压压的了,透过昏暗的路灯,我总能看到那个像树的影子在路灯下盼望着,而每当这时,我也总能像一棵小草去找到那棵盼望着的大树。
爷爷,您如一棵大树在我的记忆中出现,您也如一棵大树呵护着我。而我这棵小草,在您身边光明正大地取走您的养分,您却十分高兴,十分愿意。您放心,小草终会长成灌木,而身为大树的您将不会孤独。
【篇二:养花趣事】
叮叮叮…。闹钟响了,太阳从窗帘的缝隙中探出一根小拇指。
忽然,一团黄色映入眼帘,像一团仙雾袅袅的飘落人间,发出淡淡的清香醉人心脾。仔细一看原来是窗台上一盆黄果兰开花了。
它的花黄里透白,六片条形的花瓣如盈盈皓月,让人觉得古朴美丽。不像牡丹那样富贵,也不像木棉花那样朴素。它的美是淡淡的,不着粉黛,荆钗布裙,默默无闻。
去年,爷爷买回这盆黄果兰的时候,把它种在花园里,那天爷爷拿着喷水壶,向黄果兰挥洒,水珠纷纷落下,就像一把碎钻泼向亭亭玉立的黄果兰。忽然爷爷皱起了眉头,围着黄果兰绕起了圈。一圈,两圈……最后跺起了脚“砰砰”。怎么了,哪里不对吗?我心里疑惑不解。正准备开口问:“爷爷,怎么了?”突然,爷爷豁然开朗,然后匆匆忙忙地跑下了楼。
过了一会,爷爷回来了,他的手里拿着一把锋利的剪刀。爷爷举起剪刀,正要托起黄果兰的枝叶动手剪,我大喊道:“爷爷,你要干什么?”但是爷爷只是看看我,并没有理会我。接着挥动着剪刀“咔嚓咔嚓”的剪。我不忍看到受伤的黄果兰,只好离开了,但我依然能闻到空气里弥漫着黄果兰断枝渗出的那种青涩的味道,依然能听到黄果兰的枝叶“簌簌”落地的声音。
今年暑假,我又回到了奶奶家,令我目瞪口呆的是黄果兰的花朵比去年多了一倍,开的花竟然也比以往更灿烂了!
我终于明白了:修剪对于黄果兰并不是伤害而是帮助它成长的良药。就像种子,要冲破黑暗的土壤才能获得阳光的朗照!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挫折才能留下人生的幽香。这才是成长的真谛。
【篇三:纷雨清明】
不张不和,咬牙向外吐气“清”,张嘴外翻淡声道“明”;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清寂,明远。
记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的景,记得“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以片红”的情。纷纷青雨,勾起往日回忆——
那天,接到母亲要赶回家乡说外公有些事并嘱咐我不用担心让我好好学习的电话时,我坦然的没有多想,我听了母亲的话,没有多问,一如既往,不思不想。那月末,当我再接到母亲泣不成声打过来的电话时,我才知道了原本令人悲凉的实情,外公离我们而去。
外公在家乡,我在西安,天各一方,谁不曾会想这样的事。我与外公的情感在我记忆里只停留在我的童年,那些我骑在他脖子上带我钓鱼的日子,带我摘黄果兰的日子,教我编竹篓的日子,一起走在夕阳下背着野菜回家的日子。外公是朴实,勤快了一生的人,直至今日,每当他穿着草鞋戴着蓑笠走在雨中的婆娑背影映在我眼前时,我会憎恨当时愚蠢的自己,会遗憾自己没能见到他最后一面,会怀念那些往日时光。
过年回去,在你“后背”的那棵树下站立了良久,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彼时寒风凛冽,但吹不散我对你的思念。你还记得吗,外公?你爱抽的叶子烟,我和母亲放了许多在你枕前。你闻闻吧,闻出我对您的愧疚;嗅吧,嗅一缕你走后这片沧海桑田的芬芳;抽吧,抽散清明夹着我寄托的彷徨。
时间匆匆,细雨茫茫。转眼两年,我们像无根的云一样飘散在远方,可清明的风却把我们的心吹回故乡。
在外公离去之前,对于清明的映像都是停留在杜牧的《清明》里,那时只觉得“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意境是怅然的,并不能体会到“欲断魂”的含义。而现在,我害怕过清明,害怕再次看到母亲当时那种无助的眼神,害怕对外公的思念一寸寸的向逼近,我害怕迷茫,害怕彷徨。
“四月,西安这儿的杨柳已青,芳草如茵,学校旁的樱花儿也开了。外公,你们那儿呢?黄果兰是否还吐露着情意?”水深水浅,云去云来。清明雨上,纷纷绕塘。我愿将思念化为一株折菊,愿再能匍匐在你的颈上、在你的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