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竹笠的作文

【篇一:哦,那一位英雄】

一直想去看看大禹陵,那天趁着爸爸难得的休息天,缠着他带我去大禹陵。

一下车,我就看到矗立在山上的大禹铜像和坐落在群山中红墙碧瓦的大禹陵。这么壮观的景象,让我迫不及待地拉着爸爸向大禹陵走去。当我们来到禹庙时,我完全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了,只见绿竹翠柏掩映下有一个碑亭,上书三个苍劲有力的字“大禹陵”。导游阿姨告诉我,这块碑是人们为歌颂大禹一生治水救民的高尚精神而立的。在“禹祠”,我们看到头戴竹笠,赤着脚拄着镐的大禹。爸爸告诉我,这就是大禹当年治水时的情景。

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大禹陵。虽然游览时间不长,却实现了我的心愿,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一心为人民的人,人民永远会记得他。

【篇二:第一次夏令营】

一个学期又结束了,爸爸妈妈为了增强我的自理能力,建议我可以参加夏令营试试。于是,我选择了青少年宫为期四天的“舟山拥抱大海”夏令营。

到7月23日,正式出发。我背上昨晚收拾好的行李,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顺利的登上大巴车。当汽车缓缓驶向舟山方向时,由于起床太早,到达舟山时我还在打瞌睡,结果不知从哪冒出一个身穿军装的女教官,我吓了一跳,瞬间睡意全无。女教官姓潘,向我们宣读了将来几天的行程和项目体验……第一天行程结束!

第二天,老师带领我们去参观了沙雕作品,就是用沙子雕塑出的各种人和物,例如:美人鱼、对牛谈琴、叶公好龙、刻舟求剑等等,我和赵千睿一起合作建了一个沙雕城堡,男孩子们则在奋战狮身人面像,虽然太阳很大、作品不是很美观,可大家都很认真,仔细!午休后,老师带我们去海里冲浪,好多的沙子和海水一起冲到营服上,结果晚上洗衣服时,沙子怎么也冲不干净,只好等衣服晒干后抖抖了。

第三天又起了个大早,因为要步行五公里去看海边的日出。当天空中出现第一抹红光时,太阳则尾随着这抹红光冉冉升出地平线,金箭四射,美丽极了!短暂休息后,老师和我们在沙滩上做游戏,很多的竹笠被整整齐齐的排成一列列,等着我们猜哪个竹笠下有东西?游戏虽简单但大家都兴致勃勃的参与进来,欢呼声、叹息声……对与错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因为是夏令营住宿最后一晚,抑或许是老师为了给我们留下一个难忘的夜晚?精心准备了一场篝火晚会,我们围绕着平静燃烧的篝火,吃着美味的烧烤食物,尽情的唱啊!跳啊!叫啊!闹啊!直到筋疲力尽才罢休。

第四天吃过早餐后,老师带我们来到一座军营。在那里,我们和1993年的火车合了影;在那里,我们参观了军训的场地;在那里,我收获了人生第一张“夏令营结业”证书!我真的、真的好开心……

四天的夏令营很快就结束了,通过这次夏令营活动,我感受了大自然的美丽神奇,学会了离开妈妈独立生活。尽管我有点恋恋不舍,但美好的回忆将会陪我一起往前走!

【篇三:童年】

清冷的风关不住孩子们跳跃的心,跨过高高的门槛,孩子们犹如出笼的小鸟,欢快地飞舞在乡村的每个角落。举着爷爷扎好的风筝,奔跑在久别的田野上。一阵清风,孩子们五彩斑斓的梦想轻轻悠悠地飞上了蓝天。孩子们仰着稚嫩的脸,看风筝翩跹,心被带得好高。

孩子们的心越过教室外高高的围墙,飞回梦里的桃花园。石板青青,落英纷飞,仿佛感受到空气里馨香四溢。放学的路上,女孩子采几朵野花插进翘起的羊角辫,理一理姐姐做的花衣裳,美美地转上几圈,犹如彩蝶飞舞招来同伴一阵善意的嘲笑。

清新的雨滴坠落在乡间的石板路上,滴滴答答。头顶着小小的竹笠,孩子们结伴去踩雨。池塘里的青蛙鼓起白色的肚皮呱呱叫着,此起彼伏,应声相和。孩子们唱起古老的童谣,赤着脚走在田间的小路。老师的呵斥,母亲的责骂,遗落在身后一排排深浅不一的脚印中。

金黄的稻穗擎起一秋的丰收,孩子们的欢乐混和着一滴滴汗水融入大片的土地,带着瓜果诱人的香甜。月光如练,树影横斜。微风吹过,带来一阵桂花的芳香,孩子们偎依在奶奶熟悉的怀抱里,听她讲嫦娥奔月的古老神话。

呼啸的北风刮得树枝乱响,孩子们窝在温暖的被窝里,心里想着池塘里的青蛙能不能安全的度过这个冬天。一场大雪染白了整个村庄,孩子们再也抑制不住贪玩的天性,堆雪人,扔雪球,小小的脸冻得通红通红,却玩得不亦乐乎。

童年是什么?

童年是二月里高飞的风筝;童年是池塘里欢叫的青蛙;童年是桂花树下古老的传说;童年是天上飘落的白色雪花;童年是我们心里绵绵不绝永不褪色的思念。

【篇四:挖笋】

我爱吃笋,为此爷爷练就了一身挖笋绝技。

那天,天刚蒙蒙亮,我和爷爷就出发上山挖笋。爷爷头戴竹笠,手上戴着手套,肩扛锄头,背上背一竹筐,这样的行头让人觉得爷爷就是个专业挖笋人。上山后,爷爷就开始专注的寻找,摸摸竹干,在用脚轻轻拨几下土,就见爷爷摇摇头,向前走去,这样走走停停几下,爷爷终于找到了目标,将竹筐一放,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

只是用余光一扫,就能判断好笋的位置。爷爷果断地挥起锄头,手起锄落,刚好看见一个小笋尖露了出来,爷爷加快了速度,每一次洛锄也更加干净利索,毫不犹豫的顺着笋的长势往下。爷爷的动作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要把一个笋完整的挖出来也是个技术活。半分钟不到爷爷就已经把一个完整的笋露于空气里。那笋似一个新生的婴孩,初醒,沐浴在阳光中,却因年纪小还裹在襁褓之中。最后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断笋。如何将笋完美无缺的断下是最考验技术的,可爷爷却早已成竹在胸,都没有思索就挥下锄头,当锄头斜插入土里时,再从上发力,往下压,使头将笋连根翘起。我连忙上前帮着把笋拔起来,放入手中掂量:嗬,足足有三四斤!再看看这个“大块头”长的匀称,绝对是笋中上品。最难得的是全身上下没有一处破损!这让我对爷爷敬佩万分,小心翼翼的将它放入竹筐。而爷爷脚步不停,又往上走去。

一上午的时间里,爷爷就像个老道的笋农,两三分钟就能挖出一个大笋。干这个力气活爷爷就像个没事人一样,而作为跟班的我却已累的上气不接下气。半天下来,一整个竹筐都装满了,我和爷爷便满载着战利品回家。

这就是我的爷爷,他有一个绝活儿,那就是挖笋。

【篇五:参观有机农业生态园】

大家知不知道,离我们太仓很近就有一个叫“沥江农场”的农业生态园?从地理方位看,从我们校区翻过高速公路就到了,它属于上海嘉定,具体有多少面积我也说不清,走过一次,只知道很大很大。

一进去,下车的地方就是酿酒坊和酱油坊。我从来不知道这些东西是可以用谷子来酿的,只见工人们忙忙碌碌地工作着,清冽的酒香四溢。旁边的大晒场里排列着几排大缸,上面用竹笠罩着,也有几口缸没罩,我们凑近一看,哇,满满的黄豆,酱味已经很浓了。听说酱是晒出来的,果然如此。

我们朝池塘走去,那里很是热闹。途经一片果林,果树还不是很大,但仔细一看,已经挂满果了,是梨子。小小的青果藏在绿叶里,已经可以想象秋天丰收的场景了。

池塘到了,水面上一个渔夫正带着几只鱼鹰捕鱼。两岸树阴里站满了观看的人。只见鱼鹰一个猛子扎进水里,不一会儿嘴里就叼着一条鱼浮出水面,引得两岸的人一片叫好声。咦,它怎么不将鱼吃了呢?仔细一看,原来每个鱼鹰脖子上拴了一根细绳子。渔夫将竹竿往鱼鹰面前一横,鱼鹰跳上竹竿,将嘴里的鱼吐进船舱。“哎,白忙活咯!”有人大声说,哈哈,幸亏它们听不懂,不然准会气疯了。

我们又到别的地方转了转,我发现这个农业生态园里还有不少小动物,各种只闻其名的农作物也被我亲眼见识了,今天的收获真不小啊!

【篇六:有一种香气在心灵深处】

借着暑假闲暇的时光,漫步于江南冗长的雨巷之间。翕动鼻翼,那潮湿的泥土的清香间,却好似有另一番古朴的香气隐匿其中,久久不散……

顺着青苔点点的青石板一直往前走,小巷尽头的拐角处的那个染坊只有一个人打理。跨入门内,不大的院子里整齐地摆放着几坛染缸,掀开竹笠,蓼蓝草制成的染料散发着曼妙的花草特有的芳香,沁人心脾。木棍搅动,沉淀上浮,香气飘散,有几十年经验的老师傅知道什么是上好的染料。手工刻制的木制的雕版,从木匣中轻轻取出,微微抖动,拭去灰尘,又一张一张地平铺开来。顿时,雕版的古朴香,染料的花草香,交织在一起,在空气中弥散、幻化,升腾……又凝聚在我们的心底。

刮浆板取出,老师傅不紧不慢地遵循着传统的制作方法。轻贴、覆盖、染料、刮浆……如此反复。双面蓝印花布的制作则更为复杂繁琐,老师傅毫不懈怠,遒劲的双手不停地挥动着,将布的每一个纤维都染印透彻。

天空放晴,印好的花布被高挂在院中的竹竿上。阳光透过,将画布深深浅浅地投射在洁白的墙面上。微风拂过,香气渐散,可这种记忆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

“嗯!这么多年了,还有这样的香味!”一位来买布的大妈将头深深地埋入其中,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不仅是这布香,更是这手艺香,文化香啊!”在一旁观看多时的老爷爷感叹道。

是啊!无数的带着古色古香的传统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绽放着美丽,却又一个接着一个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在这样一个争利于市,追求速度的时代,已不再需要这些精致却费时费力的东西了。工业园区里,化工染料散发着刺鼻的气味,伴着机器的噪声和滚滚的浓烟飞向高空,企图消失得无影无踪。

只或许那些沁人心脾的馨香,会留在人们的心中……

【篇七:游三家市古村落】

今天爸爸故作神秘的对我和妈妈说:“今天我带你们去个好地方!”我和妈妈有点惊讶,猜爸爸的葫芦里买的什么药呀?

我们从沙溪出发,爸爸开车大概10几钟左右,七拐八拐的来到了一个村庄前。首先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左古桥,爸爸说原本是一条小的石拱桥,现在把它翻新成一座古色古香的木顶大桥,旁边还造的一个亭子,是村里人吹风纳凉的好地方呀。

我好奇的问爸爸,这个地方很大吗?三家人家就可以称为市了吗?爸爸说这里以前曾拥有南园、东园、西园和北园四大私人花园,北面还有一条老街,全长有2公里,老街上曾开有布店、肉庄、铁器店、茶馆店等各类商铺,非常的繁荣和热闹,所以称为“三家市”。

说着说着,我们就来到了老街上,老街重新装修了,全是古色古香的木建筑,当年的那些店铺现在全是村里人住着,有的是社区医护室,有的是老年人活动室,还有的是陈列馆。爸爸妈妈特地带我进了陈列馆,里面全是古老的东西,有纺车、有绣花鞋、有竹笠……

老街的西边路口新开了一家老屋咖啡,爸爸妈妈带我进去坐了会,爸爸还告诉我三家市是建于宋朝末年,是太仓唯一遗留的古村落。好美呀,下次我还要来哦!

热门推荐
1生活的味道
2学游泳
3品味人生,品味经典
4漫画的启示
5家乡的路
6冬日里的村庄
7以《我》为题的作文
8教师节作文
9介绍自己的小伙伴
10感悟孤独
11我的小学时光
12国旗下的畅想
13我家的野菊花
14放烟花
15秋之韵
16挑战不可能
17燃烧的青春
18我收获了勇气
19暑假趣事
20原来我也很优秀
21《峭壁上的那抹红》诗歌
22我心中的中秋节
23一生的鞭子
24光照公平万物共享
25初一军训日记
26当我们撞上碎片化的生活
27爷爷的西瓜
28外公家的童年
29因为有你,我更坚强
30摆脱桎梏才能不断成长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