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丝竹之音的作文

【篇一:空中古亭】

琴音寥寥,琴音索绕,琴弦拔动三分音,恬静者也,琴香飘散乱人心,娴静者也,不知为何徒伤感?

清澈的小溪流淌着,浇灌着两排郁郁葱葱的树林,树枝尽情地舒展着它迷人的姿色,鸟儿婉转的歌喉好像在诉说着这迷人的景色,但它凄惨的歌喉是为何?

枯藤老树昏鸦,走过曲径的石子路,缠络着的枯藤一直到“清心亭”上,地上满是枯败的枝叶,满是凄美的景色,与白云是那样和谐,是那么美好,可是它荒败了,在这庞大的科技中心之中,它成为“与时俱进”的陪葬品,它被埋没了,而这条路也被禁止通行了。今天,作为设计师的我,身负着这个众人肩负的责任,我决定好好打造一番。

这座亭子材料居然是檀香木,真是意想不到,我可要保留这个亭子,我已设计出了它的整体构造,雨伞样的形状,像蘑菇一样,褶边有许多弧形,这样下雨时雨水从上而落,如同雨中的喷泉,亭边加注两排座椅,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按摩功能,一坐上去上面的感应系统就会自己启动按照你的需求自动提供服务,而在亭子的下面建造一个控制室,科技中心将直接控制它,可以查阅群书,可以放松心情,可以奏乐,在这时没有一丝的紧张,加上根根粗壮的紫檀木有安抚神经,辅助冥思的作用,还有去燥、杀菌提神的作用,在你想不到提案的时候走到这里,让你全身心的放松。

在原有的规模上扩大了二十平方米,一条条石头路通往亭院,原本安静羞涩的它,多了几分恬静与热闹,早上还是那样凄美,到了中午就已浮出水面,马上要完工了。

就在这时,有人建议将亭子的颜色换成白色,这样更和谐,我说“不”只有这样才能突出它的特别、与众不同。

到了晚上,终于晚上了,亭子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更宏伟,更壮观了,而此时我也不免想到了“凭高望远思悠哉,晚上江亭夜未回”的诗句。

垂下的枝叶显得苍桑有力,清澈的小溪显得生机盎然,郁郁古亭充满浓烈的文化气息,文化是科学支柱,不要过于追求,而忘记最初古今中外的结合,难道不能堪称完美吗?

次日清晨,丝竹之音,余音绕梁,问琴声何处?曲径通幽处!

【篇二:竹之思】

有人喜欢出淤泥而不染的莲,有人喜欢凌寒独自开的梅,还有人喜欢石缝间顽强的古松,我却喜欢那最寻常不过的竹。

春雨过后,脆嫩的竹笋从湿润的大地中探出头来,褪下层层叠叠的绿外套,一节一节地向着蓝天攀登,变成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它那纤纤腰杆格外笔直,像军人一般挺立着;碧绿而细长的竹叶,在微风的伴奏下,哼起歌儿,“沙沙——沙沙——”

忽而狂风大作,几根细嫩的竹子仿佛要被折断了腰似的弯着腰——风静以后,它们又再次那么坚定、那么笔直地站着。我似乎听见竹林深处传来一首悠扬的《广陵散》——身处刑场而从容抚琴,以激昂的丝竹之音作为对强权的反抗,此为何人?“竹林七贤”之嵇康也。他隐于竹林,有着超然物外的洒脱和不羁,不愿被功名利禄所束缚,不愿与乱臣贼子同流合污而献出了生命。也许我们做不到像他那样为自己的信念不顾一切,但我们可以追求他如竹般的坚忍不拔。

漫步于蜿蜒的竹间小道,会看见群竹中央格外粗壮的老竹。凸显的骨节展示了它生长付出的努力,是它不曾停下的脚步;它没有与群芳争奇斗艳,它只是想着往更高的地方伸展。我们也应如那孤傲的竹,突破困难险阻的限制,往更高的目标拼搏,才能看到更远的风景。

竹子四季常青,是因为它放弃了开花的机会。清代诗人郑燮曾赞曰:“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竹虽像姑娘一般亭亭玉立却又朴实无华,恬淡高雅,大概所有“鸢飞戾天者”与他相处过后都会平息自己追求功名利禄之心吧。

竹不似柳婀娜多姿,但精神抖擞。“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无论春夏秋冬,竹总是以一种不服输的劲头直指云天,笑傲风霜雨雪,展现着蓬勃生机;身上的青纱随风披拂,一尘不染,带着朦胧美和清新的气息,像出尘脱俗的仙女为世人所倾倒。

周敦颐描述过莲的中通外直,竹亦如此。空心的竹是它的谦虚之姿,是它把自己奉献给人们而作出的牺牲。品尝清香的竹筒饭,我为竹洒下感动的泪珠。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在庭院里也栽下几枝翠竹,营造一方高雅之地,学习它们的虚怀若谷,学习它们的朴实无华,学习它们的默默奉献,做个高风亮节、坚韧的君子,向更高的精神境界迈出坚定的步伐。

【篇三:藏在心中的那份牵挂】

细雨如绸,江花似锦,柳絮漫天,溪水潺潺。她,撑着油纸伞走过布满青苔的石板路,眉宇间,却是解不开的愁怨与忧虑。

她本是一个无忧无虑的浣纱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阳光赋予了她明媚如春日的微笑;雨露赋予了她温婉如流水的性格;星辰赋予了她璀璨如钻石的瞳仁;更重要的是,亡国的痛楚赋予了她一颗赤忱的爱国之心。

越王勾践委以重任,她是这个时代、这个王朝向吴王夫差臣服的牺牲品。但为了数以万计的百姓,她别无选择。

雕梁画栋,锦衣玉食。缕缕丝竹之音犹如天籁,震慑住了君王、震慑住了臣子,却终究没有叩击开她的心扉。

为了什么?心中的一个声音不解地问她。为了我的祖国,为了我心爱的人,为了藏在心中的那份牵挂。她笃定的回答。

入越宫以后,与家人永别,回肠百折,情怀忧郁,万种伤心。清晨对镜,恒顾影而徘徊;日夕凭阑,时临风而雪涕。为了祖国,她割舍了双亲和个人情爱,她付出的实在是太多太多。

兵临城下,狼烟四起。吴国,最终逃脱不了亡国的命运。“勾践可与其共患难,但断不可共享乐。”友人的劝,诫,她又何尝不知?

晚霞翻涌,残阳如血。佳人的命运似乎永远是香消玉殒。用自己的一生来换回国的安宁,最终却被人认为是使得国破家亡的妖孽。越王的夫人于是就将她放进皮袋之中沉于江底。一缕香魂随风散。这个女子,藏在心中的那份牵挂,对故乡,对心爱的人的牵挂,永久的埋没在滚滚河水中,埋没在历史的舞台上,埋没在古册的记载中……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施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穿越千年,藏在心中的那份牵挂不朽、那份情怀不朽。

在千百年流淌的史海里,能够为人们钩沉的,从来只是沧海一粟,并且,即便是那些凸现出来为人们所传诵的,也依然是一些扑朔迷离的故事。比如,西施的故事和她的结局……

热门推荐
1初夏
2安之若素,淡然处之——我读《生命的品质》有感
3爱的叮嘱
4我正十四岁
5我学会了包包面
6遗失的美好
7永远别害怕新的旅程
8感恩母亲
9西湖的美
10回顾2022展望2023
11挥洒梦想,铸造辉煌
12梅花赞
13错怪
14田间之趣
15快乐的学工
16冬日暖阳
17八年级的作文
18我和妈妈互换角色
19做家务作文
20枕书入眠,梦也香甜
21我的青春宣言
22追寻的我,前方的你
23说出来的感觉真好
24聆听自然的声音
25宽容的力量
26春雨的美
27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28我最爱吃的美食
29我爱秋天
30校靓丽风景线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