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同学的声音】
去年暑假前的某一天,英语老师夏老师让我们回家准备唱《Faded》这首歌,大家都在家精心准备了一番,第二天,夏老师让我们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轮流演唱。前几轮都波澜不惊,轮到第5组了,只见B同学神采奕奕地跨步而出,站在了“舞台”的C位,其他同学环绕左右。
一些同学正在低声讨论着什么,教室里有点嘈杂,音乐开始响起,B同学自然而然地投入到了旋律中,随着音乐的节奏,整个身体也开始了轻微摆动,神情极为专注,两眼炯炯有神,直视前方。
当他唱出第一个歌词时,整个教室突然静了下来,那是一种怎样的声音啊?它仿佛一支利箭穿云而出,直冲苍穹!我不禁闭上眼睛细细体会,那优美的旋律,丰满圆润的歌声,刹那间牢牢地抓住了我们的心;那歌声如同一缕缕灿烂的阳光,照亮了我的心灵,也像一阵阵和煦的春风,抚慰着我们,让我们把心头的烦恼一股脑儿抛到了九霄云外。
随着歌声旋律的变换发展,同学们“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很快,B同学唱到了歌曲的高潮处,正如威·柯珀所说“声音能引起心灵的共鸣”一样,不一会儿,全班同学都情不自禁地放开歌喉,加入这一令人激动的大合唱阵容之中,在这个以声音组成的庞大的阵容中,冲在最高端的仍然是那B同学那响亮而优美的声音,就像那飞奔在无边草原的头马,后面跟着千万匹奔驰的骏马;又像是阿尔卑斯山上牧羊人吹响的那只超大号角,发出雄壮高亢的声音,召唤着羊群们快快回家。
正当同学们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世界中如痴如醉时,B同学的歌声突然戛然而止,音乐的尾声也渐渐逝去,但我们感觉那优美的歌声似乎还在教室的每个角落激荡着,回旋着,久久无法散去。终于,第一个同学回过神来,鼓起掌来,唤醒了其他同学,顿时全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绝,而B同学的脑门上已经是汗水淋漓,热气腾腾。
我喜欢B同学的声音,这真是一次绝好的聆听演唱的经历,正应了这句“此声只应天上有,人生难得几回闻”!(公众号:我们555666)
【篇二:奋勇前进】
暑假里,妈妈跟她同学组织了个“妈花团”,带领我们去走茶马古道。
一大早我们来到了茶马古道,五个人组成了一支“小马帮”的队伍。作为整团唯一的“男生勇气担当”——我骑上了头马,带领着整支队伍,我昂首挺胸,活像一位威武出征的大将军。后来我才知道我骑的是老马,而老马不仅识途还能当领队,真神奇啊!
听,马儿脖子上发出清脆的铃铛声,它似乎在诉说着古道的历史。突然耳边传来妈妈和阿姨的惊叫声,原来这古道窄小、陡峭因为下雨泥泞路滑,一会儿上陡坡一会儿急下坡,本来就胆小的妈妈们吓得惊叫连连。正当我想取笑她们的时候,突然我的马儿腿滑了一下,感觉自己的心一直往下坠,我立马抓住了马绳,身子后仰,真是太恐怖了。好不容易稳住了,又来了一个陡坡,这时马儿低下头儿朝前进,朝着整条马道上踩出的一个个深深的马蹄坑印前进!一路坑坑洼洼,我们的屁股也在颠簸中饱受着脱掉一层皮的甜蜜折磨。想想我们只是观光游玩一个多小时就这么辛苦,那千百年来,在这条漫长的小道上,运送货物受季节、天气影响,光骑马就得走上几十天,那一路走来是怎样的艰险、怎样的孤独,又是怎样的毅力支撑着他们?
古人尚且如此,身为男子汉的我又有何畏,我也要鼓起一股韧劲在人生的泥泞旅途中奋勇前进!
【篇三:遇上碎片化的阅读】
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的一天被分为了许多碎片化的时间。我们应该利用这些片段,进行碎片化的阅读。
碎片化,就是将一个整体分裂成许多小段的碎片。而碎片化的阅读,就是在碎片化的时间中,忙里偷闲地阅读。阅读,即读书、读杂志、读报纸等一切收取信息的总称,阅读在以往的概念中应是完整的,不应分成太多次。所以说,我们为什么要进行碎片化的阅读呢?
碎片化的阅读,有着整体化的阅读达不到的优点。
碎片化的阅读,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在日常生活中,节奏十分快,这导致了会有层出不穷的事情等待被完成,于是我们很难有一段很长的、专属于阅读的、无事打扰的完整时间,即使拥有,也是将其余事情的时间压缩减少,才挤出来的时间。可是,碎片化的阅读就不同了。我们做任何事情之间都会有休息时间,如果我们在休息时间手拿一本书阅读,那么难道不是节约了很多时间吗?此外,带我们整体化阅读时,因为时间足够,所以一定会精读细读,并品味字里行间的韵味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这样就势必导致我们收到的总体的信息量变少了,即我们只知道了几条信息的具体内容,却不知其它。可是,碎片化的阅读就不同了。我们如果进行碎片化的阅读,因为时间很少,所以肯定会粗略扫过,不会选择信息精读。这样一次碎片化阅读即使不知道任何一条信息的具体内容,也会知道许多信息的粗略情况,更何况我们还有许多次碎片化阅读的机会呢!多次碎片化阅读所接收的信息量,一定比整体化阅读中的信息量多。再说了,在社会中,我们可以不知道一条信息的具体内容,但可以连这条信息是什么都不知道吗?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碎片化的阅读有优点,也必然会有缺点。比如,碎片化的阅读可能导致几条互相关联的信息无法联系起来,可能使我们阅读的次数过多,太过麻烦,更严重可能会让我们在生活中看待事物的角度变得碎片化,即思维模式没有宏观性,没有一个整体的框架,只有无穷无尽的碎片信息,就好比千军没了主帅,万马没了头马,只剩下散乱、崩溃的士兵与马群。这样肯定是不行的。不过,若是我们只将碎片化作为一种工具来使用,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身处信息时代,生活节奏必然愈发变快,碎片化已是大势所向,它将不可阻挡地到来。我们应该合理使用碎片化阅读,争取走得更高、更远。
【篇四:第一次骑马】
这一次,我和妈妈终于来到呼伦贝尔大草原,我要了却我多年来骑马的心愿。
一下车,耳畔传来清脆悦耳的马蹄声,眼前是长龙般一字排开的马厩。马厩里,马儿正晃着脑袋津津有味地吃草。
马儿马儿,我来啦!我迫不及待地戴上头盔,穿上盔甲,活脱脱一个帅气的赛马手。驯马师扶我坐上了一匹健壮的栗色小马,它那一头飘逸雪白的鬓毛披在挺拔的脖子上,蹄子雪白,好像套上了白靴,特别神气。我脚踩马镫,手抓把手,坐得笔直。等我一坐稳,驯马师转身给别人“保驾”去了。没了主人的看管,小马驹立刻不安分了,头一昂,耳朵一竖,绕着原地打了两个转,我紧张地四处张望。小马驹越发淘气,索性驮着我向马厩走去,完全不顾吓得手心冒汗、说不出话的我。一分钟,两分钟……,我的冷汗一波一波地冒着。正在我骑“马”难下的时候,“救星”到了,驯马师一把拉过缰绳,小马驹顿时收住脚,乖乖地往回走。呼~吓死宝宝了!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驯马师一个飞身上了头马,轻轻拍了下马屁股,马儿四蹄有规律地摆动起来。我们这个八人马队开始了信步漫游。我的马儿也跟着头马的节奏慢悠悠地溜达起来,我的身体随着马儿一上一下轻轻地颠簸起来,感觉好玩极了,之前的害怕早已抛到九霄云外了。看那绿草与蓝天相接,牛羊与白云相逐,远处一座座蒙古包犹如绣在绿毯上的花儿,美丽极了。
不远处,几个年轻的小伙儿纵马挥鞭,矫健如飞,看得我眼睛都直了,好想和他们一样骑马狂飙!
“喂,你快点!”我摸摸马脖子,捋捋马毛,拍拍马屁,可马儿根本不吃我这套。
“快点!不然夹你肚子啦!”我用腿夹了夹马肚子,它非但不理我,鼻子里还哼了一声,好像在不耐烦地说:“你又不是我的主人!”真把我气坏了。
“再慢可别怪我脚下不留情!”“我要打你屁屁了!”我又学大人拽着缰绳,开始一站一坐,可是马儿就是不听使唤,越催越慢,掉在了马队的最后。我只好向驯马师投出“SOS”的信号。他心领神会,口中念出“咻咻咻,嗙嗙嗙”的咒语。马儿好像顿时被施了魔法,鼻子喷着气,耳朵竖得笔直,甩甩尾巴,“得得得”地慢跑起来。我也学着驯马师“咻咻咻,嗙嗙嗙”,嘿,马儿真的领悟了我的旨意,加速小跑起来,不一会儿就把妈妈他们甩在了后面。长长的鬃毛在风中高高地扬起,伴随着奔腾的马蹄声,仿佛整个草原都产生了震动。暖暖的风儿抚摸着我,空气中的青草味是那么清香而令人沉醉,草地是那么柔软而富有弹性,天空是那么蔚蓝而近在咫尺。真有种“天穹压落、云欲擦肩”的豪迈潇洒!
忽然,一个剧烈的颠簸,前面一个坑颠得我屁股都快裂成两半了!“吁~吁~”我用力一拉缰绳,马儿乖乖地停了下来。哈哈哈,我会骑马啦!
有朝一日,我还要回到草原纵马驰骋,成为草原上一道美丽的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