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孝养的作文

【篇一:中华梦,国学情】

中华梦,是祖国繁荣昌盛,奋发图强,伟大复兴的梦,也是我们每个家庭安居乐业,不断拼搏的梦。而这梦想的蓝图确是这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国学经典,是人民对国学的深切情感。

中华梦,国学情,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从践行孝亲文化开始。记得大学时代,我们的辅导员老师给我们布置的假期是给父母洗一次脚并对他们说一声我爱你。回到家把水烧好,早早就完成了洗脚的任务,可是到了说我爱你,对于从小一直比较内向的我来说却是难如登天,好几次鼓起勇气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妈妈看我一直站在那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微笑着对我说:"女儿长大了,有啥不好意思说的话?"听完妈妈的话,眼泪不争气的就流出来了。最后一次鼓起勇气说出了:"我爱你!"很感谢自己的这次经历,因为以前总是觉得很多话不用表达,爸妈都懂,但在读了国学经典之后,这个观念也慢慢开始转变。《弟子规》中从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了我们引导,言行举止,孝养双亲,不仅仅要孝养父母的身体,更要孝养父母的心灵。不但要做,也要表达,也要沟通。

中华梦,国学情是仁、义、礼、智、信的具体呈现。毕业以后有幸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当站在讲台上看着孩子们一双双求知的眼神,对教师这个行业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教师是孩子们成长路上的领路人,除了教给孩子们书本知识外,我该将他们领向何方?才能让他们走的更高,更好,更远。也是在阅读国学经典之中,我寻见了答案。育人是引领孩子们在仁、义、礼、智、信的方面去践行,做个心胸宽广,文明诚信的有大智慧的人。当一年级的孩子因为一些小事产生纠纷时,我们一起读借人物,及时还;问题迎刃而解。以文明为镜,孩子们可以洗涤自己心灵,做到乐观豁达。以爱为镜,孩子们可以让善良之花常来不败,做到团结互助。国学正是从一点一滴给我们以规范,帮我们成长。

中华梦,国学情是美的享受。读《笠翁对韵》享受韵律之美,读天苍苍,野茫茫享受意境之美……正是从小有了美的熏陶,才让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对中华梦有了不竭动力,有了勤俭节约,努力拼搏。是国学经典陪伴我们一路奋斗,是国学情怀引领我们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梦走出一步又一步坚实脚印。

【篇二:有孝心方成人】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百善孝为先。《孝经》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意思就是说:孝道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所有的教化都是从孝道衍生出来的。所以我们只有遵行孝道,才能成为有道德的人。

作为小学生的我们现在又应该怎样把孝道传承下去呢?我想: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从小事慢慢做起,做一个善良感恩明理的人。在家应该先学会和遵行的就是孝敬父母双亲。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如果能学习古人的“二十四孝”,多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孝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为任务,以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为目标,你就是一个有孝心的好子女。在校要遵守纪律,尊敬老师,团结爱护同学,认真学习各科知识,你就是一个有品德的好学生。在公共场所要讲文明,遵守法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你就是一个有爱心,有道德的人。

同学们,从现在开始都做一名“孝”星吧,那我们的社会一定会父慈子孝,人世间的真情必然感天动地!

【篇三:百顺孝为先】

“孝”是什么?是过年过节一袋又一袋邮寄给父母的保健食品?还是每次大把大把塞给父母的金钱?“孝”不是用数目和财力来衡量的,“孝”是一颗真诚的心身体力行表现出来的,一切让父母感到温暖开心的事,这便是“孝”。

在读过《以爱为灯》这本书后,《婆婆升天》这则寓言故事给了我许多感触。媳妇因为丈夫的母亲与夫妻俩同住便设计出去婆婆,利用丈夫的老实推婆婆跳火坑。婆婆大难不死还意外的捡到了强盗落下的金银财宝并背回家,骗儿媳妇是升天后得到的,还有许多背不动没有带来,于是,媳妇自己将自己送入死亡的深渊,跳入火坑“升天”了。

读完这个故事后,不由得让我感到心寒,之后便引发了我的深思,到底什么是“孝”呢?在现代,为了谋夺父母财产而做出丧尽天良的事常有,正如林清玄大师所说的那样:“一般总是把‘人类’和‘野兽’区分开来,忘记人也是兽的一种。入手最大的分别,是人有深的智慧,善的时候,胜过野兽百倍;恶的时候,则是野兽的千万倍。”百善孝为先,人与兽最大的区别,追本溯源,就是对父母的孝养,连父母都不能孝养的人也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而在《父母无用国》这一篇中,更是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父母无用国》一等到父母年迈便会将其活埋,主人公为父母去远方求医,更是违背习俗和法律不愿将父母活埋,抵挡着舆论。“因为父母虽然年迈,无用,他们的恩情却是永远存在的。”主人公一席话让我铭记在心。父母恩情如此之重,我们又怎么能将其“活埋”呢!而那些到中国领养孩子的外国夫妇更是一致认为,中国人的基因里有“孝顺因子”,如此看来,无论地处何方,“孝”,永远是人们渴望和追求的美好品德。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故事:20世纪60年代初,陈毅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日理万机,公务繁重。60岁的他出国回来得知父母病重便赶回来看望。刚进家门便看见母亲在藏东西便问母亲藏的是什么?原来是老母亲尿湿的裤子,陈毅便要拿去洗,家里人认为以他的身份不适合做这些,陈毅坚定的说:“我小时候,娘不知道给我洗过多少尿裤屎裤,现在,儿子有机会为您老人家洗一洗脏裤,虽不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却也算作一片孝心吧。”就是这么一个人,身居高位却毫不嫌弃,毫不介意地为母亲洗尿裤,这份孝心是永不泯灭的,一直流传给一代又一代,经过多少沧桑,却依旧感人至深,让人难以忘怀其中最炙热的那份孝心。

用一辆板车推着父亲送父亲求医,边求诊便求医的安徽五河县孝心女孩黄凤;用一把锄头撑起全家的重庆市忠县勇敢女孩,在逆境之中微笑的女孩吴林香;为挽救妈妈生命,放弃读书,承担起家庭重担的少年,为母捐骨髓的邵帅?这些坚强的孩子正是中国孝心少年,无论面对多大艰难险阻他们用“孝”撑起一片天用“孝心”照亮了世间温暖人们冷漠的心,让人们看见了希望,光明与力量?

妈妈是一个严格的母亲,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我早已学会了洗衣,做饭,洗碗拖地一系列家务,没有表扬的话语,没有奖励,但我会依旧这么做着。那天,姑妈来我家窜门,吃完了午饭,我自觉地开始收拾碗筷,这对我来说早已是习以为常了。姑妈却感叹道;“你家小朋友还真是勤快,不像我家儿子,什么也不做,吃完了就走,你还真是幸福,有一个孝顺的女儿,老了可享福了?”那是我第一次听到别人的表扬,是那么幸福,欢快?“那是!”妈妈这么说道。那张充满了笑意的面孔,那种因为姑妈的话而升起得自豪,让我心中充满了温暖。我并不认为做的这些小事有多么的孝顺,但妈妈却这么自豪于我的孝顺,原来,孝并不需要多么的伟大事迹来渲染,不需要多么的浓墨重彩,只是那淡淡的一笔也可以体现出孝的真谛!

对父母长辈的孝心有多种表达方式,一句亲切的问候,一次耐心的倾听,一段贴心的话语,一杯温暖的热茶,一把舒适的椅子,一份生日的礼物让他们张开笑脸。孝敬父母长辈就表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之中。“孝”是中华人民的传统美德。

热门推荐
1难忘的中秋节
2我的故事
3放蜂人读后感
4一次手工制作
5植树节作文
6心灵深处的那双眼睛
7我的校园
8等待春天
9惋惜,油然而生
10抬头就是阳光
11生命的遐想
12回归精彩
13布娃娃谢谢你
14我的小天地
15关于2020春节肺炎的作文
16冬日的歌
17暑假就要结束了作文
18小草
19一路怀想
20与你道别
21学做鸡蛋饼
22爷爷的工具箱
23我带妈妈“春游”
24我的家乡
25底色
26风筝与线
27开学第一课的演讲稿
28放烟花
29背影
30追梦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