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慢慢地,学会了欣赏】
曾经,我讨厌音乐。
在一次机缘巧合下,来到了某人的演唱会。这么吵!而听众也是饶有兴致的挥着手啊~欢呼啊~跳啊~蹦啊~那欢腾的场面感觉就像一群大妈在跳广场舞。
当时想,我和他们可能并不是一个世界的吧!
不久的将来,我五年级了。得到了第一部爸妈淘汰下来的手机。班里的其他同学也或多或少得到了一部手机或是“老旧古董”级的MP3。那个时候,学校查得不严,总有几个同学带着MP3去学校。稍微低端一些的只能听歌和听电台,而高端一些的就能插SD卡,玩卡里的游戏了。我同桌也是典型的“手痒“族,自习课上会偷偷拿出MP3,为了不让我打小报告,他会塞给我一个耳机来充当“封口费”。
他的歌单里什么歌都有,有JUSTINBIEBER的,有周杰伦的,有电影插曲,甚至还有戏曲……我当时想,细细的欣赏一番吧,似乎也没有那么难听嘛~
毕业了,渐渐长大了,也就有了更多和父母、同学,或单独外出的机会。时常,当我置身在穿梭的人群中,当太阳光照在陌生人的身上反射到我眼中,在我大脑中成像时就像一幅幅奇妙的画景,那些头上戴着耳机的画面总能引起我的好奇心和兴趣。慢慢地,这种画面感觉越来越吸引我。有时那些带着耳机的人,在我看来更多了一丝美感。
我尝试在手机上下载了几个播放器,几经挑选,决定开始使用网易云音乐。相比别的音乐软件,网易云音乐更人性化,且改变了当初我对音乐的想法:音乐是有生命和力量的。
我更偏爱纯音乐,音乐是一种旋律,而歌曲只是一种衬托,只有音乐本身才是最具奇妙的地方。
“小时候,我不懂如何欣赏音乐,当时觉得音乐是多余的东西;现在我才真正懂得如何去欣赏,我觉得不算太晚吧!”这是我在单曲《Voyege》中发表的评论。
【篇二:而今可有六尺巷】
生活中不乏出现这样的景象:一辆拥挤的公交车,车下的人觉得上面还有空间,于是上挤,上了车以后才发现并非,于是极不情愿下面的人再上来。
不妨想,若下面的人尝试着乘坐下一班车,若上面的人再努力多挤出一丝空间,也许车便平稳地开走。场面也并不会如此混乱。双方各退一步,即是海阔天空。
古时曾有六尺巷之美事,自家人与邻居各退三尺,造就一时佳话,那是古人的智慧。而现今每个人都奋力向上游拼进,每个人都不甘退让,每个人都思索着顽强抵让对方的挤压。正如公交车上之幕——故我思,而今可有六尺巷?
似那贞观盛世,房谋杜断不仅为唐太宗之知人善任,更是房玄龄与杜如晦的相互配合。双方时时意见不合,却学会接受别人的意见,而非一昧坚持已见。两个性如水火之人,却造就了一个大唐。
当针锋相对时,不妨退一步,舍了那三尺又何妨。留了一条六尺巷,是人间善举。
可总有人说:“社会就是俄罗斯方块,合群你会消失。只有突出,你才会被人发现。”确实,社会需要优异而令人瞩目的人才,可那样的突出并非是死执其言,难以忍让。
可总有这么一些人,以“突出”的姿态活跃在B站、抖音上。他们被称为“杠精”、“KY党”。在所有人沉浸在剧情中时,不合时宜地说着讽刺的话语,于是满屏的弹幕都是没有营养的对骂。有网友试图劝解,而无效,只好关掉弹幕。弹幕是交流情感与心得的地方,如今却沦为一片“辨论场”,可气、可笑。若杠精们各退几步,六尺巷的境界,何曾这么难达到?
也许他们想显得标新立异,也许他们想享受坚持已见而得到最后的胜利。可“和”,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根本。
这一点网易便做得很好。就在去年12月,歌手何静因女儿过度沉迷于第五人格而发微博批评网易过度圈钱。不少人为此而发起舆论攻击。可网易主动平息舆论,揽起责任。不久,何静也道歉并删除了那条微博。网易官方发言:“各退一步吧,让‘第五’重新成为一片净土……”
六尺巷,其实只需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呢?就像公交车上那样,车里的忍,车外的让,也许真能解决不少纠纷,真能消失不少喧嚷。
而今可有六尺巷?而今必有六尺巷。只需我们少一些固执,多一分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