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搪瓷碗的作文

【篇一:家乡的小巷】

“虽为江左一邮邑,敢夸神州无同类”,说的便是我的家乡高邮。虽然我有幸生在这样一个水灵灵的苏中小县城,但有许许多多水乡的事儿只能在汪曾祺的文字里拜读。大淖河边的杨垂柳,墙角花阴里款款起飞的蜻蜓,御马头边袅袅的炊烟,还有那“二丫头——回来吃晚饭来啰——”,每每读到这些便有一种莫名的神往,还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难受。那是因为我爱家乡现在的样子,我也很怀念过去的她。

在秦朝时,这儿被设为邮亭,建驿站,今天是全国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现今这个有7000多年历史的高邮已是高楼林立,人们的生活水平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人们在尽情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方便与快乐。但如果你想静下心来,远离喧嚣,你可以选几条小巷走一走,走在嘎吱嘎吱的小巷里,你就可以尽情的编织梦想,穿越时空。

由城市到农村,大家都住高楼,走大道,那成群的平房和曲折的小巷渐渐少了。南门大街那一带还保留着一些老城的回忆,巷陌深深。这儿的小巷不似北京胡同那样窄,只能一人通行,两三人并走是没问题的。我喜欢黑色方块铺成的小巷,尤其是时间久了,砖块表面有些破碎,石缝间现出灰灰的泥尘,还有那零星的小草,当有人穿着高跟鞋走过时,嗒嗒嗒,踩在长条砖上的声音便毫无顾忌的传来,嗒嗒嗒,满巷子回荡。

夏天下大雨时最有趣。由于铺设简陋,凹凸不平,许多地方的水便积在一起,形成许多的小沟,大人便在那儿放几块小砖,简易的小桥便搭成了。撑着一把小伞,和同伴们前前后后排好,一人一排,前面胆大的一步踩在一块砖上,蹦跳着,欢呼着,又催促着后面胆小的,不耐烦的看她两步一块的走,再后面的就更急了,你推我搡的,胆小的就一脚插进了齐脚踝的水里,一脚还搭在砖头上。他们都快乐的笑了,脚踩进水的也笑。在大人的呵斥声中,他们继续向着不见头的小巷深处迈进。

小巷幽深宁静,即便有时传出小孩的哭闹声,夫妻吵架声,也不会破坏这份静谧,相反倒使小巷更公众化,更人情化。它象知识,你一直走,一直在学习,却总走不完,学不到头。

人武部巷头有一家饺面店,陈小五面店,正宗的高邮阳春面。门口支着一个大锅,一个个白色的搪瓷碗飘在上面,老板娘把熬熟的酱油、胡椒面等调料放在搪瓷碗里、然后象播种一样撒下葱花或蒜叶,一圈下来不会漏掉一碗,也不会重复,然后从水面捞起搪瓷碗,下面、捞面,按号盛面。每天早晚两市,人头上接碗。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普通的巷头因为这家面店声明远扬,家里来亲戚带他去吃一碗,单位来人也带他去吃一碗,下回再来时,即使你不领着,他们一定也要去吃一碗的,高邮巷头的阳春面啊,让人难以忘却。

别总是行色冲冲的奔走在繁华的大道上。挑一个闲暇时间走一走家乡的小巷,看看巷子两边门上的对联,逗一逗巷里人家的小狗,你会发现原来你是这样的爱着你的家乡哟!

【篇二:让信任永存】

校门口边的石阶边,坐着一个皮肤黝黑的乞丐。他衣衫褴褛,头发都结成了一个块,脚上的拖鞋几乎被踏坏了。他身边的竹杖倚在石阶上,乞丐面前摆着一只搪瓷碗,碗里已经有了几枚硬币。他不时摇一摇碗,还口齿不清地请求着什么。

几个一年级的小孩子会向里面扔一些买早餐剩下的钱,但多数人总是孰视无睹。

放学后,我发现,那个乞丐还坐在那儿,硬币还没能铺满碗底。

看来……大家都怕他是个“假乞丐”。我在心里默默地想。

打开手机,看见新闻头条:女子假扮怀孕老师乞讨……

瘫在椅子上,这才发现,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那么得脆弱,似还在被金钱吞噬着。

“助人为乐”,这本因是中华人民的座右铭。可现在,信任却只离破裂。中国,不应该是这样。

路上摔伤的老奶奶,多少人只是拿出手机拍一张照,发到朋友圈,又继续匆匆赶路?又有多少人,不怕冤枉,搀起老奶奶,领她坐在长椅上。

换一个角度想:假如,她是真的需要帮助呢?你帮助了她,生活里,不就又多了一分温暖吗?茫茫人海里,总是会有善人的。

第二天,那个乞丐还在校门口,只是眼袋又加重了。我走到他身边,在搪瓷碗里放了一枚硬币。

“谢谢!”他含糊地笑着说,脸上的皱纹一点点地舒展了。

我也笑了。在阳光里,我相信——信任,会永存……

【篇三:金色的鱼钩缩写】

1935年秋天,红四方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胃病,我和两个小同志病的实在跟不上队伍了,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让我们在后面。

炊事班长对别人特别亲切,大伙叫他“老班长”。

我们走不快,一天只可以走二十里路。一路上他带着我们走一阵歇一阵。半个月,饥饿威胁着我们。

一天,他在洗衣服的时候看见池塘边有鱼跳出水面。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缝衣针,做成鱼钩,这一次我们吃到了鱼汤,尽管没有作料,我们也吃了个精光。

第二天,老班长端来的鱼汤特别少,每个搪瓷碗只有小半条猫鱼,上面飘着一点野菜。我端着搪瓷碗觉着有千斤重,怎么也吃不下去,两个小同志也不知道怎么,也不往嘴边送。老班长见了这情景,收敛了笑容,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我们就走不出这草原。”

这天上午我们都慌了,过雪山的时候有不少的例子。老班长用手抚摸着我的头。突然他的手垂下去了。我们哭了起来。

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光芒。

【篇四:外婆的蛋饺】

“外公外婆,我回来了!”

快过年了,我又来到了外公外婆家。每次进门,我总要这样喊一声。

“呵呵,是谁来了?原来是我们的小外孙呀……”外婆的声音从厨房里传来,我赶紧跑了过去。

水雾弥漫的厨房里,外婆系着大围裙,站在厨房的灶台边,正准备包蛋饺呢。外婆身前的案板上,稳稳当当地睡着几十枚鸡蛋。外婆弯下那本来就不太直的腰,用布满皱纹的双手,轻轻托起一枚蛋,紧挨着搪瓷碗的边沿,柔柔地磕下,像是怕惊扰到熟睡的婴儿。如玉般温润的蛋黄,便贴着碗壁滑下去。不一会儿,便有了半碗鸡蛋。外婆将碗稍稍倾斜,抽出一只雕花长木筷,手有条不紊地抖动着,在蛋液中搅出树的年轮。我在旁边,看着外婆娴熟的动作,麻木了很久的味蕾有了一些触动。

外婆晃了晃油瓶,皱起眉头,我知道,她是在掂量放多少油才健康。外婆沉思良久,一手扶住瓶身,一手微微倾斜,往小锅里倒了一点儿油,很快,气泡便在油锅里跳起轻捷的舞蹈。外婆抄出一柄大木勺,往其中略倒些蛋液,半浸在油中,很快地握出一块儿肉馅儿,在蛋液将熟之际迅速放在其中,让蛋液浸没其肉馅,凝结出一层霜敷蜡染般的蛋皮。渐渐地,外婆布满皱纹的额头上渗出滴滴汗珠,她抬手轻轻擦去,却为面颊增添了几分光泽。“呵,今天多放些肉,没羼生姜,那小子肯定爱吃……”

那句若有若无的喃喃自语,被我听得真真切切、清清楚楚。我不禁鼻子有些酸。外婆的视线一直没有离开那她自我出生以来倾注了12年心血的灶台,专注地做着、用心地做着那美味、仿佛掺进了魔法的蛋饺。

【篇五:令人难忘的瞬间】

夏,总是燥热的,即使是在海边。蝉也耐不住这燥热,在树荫下的躁动着,树叶无精打采的耷拉这脑袋,过往的行人也纷纷打伞遮阳,他们都和我一样期待着那一缕清风。

虽说是和家人来青岛避暑,在栈桥走得久了,却也仍耐不住热意,海面上来往的船只和悠闲的海鸥也无法提起我的兴趣,于是我跟爸妈要了钱打算独自去买雪糕。

青岛可得算是暑假避暑的宝地,吸引了不少游客,这不,买个水都要排个大长队!看着雪糕摊前排到马路上的长队,不禁感叹。队伍移动的缓慢,耳边隐约传来歌声,在抱怨声中时隐时现,我也等的有些焦躁,身上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沾湿。歌声愈来愈清晰,居然是“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也不知道是谁放这么老掉牙的歌,我不禁抱怨。随着队伍的移动,我看到了歌声的来源。一个老人、一个破碗、一个发黑的扩音器。

在老人的脸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岁月无情的痕迹,镶嵌在额上的皱纹、肆意吞噬青春的斑白两鬓,挂在他瘦弱身躯上的破败衣服,露出的大片狰狞疤痕,那是烧伤的印记!他经历了什么我无从知晓,但他眼中盘踞的忧郁与惆怅如同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让我感受到他的绝望,我的心揪了起来。而周围的人似乎并没有感受到他的存在,聊天、玩手机的大有人在。他身边的搪瓷碗中只有几张一元纸币孤零零地躺在碗底,似乎在无声的说着些什么。离摊位越来越近了,看着那微微磨损的搪瓷碗,我有些犹豫,汗水浸湿了握在手心的薄薄纸币。

树上的叶子轻轻摇动了几下。一只纤细白净的手伸了出来,穿过阳光细密的光线,稳稳地将一张10元的纸币放在碗底,那破碎的燥热的阳光在那只手上熠熠闪光。树叶子欢快的舞动起来,将更多的阳光细细切割,燥热不知逃到哪里去了。

风徐徐地吹着,连蝉鸣似乎都静谧了,经过漫长的等待,虽然没有买到雪糕,但收获了一缕清风,一缕难忘的清风。

【篇六:搪瓷碗的旅行】

我是一只搪瓷碗,米黄色的碗围上有一圈深蓝色的字:人民公社好。外婆走了10多里路,将我从乡里的集市上带了回来。

一到外婆家,我就成了小木桌上的宠儿,我总是盛着桌上最好的小菜:可口的萝卜干或是鲜美的盐拌青菜,每个人夹菜的时候,总是面怀喜悦地用筷尖小心翼翼地挑起一点——在那个粮油需要定量供应的时代,不挨饿,便是最大的满足了,相比一日三餐单调的主食——山芋干粥、玉米面白菜粥,一碗脆生生的小菜,简直是餐桌上的灵魂啊!

妈妈出生不久,便迎来了改革开放,我又被带到了县城里妈妈的餐桌上。80年代,米饭已成为餐桌上的主食,人们不愁温饱。每逢过节,外婆总会想方设法给妈妈“加餐”,我会盛着一碗肉末蒸蛋,从雾气袅袅的蒸锅中,被小心翼翼地端到餐桌上——嫩黄的蛋上嵌着翠绿的葱花,加上星星点点的肉末,淋上几滴麻油,香气扑鼻,有谁会不喜欢呢?

2009年,小主人在南京出生了,她8岁那年,恰逢迎来了十九大的召开,中国迈进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我被从一个神秘的大盒子里取了出来,外婆头发已经花白,她轻轻摩挲着我,露出悠远的回忆神情,向家人诉说我的旅行,她赞叹着:“共产党真是太了不起了,短短几十年间,就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我们那时做梦都没想到,中国会有那么繁荣富强的一天!”

餐桌已经不需要我了——镶着金色花纹的骨瓷餐具,盛着我没见过的美食:红彤彤的蒸螃蟹、香气扑鼻的红烧牛肉、滋味鲜美的鱼丸汤;精致的果盘里盛着来自热带的珍稀水果:芒果、荔枝、山竹……

我重新被装进神秘的、象征着传承的大盒子,待我再次被取出时,又会目睹什么样的奇迹呢?

【篇七:美丽的间歇泉】

间歇泉是我们家乡一道独特的风景,她因泉水间歇涨落而得名。

走近间歇泉,四周绿绿的山峰,脚下清清的流水,风中清新的空气定会让你流连忘返,脑子里便只剩下一个“清”字了。

间歇泉的水是清凉的。泉水从一个小洞穴里喷涌而出,每隔五分钟涨一次水。涨水时,泉水翻涌,无数翻滚的水泡好像晶莹剔透的珍珠,不断地撒落在地上。落水时又像一位害羞的舞女,轻盈地舒眉展臂,引得不少游人驻足观看,为之叫绝。

泉水顺着人工沟渠向下游流去,叮咚叮咚,清脆的泉水声婉如一首优美的钢琴曲在山林中跳跃。从泉源到田野,到村落,无处不清澈见底,无处不清凉怡人,无处不触手可饮。用手捧起一口水,喝进嘴里清凉到心里,旅途中的炎热也随之散去。

间歇泉泉水清凉,环境清幽,是人们避暑的好地方。

间歇泉绿树环拥,环境十分清幽。在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哗,也没有人工特意设计建造的风景,一切都是自然的。就连农家小院餐桌上的饭菜都是自然的,粗糙的搪瓷碗,大山特有的包谷饭,从山里采摘的新鲜蔬菜……一切都让你赏心悦目。清幽的环境,会让你忍不住靠在树下睡一觉,做一个美梦。

间歇泉是天然的氧吧,空气十分清新。走进间歇泉,深吸一口气,你才发现原来空气是多么纯净清新,就像一个个绿色的清新的小精灵钻进了你的鼻孔,你会觉得神清气爽,许多劳累,许多烦恼都会烟消云散。

啊!家乡的间歇泉,我魂牵梦绕的好地方。

【篇八:这个假期,我学会了等待】

等待,对于我们并不陌生,我们的生活处处是等待。小到等待一辆送我们回家的公交,大到等待一次改变我们人生的际遇。

等待,它其中大部分是耐心,但最重要的是用心。用心等待一辆车时,看车站旁树枝上唧唧喳喳的鸟儿,便不会觉得无聊,反而充满惊喜;用心等待生活中的际遇出现,日复一日的刻苦付出,就不会觉得辛苦,那过程也会像到达彼岸殿堂般精彩。

学会等待对于我而言,是成长的体现。过年的时候,我不再是桌边等待美食的孩童,也要撸起袖子参与制作年夜饭了,这时除了有耐心,还要用心学习、用心体验制作美食的过程,这是等待带给我的成长。

记忆中,过年是夜空中转瞬即逝的花火,是举着筷子放不下的聊天,是琳琅满目的美食。奶奶家的小厨房,是我对美味的无限遐想。可是进入柴米油盐的厨房,我才明白准备一场团圆饭所需要的辛苦。

过年的厨房是厨艺大舞台,大人们都聚集在厨房中,如今我也成了其中一员,虽然我被妈妈定义为“打下手”的,但结果我还是充满期待的。我对自己的工作谨小慎微,用心体会着自己第一次下厨的经历。那个青花白瓷碗,有个小小的缺口,它是爷爷节俭的体现;不锈钢饭盒奶奶用来给我送饭,它像是亲情的桥;搪瓷碗是关于一碗长寿面的承载。

在等待中,不止有耐心更有用心时,我会擦干盘底的水以防滑落;我会在传递青花碗时将细小的缺口冲向自己,以防割伤他人。众多这样细小的用心,才支撑起一场期待的结局,这也让等待的过程比获得的结果更有意义。

这个假期,我学会了等待,让我明白什么才是有意义的等待。耐心与用心将在更多方面得到体现,相信在等待将来的过程中,我将从中受益非浅。

热门推荐
1引人入胜的书看图写话
2美丽的家乡
3我们班上的“闲事佬”
4地球病了
5吃垃圾的怪物
6我喜欢读《云朵上的学校》
7奉献点亮美好明天
8住宅的花儿
9爸爸做饭记
10植树节作文
11红绿灯的自述
12彩色的夏天
13给物理老师的一封信
14学打乒乓球
15我变成了一棵植物
16我爱家乡的四季
17五一劳动节作文
18那不一样的美丽
19看得起自己
20宋元之绝唱,千古之婺江窑
21一场激烈的篮球赛
22时尚的阴影
23今年的父亲节
24我的暑假生活
25无名的小花
26我的妈妈作文二年级
27
28我家的后花园
29那天我回家晚了
30记一次游戏作文四年级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