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寻找春天】
今天下午的综合课上,老师带我们去大操场上"寻找春天"。
我来到大操场上,这里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变得春意盎然:浅黄的枯草丛中,已有了一抹淡淡的绿,而绿草间,又跳动着金黄的活力火焰——蒲公英的花朵。杨树的树梢上,挂着一串串杨树花,风一吹,便从枝头纷纷落下。树杈上,有一个大鸟巢。两只鸟儿站在一旁,“叽叽喳喳”唱着春的旋律。
这春天多么美丽!能用什么办法使它长久保存呢?对了!把它定格下来!想到这儿,我便拿着彩纸和剪刀忙活起来,急着为它们赶制一张“照片”。首先我把目光定在了几棵开花的荠菜上面……
这张“标本图”的左下角就是我刚才讲到的荠菜花。它们的“豆荚”是心形的,里面包着几粒小巧的种子。它们的花很小,一簇一簇的。小白花点缀在绿叶间,淡雅而不失美丽。
荠菜花的右边是我好不容易才采集到的一种不知名的树的嫩芽。它的叶片前端是瑰丽的深红色,叶片中部是棕红色,叶柄又变为青翠的绿。那树的新枝前端为植物枝叶少有的玫瑰红,逐渐变粉、变棕、变黄、变绿……
再往右是一朵蒲公英花。它有着棕红的花茎,碧绿的花托,金黄的花瓣和花蕊。它的叶片与荠菜的叶片十分相似,以至于几年前我挖荠菜,竟拎了一大筐蒲公英回去。
最右边是一枝小蓝花。它的花瓣十分容易掉。我采集时,摘了一大把这种草,中间的花星罗棋布。可运到“粘贴处”时,竟只剩下了这一枝带花的。
标本图中部有两种植物。左边是几棵带着粉色小花的棕色小草。这些小草很奇怪:它们露在外面的部分是棕色的,可被杂草遮住的接近根部的地方,却是正常的绿。右边则是一种很常见的野草。春天到了,它们脱去了秋冬季节的黄棉袄,换上了翠绿的夏装。
左上角,是一簇已经枯萎的杨树花。这些花都比较脆弱,我在枯叶堆里刨呀刨,才找到为数不多的四五簇完整的花。由于它太酥了,在粘贴的过程中不断掉渣,所以它在粘上后整整小了一圈!
右上角,是我采集到的最后一种植物——冬青树的嫩芽。当我们粘贴好杨树花时,老师就让集合了。它是我在回教室的路上顺手拔下来的。想不到吧,它就是冬天那些“小绿豆”变的!
这就是我寻找到的美好的春天!
【篇二:文明在这里】
文明,其实离我们很近,很近,就在我们的身边。
清晨,春光明媚,我早早来到学校,发现有一位低年级的小朋友,不顾别人异样的眼光,一边走,一边随手捡起路边的垃圾,我好奇地跑过去问:“小弟弟,这是你们的包干区吗?”他一本正经地说:“哥哥,你看,校园里的垃圾越来越多,连经常光顾的小动物都变少了,我想让校园变回原来美丽的样子。”“哦,对了,哥哥”,突然,他像个小大人似的责问我,“刚刚你走过的路边有垃圾,你为什么不捡起来呢?维护校园卫生不单单是打扫卫生阿婆的事,也不仅仅是我的事,对吗?”我的脸由于羞愧而涨得通红,连连摆手:“哥哥错了,看到垃圾应该捡起,维护校园卫生是我们每个人的事。”“嗯!”他的脸上洋溢着满意而真诚的笑容,我被他的笑容感染了,我也加入了他的队伍中……渲杂而忙碌的清晨,因为这样的一个小插曲变得美妙而经久不停。文明就像花的种子,四处播种,开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放学回到家,我突然觉得两边的楼道有些不对劲,仔细一看,“哇”,原来,以前贴满小广告的墙壁,现在换上了崭新的白褂。“奶奶,今天怎么了,墙怎么变白了?”奶奶笑着说:“今天啊,有关部门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准备。”“全国文明城市?”“对呀,你没发现楼下多了个‘小广告粘贴处’?垃圾桶也换成了有颜色的分类垃圾桶。”听罢,我果断放下书包,拿起小工具,帮助别的楼道正在干活的叔叔们清除没清干净的小广告。叔叔看见了,对我竖起大拇指:“谢谢你,小朋友。”我笑着摇了摇头:“没事,叔叔,创建文明城市是我们大家的事,我也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我们大南浔增光添彩!”
文明,就是一朵美丽馨香的花朵,每一片花瓣都是一个个文明的小片段;文明,还是一本浓香醇厚的书本,书中有你、有我、也有他。原来,文明一直在大家的脑海里,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