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奶奶读书的故事】
前些日子,奶奶和我说起了她过去读书的故事。
奶奶是舟山人,小时候爸爸离家来余杭造纸厂工作。奶奶七岁的时候和妈妈一起到了余杭,八岁时在临安汪家埠小学读书,那时候穷苦人家多,读书的孩子少。由于学生年纪大小不一,奶奶班里分成二班,一半人上一年级的课,一半人上二年级的课。老师上课时先教一年级学生,二年级学生自己做作业,二年级学生上课时,一年级学生自己做作业。大家互不吵闹,安安静静地听课做作业。
奶奶家离学校好远,每天起早要走好多好多路,中午还得自己带午餐到学校,因为家中穷苦只带米饭,没有菜就在米饭中放点酱油、猪油,中午在学校蒸热拌着吃。
奶奶还告诉我,那时候学校老师少,教室也简陋,下课也没有什么东西好玩。学校也很少组织学生活动,她只记得,汪家埠读书的时候“六一儿童节”跳过一次舞。
奶奶读书的时候,家中还有个小妹妹,她每天放学回家已经走了好多路,可是到家后还得走好多路去爸爸厂里,因为她还要去那儿抱回妹妹。
听奶奶说着,再想想我们现在的读书环境,差距真的好大好大。奶奶她班里只有一个老师,语文数学都是她一个人教。我们现在读书,每个班有班主任、副班主任,而且每门功课都有老师,七算八算,教我们上课一共有七个老师哩。
再说我们中午吃饭,都是学校食堂叔叔阿姨精心安排的,每天烧出可口的饭菜,和奶奶吃的比一比,真不好意思挑肥拣瘦呢!
现在的我们,除上课外,还有课间活动:广播体操、竹竿舞、跳长绳、腰鼓队、乒乓球!
我们在学校上学,德智体全面发展,想想我们读书环境是多么的好,如果再不好好学习,也太对不起爸爸妈妈和老师们了!
【篇二:吃鱼】
餐桌上,放着一盘热腾腾、香喷喷的红烧鱼。
我很喜欢吃鱼。红烧鱼啊,清蒸鱼啊,炸鱼啊,葱油鱼啊,我都爱!虽说宁波是一个沿海城市,可是超市里买来的鱼总是不太新鲜,所以人们都喜欢去海边吃刚抓上来的鱼,一是享受鱼的鲜美,二是体验海滨地区的民俗民风。这么好的地方我怎么会放过?于是我以语文期中考全班第一的成绩,换来了去舟山大饱口福的机会。
我们到了舟山一家民宿,望着餐桌上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鱼,我的眼神牢牢地粘在了鱼身上,鼻中充满了鱼的香气,嘴里的口水不停“泛滥”。我使劲一下又一下地咽着口水,迫不及待地举起筷子,对我面前的一盘红烧黄鱼开始了猛烈的进攻。一番狼吞虎咽后,鱼的一面被我吃完了,可正当我习惯性地准备将鱼翻个面继续吃的时候,主人家的小孩突然跑过来制止了我的动作:“姐姐不要翻,不要!”正当我迷惑不解时,主人开口了:“小朋友,这鱼翻不得,翻不得啊,在我们这里把鱼翻了,就是表示这家的船在出海的时候也会翻船,自古以来我们祖祖辈辈都有这个忌讳。你要知道我们舟山人都靠出海捕鱼为生,最怕的就是翻船了,在海里翻船了,别说是鱼了,可能连人命都带不回来了。”这一番话,听得我汗毛直立,乖乖地剔掉鱼骨继续吃。我一边吃一边想,虽然我不相信这样的忌讳,但是既然主人家相信,那就遵重这个忌讳吧。平日里,也总有这样那样的忌讳,虽然有点麻烦,但总归是长辈的一片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