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让我沉醉】
赏花灯,让我沉醉
伴着洒在桌角诗词上皎洁的月光,翻阅着文词著作,”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再见中秋,似又多了些人,满是愁情。祭月,赏月,吃月饼,赏桂花,传统的文化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然而深受孩童喜爱的莫过于赏花灯。
作为我国三大灯节之一的中秋节,玩灯的活动却只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早在北宋时期便记载过这一习俗。每逢中秋,“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徜徉在灯海中,常常流连忘返,忘乎所以。那种沉醉呀,便成了童年最美丽的记忆。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蛰声喧喧,月光分明得好,一片片清辉点缀,这瑶台镜白玉盘的月光下是样式不一样的花灯。中秋的花灯似乎有别样的情感,用竹纸扎成所喜爱的样子,横挂于短竿之间,竖起于高杆之上,看着彩光在黑夜中闪耀,也为中秋添上了别样的风景。孩子们争比着看谁的灯更加精巧,却忽略了高空中飞扬的孔明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引得人欢笑追逐。时而会有小我几岁的孩子想让我与他们一同嬉闹,我也就过去陪伴他们。我们追逐着远方的灯,望着前方的光点,消失在田地之间,只留下阵阵欢笑声。
用情意加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挂起来,寄托思念与祝福,祈盼丰收和幸福,还有比这更浪漫更美好的文化表达吗?花灯,伴随着柔和的风轻轻的摇着,似轻盈的舞者般翩翩起舞,传递着对于亲人无尽的思念。抬头向上方望去,悬挂于上的花灯,飘扬于天的天灯,星星点点,与天幕中的星光、月亮交相辉映,我的心便迷失于无数光点之中。
赏灯的乐趣不仅仅在于奇特的光彩,更在于陪伴思念家人的温情。“曲屏深幌解香罗,花灯微透”。一切的一切慢慢平静,浓浓的思念化作一盏盏灯飘在空中。月儿缄默了,夜色微微露白,人群散去,留下淡淡的月光。花灯的灯火不再阑珊,似乎所传递的情感已经到达。今夜花灯人尽望,离人天涯共此时。说的也许就是这样一种意境吧?我在花灯下,痴痴想着。
没有大型的灯会,没有繁华的景象,在孩童的嬉戏间,在星月的点衬下,我沉醉于其中,感受着中秋花灯所带来的独特的文化气息。
【篇二:】
“十一”黄金周,我和父母去马戏团看盼望已久的马戏表演。我们来到马戏团,只见看戏台的两边人山人海。忽然,优美的音乐响起,灯光闪烁。我想:表演要开始了。
不久,马戏表演开始了。首先表演的是杂技爬杆。只见四位大哥哥从后台走出,一个个迅速地爬上了高高的杆子,在没系安全带的情况下在高杆上做出了各种高难度动作有大鹏展翅、猴子捞月亮,真是惊心动魄,赢得了观众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小熊骑车非常好玩!顽皮的小熊在铁栏里,悠闲地骑着小车子,一副憨态可掬的`模样。骑着,骑着,一不小心,撞到了铁栏,从车上摔了下来,引来观众们哈哈大笑,但又马上迎来观众们持久的掌声。小熊非常贪吃,只要骑一圈就停下车,想要吃东西。
老虎表演好看极了!一只壮壮的东北虎踩在大铁球上,显得如此机灵,不管球怎么转,它都没有掉下来。还有老虎钻火圈,老虎登上一米多高的平台,纵身一跃,钻过了火圈。接下来驯兽员又增加了一个火圈,两个火圈之间的距离有一米多远呢!我真为老虎担心。结果,老虎稳当当地从两个火圈中钻了过去。
【篇三:运动会作文】
时光飞逝,转眼间小学生作文,我已经快读六年级了,但在小学生活中发生的一点一滴一直牢记在我的心中。四月份,我们就迎来了校第九届田径运动会。
那天下午,随着运动员进行曲的响起,我们排队来到大操场上。只见主席台前的栏杆上有一块大红布,上面有“慈溪市白云小学第九届田径运动会”几个白色的大字。终点线附近摆好了裁判员的座位。跳高场地已经摆放好了跳高杆和垫子。
开幕式开始了,首先,由学校领导傅老师讲话。接着,由总裁判史老师宣布比赛规则,听着那一条条规则,我心想:可千万别犯规呀!最后由胡老师宣布:“慈溪市白云小学第九届田径运动会开幕!”
比赛正式开始了,在这么多项目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男子200米决赛和男子800米决赛。200米决赛快开始了,我们班参加的是小滔和小谢。我早早地等在操场上,为他们加油鼓劲儿。声一响,小滔在雷鸣般的加油声中率先冲出,小谢紧随其后。整个操场沸腾起来,加油声响彻云霄。快到终,拉拉队点了早已在那里等候多时,见到运动员冲过来,拼命地喊着加油。运动员们仿佛被注入了一股神奇的力量,快速地冲过了终点。我们班的`小滔得了第一名。
800米对一个人耐力的考验。我们班参加的是小王和小亮。声一响,运动员们立刻冲了出去,拉拉队马上跑到运动员身边为他加油、送水。整个操场如一潭浑水,暗流涌动。其中,五(3)班的一名运动员,遥遥领先。我惊讶地说:“这是什么速度呀!那么快!”快到终点了,运动员们早已筋疲力尽,在加油声中勉强冲过了终点线。
最后,运动会圆满结束了。
运动会可以锻炼身体,让我们的身体更强壮,我爱运动会。
【篇四:运动会作文】
时光飞逝,转眼间小学生作文,我已经快读六年级了,但在小学生活中发生的一点一滴一直牢记在我的心中。四月份,我们就迎来了校第九届田径运动会。
那天下午,随着运动员进行曲的响起,我们排队来到大操场上。只见主席台前的.栏杆上有一块大红布,上面有“慈溪市白云小学第九届田径运动会”几个白色的大字。终点线附近摆好了裁判员的座位。跳高场地已经摆放好了跳高杆和垫子。
开幕式开始了,首先,由学校领导傅老师讲话。接着,由总裁判史老师宣布比赛规则,听着那一条条规则,我心想:可千万别犯规呀!最后由胡老师宣布:“慈溪市白云小学第九届田径运动会开幕!”
比赛正式开始了,在这么多项目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男子200米决赛和男子800米决赛。200米决赛快开始了,我们班参加的是小滔和小谢。我早早地等在操场上,为他们加油鼓劲儿。声一响,小滔在雷鸣般的加油声中率先冲出,小谢紧随其后。整个操场沸腾起来,加油声响彻云霄。快到终,拉拉队点了早已在那里等候多时,见到运动员冲过来,拼命地喊着加油。运动员们仿佛被注入了一股神奇的力量,快速地冲过了终点。我们班的小滔得了第一名。
800米对一个人耐力的考验。我们班参加的是小王和小亮。声一响,运动员们立刻冲了出去,拉拉队马上跑到运动员身边为他加油、送水。整个操场如一潭浑水,暗流涌动。其中,五(3)班的一名运动员,遥遥领先。我惊讶地说:“这是什么速度呀!那么快!”快到终点了,运动员们早已筋疲力尽,在加油声中勉强冲过了终点线。
最后,运动会圆满结束了。
运动会可以锻炼身体,让我们的身体更强壮,我爱运动会。
【篇五:端午节的风俗】
端午节这天,听说离家不远的“将军湖”上有“高杆船技”表演,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表演。
下午一点左右,我们来到了“将军湖”,看到湖的两岸早已人山人海,但表演还没有开始。湖边的一条龙舟上插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高杆船技”四个大字。四个老伯扶着一根大毛竹,还有几个人在龙舟上敲锣打鼓。
龙舟慢慢地撑到了湖中央,今天的风很大,吹得毛竹东倒西歪,我心想:这人要是爬到这根竹子上岂不是很危险!
“嘭——啪——”,随着一阵爆竹声响起,“高杆船技”表演正式开始了。只见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双手抱住大毛竹,两腿一蹬,迅速爬上了毛竹的顶端。他像一只灵活的猴子,在上面翻起了跟斗。竹竿一会儿往左晃,一会儿往右晃,看得我胆战心惊。可是不到五分钟,这人就爬下来了,难道这么快就结束了?
这时,一位扎着辫子的老伯爬上了毛竹,下面掌声雷动,观众们又纷纷掏出了手机拍摄起来,原来他才是今天表演的主角。只见他双手握在竹竿上,来了一个480度大旋转,身体笔直倒立在竿顶。接着,他又使出一招“大鹏展翅”,身体完全平躺在了竹竿之上。不一会儿,他突然一个翻身,身体好像就要掉下来了,但他的右手马上抓住了竹竿……
“哎呀!”众人发出了一阵尖叫声,我吓得连忙捂住了眼睛,随之而来的却是一阵喝彩声,原来这是他故意表演的一个惊险的动作。老伯又一连翻了二十个空中跟头,我们看得目瞪口呆。之后,老伯又双手叉腰躺在了竹竿上,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一支香烟已经叼在嘴里,他开始优哉游哉地“兴云吐雾”了。这时,湖面上又响起了喧天的锣鼓声……
“高杆船技”是家乡的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到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的时候都会进行表演,已经逐渐成为了家乡的一项文化盛会。
【篇六:精彩的表演】
在十一学校第一次的游学中,我走进了中华民族园,欣赏了一场精彩的表演。令我至今难忘的,就是可称为苗族“绝技”的上刀山。
进入表演场,场中的设施令我们诧异。在这不大的圆形场地中,没有什么炫目的服装和道具,只有一根立在场地中央的高杆,足有十几米高,上面插满了寒光逼人的利器,锋利的刀刃向上,刀尖向下弯着。同学们对这奇特的道具颇感兴趣,心中更加期待这场表演。
在热烈的掌声中,两位苗族勇士大步走到场中,他们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肩宽背厚,膀大腰圆,脸上带着一团正气。向观众鞠躬行礼后,其中一位勇士介绍这一绝活——“上刀山”,表演者要赤足在一把把刀刃上攀爬,直到杆顶。听完,我们不禁倒吸口凉气,”什么?!赤着脚,踩在刀刃上,还要爬上高杆?能行吗?“同学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睁大眼睛,屏气凝神地看着场中的两位勇士。
只见一位勇士不慌不忙地脱下鞋,泰然自若地走向高杆,伸出双手,准备攀爬。同学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汇聚到他们的脚上,真的是没有任何的保护装置,难道他们的脚是铁打的吗?
伴随的鼓声,勇士开始“上刀山”了。他先是抬起一只脚踩住下面的一把刀,接着用手去抓上面的刀,同学们有的手捏冷汗,为勇士提心,有的瞪眼观看,想一探究竟。随着鼓点的节奏,只见他手脚配合,敏捷上跃,动作优美而灵巧;他气不长出,面不改色,仿佛脚下踩着地不是一把把锋利地刀刃;他步伐有致,节节攀升,轻松地向上爬,如履平地一般。同学们无不目瞪口呆,掌声不绝。
攀至高杆的中部,勇士突然停住,场内瞬时静了下来。只见他神情自如,一脚在刀刃上,一手抓住刀尖,在空中来了个一飞冲天之态,又引得一阵掌声。
这时,第二名勇士也爬了上来,二人配合,一上一下,爬爬停停,不时在高空作出各种姿式。爬至杆顶,用一个雄鹰展翅的高难动作结束整套动作。同学们再次称叹不已,拍手叫绝。
两位勇士安全回到地面,手脚没有一丝伤痕,神情依旧,全场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上刀山,苗族的绝技,绝在刀刃上赤脚行走的勇力,绝在高空中展示英姿的风采,更绝在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绝了!上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