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摄魂夺魄的作文

【篇一:长学问了】

不见胡杨,不知大漠壮阔,不识胡杨,不知生命辉煌。

一亿多年前,随着青藏高原隆起,古老的胡杨就开始在最荒凉的瀚海中绽放着绿色,渲染着醉人的金黄。我见过沙漠绿洲边缘那开着星星点点小花,枝条干枯坚硬的红柳、骆驼刺,见过西北边陲肃穆挺拔的白桦林。然而,当金秋的胡杨林呈现眼前时,不由得人要感叹大自然是如此的壮美!

胡杨,被誉为“沙漠的脊梁”,“大漠英雄树”。胡杨,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三千年的时光多么孤独寂寞、它坚忍不拔地挺立在蓝天下、伴随驼铃声声、落日余晖,雄浑苍凉

戈壁荒漠,极端干旱,盐碱遍地,风沙肆掠,昼夜温差、季节温差大,普通的植物根本无法生存。胡杨的根须深扎到20米以下地层,汲取地下水并储存于树干。每棵树形状各异,有的奇崛干枯,宁折不弯,有的绿荫遮地,生机勃勃……

树木向着阳光一侧叶子略呈椭圆,叶片大而墨绿,便于吸收阳光,另一侧叶子细窄,叶片小而灰绿,以减少水分散失,细看上面都有一层蜡质覆盖锁住水分。这也许就是植物适应环境,顺应天时地利的本能吧。

去年夏天,我应邀去新疆游玩。准噶尔盆地中央天山北麓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见到一个生态奇迹,一个叫军燕酒庄生态农业庄园如世外桃源般美丽安静,要不是脚下的细沙,怎么也想不到那是在第二大沙漠腹地。红柳、苦艾蒿、蛇麻黄等草本植物都比较矮小,竭力贴近地面,一两棵沙枣树也似乎低调地蜷缩着枝干。

往前走,转过一个山坡,几棵高大挺拔的古树吸引了大家目光。树干直径接近一米,遒劲的枝干直插苍穹,树皮灰褐色,树干上清晰可见不规则的纵裂沟纹。胡杨树,我兴奋地脱口而出。朋友也笑了,他告诉我胡杨主要分布在南疆的塔里木河畔,甘肃河西走廊及内蒙额济纳地区,已有一亿三千万年历史,可以说是植物活化石。北疆高大树木是挺拔的白杨树、浪漫的白桦林。北疆胡杨极少,它长于环境更恶劣的流动沙漠地方。

秋天时,胡杨染上金黄一片,与晶莹如水、透亮如镜的蓝天相映成趣,摄魂夺魄的美!它最绚烂的时光只有十来天,随之落叶满地,给大地铺上厚厚的金黄色地毯。

胡杨如歌,谱写大自然永不落幕的生命赞歌;胡杨如画,镌刻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绝美画卷。

胡杨,树根在深深地下,树干仰望苍穹,壮哉,边疆胡杨,你是大漠之魂!

【篇二:生命的颜色】

人刚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一张白纸,白得平凡,白得刺眼,又白得孤独。但人离开这个世界上是一幅画,不管是五颜六色,清新脱俗,还是浓妆淡抹,珠光宝气,你选择的颜色决定你人生的精彩,决定你的纸上应有什么。

红-摄魂夺魄

每一次看到‘红’,身上就不免热血沸腾,从小就被教育:“我们的国旗是烈士们用鲜血染红的。”那一面五星红旗,彰显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朽丰碑。红,它永远是奋斗抗争的代名词,它也永远是美到极限的代名词。如血残阳,血一样的红,浸透了人一步步走向终点的过程中所撒下的汗和所流的红到极限的鲜血。人在变,时代在变,但红所象征的奋斗永不会改变。红,永远的摄魂夺魄,必将在你的人生白纸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黄-情诗千载

黄,使人很容易联想到秋天,联想到人到暮年。而只有人在步入暮年,即将到达生命的尽头之时,才会有更多的时间来回顾人这一生,亲情,友情,爱情……自己错过了多少,得到了多少,是否和子女快快乐乐,和朋友肝胆相照,对父母孝顺有加,携自己相爱的人相伴终老……在这个落叶纷飞的季节,好好感悟人这一生,没做到的想办法弥补,让你的人生少些遗憾,让你的情,伴随着淡雅的黄,在你的人生白纸上绘制出不同寻常的美。

蓝-沧海云天

心烦时,抬头望望天,蓝色的天空总会带给我们一种别样的感受。蓝,永远的那么纯洁美丽,永远的那么一尘不染。世人偏爱绿,认为那是生命的象征。但我更爱蓝,它给我的是一种晶莹剔透,一种超脱的美,不容人去侵染,也不会向人所屈服,就像牡丹宁愿被贬洛阳也不开花。但牡丹是幸运的,洛阳适合它,但蓝呢?宇宙中目前唯一一个被人所知道的蓝色星球,又该何去何从?在这个被蓝天所包围的环境中,给你的白纸上添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同时,去维护蓝的晶莹剔透。

红,黄,蓝是物理中的三原色,它们组合在一起,能够创造出各种颜色。它们又是你所必需的,在你的那张白纸上,成就一幅美轮美奂又独一无二的历史画卷,化作人生永恒的宝藏。

热门推荐
1博物馆游记作文
2快乐家庭
3做一个干净的少年
4逛庙会
5摇曳的乌篷船
6家乡的春节
7难忘的春节
8别样的考试作文
9叙事作文
10我的家乡
11站得些优秀作文
12生活中有你们真好
13足球大战
14一封家书表孝心
15关于堵的作文
16记我的同学
17我的老师
18共享文化和生命
19镇海招宝山之旅
20我学会了做饭
21过河
22过年那些事
23春天油菜花
24《小木偶的故事》续写
25守信的重要
26爷爷,您辛苦了
27我小时候真傻
28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29平凡孕育真情
30一个有趣的梦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