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从新文化中心看新六横】
每个学期,我们都在进行假期的实践活动。但这次的暑假活动可不一样,我和其他年级的几个同学跟着陈老师,进行了一次极有意义的实践活动。7月20日,我们顶着炎炎夏日来到了六横蛟头新建的文化中心。这一次采访不仅让我认识了这栋正在修建的文化中心,更对六横的未来版图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因为仍在修建的关系,我们只是参观了一个外观,但通过矗立在门外的布局图,我们还是能依稀看到它修建完后漂亮的模样,能联想到它的落成将给六横人民带来怎样全新的文化体验和便利。
炙热的阳光根本阻挡不了我们的热情。走上街头,我们进行了路人采访,记录下他们对新文化中心的了解,也罗列出了他们的疑问,为之后的采访打下了基础。
接下来,我们采访了六横镇规划局的张科长,他将我们和采访到的疑问细细地一一解答。让我们对文化站有了更深的了解——
从张叔叔那儿我们了解到,文化站投资原先预计投资6500万,后续投入共投资9500万,预计将在明年初完工,明年投入使用。
文化站内部还有图书馆、档案室、演出厅、室内运动场等一些含有趣味的室内场所。可以给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让六横人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文化站的建设可加大对六横人们的阅读兴趣,增强全民素质文化水平,丰富市民的日常生活,增强人们对六横传统文化的了解。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外观,它的外部墙壁采用了一种中国画风的背景,壁内有小孔,孔里有灯泡,当它落成后,将在夜里投射出水墨画般的光。除了蛟头的文化站,在和张叔叔的沟通中,我们还了解到六横政府还将在台门地区建设一个运动场所。
在这次采访中,震撼我的不仅仅是美丽宽敞、造型新颖的文化中心,更是六横政府表现出来的决心,他们正在为创造更好的六横而努力着。而我们,作为六横的未来和希望,更应该好好努力,为打造一个美好的新六横而积极向上。
【篇二:幸福生活节节高】
听爸爸说新落成的柘皋文化站被省文化厅评为“星级”乡镇文化站,我怀着喜悦的心情前去参观。
文化站坐落在古镇柘皋南门,是镇政府重点规划建设的民生工程之一。它北临车水马龙的巢柘路,南接蜿蜒流经的柘皋河,是人们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这天下午,我穿过小巷,走过大街,来到了文化站。文化站面积虽不太大,但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有篮球场、乒乓球台、各种各样的健身器械……运动场上大人正带领孩子们在运动着,来缓解一天工作,学习带来的疲惫。看,张益阳在乒乓球台前和他的老爸战得正酣;瞧,潘孝虎高举篮球,向篮筐奋力一投,球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进了!广场上的老人们也不闲着,在一旁打起了太极。那令人眼花缭乱的招式,那游刃有余的动作,令青年人都自叹不如。
文化站的建立,是柘皋巨大变化之一。小镇原先坑坑洼洼的道路已被笔直平坦的水泥路所替代,路两旁树起了一排排崭新的路灯,还栽下了一行行花草树木……这是柘皋人民用他们辛勤劳动创造的美好幸福生活,而今,文化站的建成,更为柘皋人民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一花引来百花开”,金巢商贸城,首信花园、金泰小区……个个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楼房变高了,道路变宽了,人们脸上笑容更灿烂了,古老的柘皋镇焕发出勃勃生机。我相信:文化站会越变越美,柘皋镇也会越变越美,我们的生活也会越变越美。
离开文化站时,已是黄昏。回望文化站,一抹夕阳的余辉为其四周的树木镶上一道金边。远处的山,近处的河,全笼罩在这片光辉中,好一派安宁祥和的图景!我知道,太阳要下山了,但我知道,人们欢声笑语不会和太阳一起下山。
想着想着,一股幸福感油然而生,它充溢在我的心头……
【篇三:以文化之名,走进家乡】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其离不开乡镇文化站。因此加强乡镇文化镇的建设,充分发挥文化站功能,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这天,我们来到了安地镇寺口村的文化大礼堂,了解了寺口村的文化,我们并排坐着,听着镇文化站的讲解员讲述寺口村的文化。
传说寺口村的祖先姓邵,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能人,而且会看风水,每到一个地方都会规划起家园,住一段时间如果不满意,就会继续迁徙。有一天,他们来到了环境优美,山清水秀名叫雅干村的地方,可是当地的百姓不欢迎他们,他们只好继续前行,来到了一座寺庙前,这里鸟语花香,空气清新。
族人便询问寺庙中的方丈:“可否能让我们在此住下。”方丈爽快地答应了族人,人们辛勤劳动,男耕女种,早出晚归。最后,邵氏人越来越多,族人们想,既然在这里住下,那就该取个名字,村口有座寺,那就叫寺口村吧,寺口也就由此而来。
通过对寺口村的农耕文化的学习,知道了寺口村的由来,也更加激发了我对的农耕文化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