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读书的乐趣】
读书是个很漫长的事,贵在坚持。
一天,妈妈在手机上看见了写读书的好处,也让我来读书,让我坚持21天。因为21天,可以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开始的头两天,因为我觉得新鲜,还很喜欢读,但是没过几天,我就厌烦了。在妈妈耐心地劝导和严厉的批评下,我接着读,心想:总不能前功尽弃呀!心里这样想着,那就坚持一下吧——就21天!在自己的坚持下终于读了21天。
我心想:以后就再也不用读书了。可是,到了第22天的时候,我竟然自己提出要把没读完的那本书读完。现在,我遇到书中有不会的字、词,我都会很认真地查找,而且找到了后,就像玩游戏过关一样开心。就这样我读书便一发不可收拾。被书迷住了!
通常,一本书我都会读很多遍,并且明白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道理。现在,我读过的书有几百本了。这让我的语文成绩进步了不少,还增长了不少知识,还知道了一些励志的故事:很多作家的家里很穷,通过“凿壁偷光”还艰苦地坚持着学习,真的令我很佩服。
我还知道了,一位残疾人怎样努力成为了世界冠军。我知道了,人不努力,就没有收获。现在的我已经坚持读书576天了,我终于体会到了人们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由颜如玉。”
读书让我觉得不再是一种负担,却能让人着迷,坚持就一定会有收获!
【篇二:凿壁偷光新编】
话说大家都知道凿壁偷光的故事吧,讲的是西汉宰相匡衡小时候因家贫而在墙上凿了一个洞,借隔壁的灯光来看书的故事。照道理,这样的事应该不会在现在发生了,可在我的身上,这个故事又重演了。
就在不久前的一天,我作业做到很晚,刚想看会书就被妈妈赶上了床:“去去!睡觉去!”我不情愿地爬上了床。虽然已经夜深人静,父母也呼呼入睡了,可我的书瘾犯了,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心中犹豫着:起来看书,怕被爸妈抓住,臭骂一顿;而接着睡觉,我的心中却还是念念不忘那本尚未看完的“福尔摩斯”。终于下定了决心:看!可又陷入了难题,怎么看?若是光明正大的开灯看书,怕多半要被爸妈抓住;而坐在厕所里看书,“安全”是“安全”了,可我又不满意那里的环境……
终于,一个天才的点子浮现在我的脑中---我要“被里偷光”!我二话不说,飞速钻出被窝,拉开抽屉,拿出手电筒,再抄起那本书,快速地躲回床上,将自己蒙在被子里,翻开书页,打开手电筒,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开始我还是很警惕的,不时拉开被子,四处张望一番,再回去接着看书……有时听到“咚咚”脚步声,赶忙将书放到旁边的书桌上,手电筒塞到枕头底下,探出头,假装睡着了,实则偷偷地观察四周,却发现只是虚惊一场,便长吁了一口气,继续“偷光”。第二个晚上,我故伎重演……连着几个晚上都相安无事,我也渐渐地放松了警惕,沉浸在书的海洋里了。直到有一天晚上,我正在被窝里有滋有味地看着我心爱的“哈里波特”。突然,被子猛地被掀开了,妈妈凶神恶煞的脸出现在我的面前,我吓得把书和手电筒都扔了出去。毫不疑问,妈妈狠狠地批评了我一顿。爸爸听说了这件事,嘲笑我这是“新凿壁偷光”。
匡衡凿壁偷光,让他名留千史,引得众人赞美,而我的“凿壁偷光”却这招来了一顿毛栗子。同样是读书,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下,结果却大相径庭,其实世间不少事也是如此,我们还是应该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做合适的事情。(公众号:我们555666)
【篇三:凡尘书事——论读书】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宋代文学家朱熹的诗句,大抵是说,渠水之所以那么清澈,是因为它的源头是流动的书。也就是说,博学的人之所以知识丰厚,是因为他读过许多书。
古往今来,凡尘书事自然不胜枚举。
就从古人读书入仕说起吧。
西汉匡衡,“父世农夫,至衡好学”,与我们学过的方仲永类似。青少年时期的匡衡每天要到大户人家那里“打工”,来补贴家用,有时也到有藏书的人家里佣作却不要报酬,只要能把书借给他看就好。“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这就是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两千年来盛传不衰。正因他孜孜以读,因而成为一代经学大师,入仕后官至丞相,位极人臣。
这个故事我们从小听到大,虽只有四字“凿壁偷光”,可我认为更难得的是他这份爱读书的精神,是他能够坚持补充“源头活水”的毅力,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在古代,读书大概是入仕脱贫的唯一途径了。
书简会朽,但读书的精神却是亘古不朽的。
鲁迅,我想中国人没有不知道他的,但无论他流芳百代还是万年,都是与他的少年苦读离不开的。鲁迅先生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了,然后买了几本书和一串辣椒。每当晚上寒冷、夜读难耐时,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直接嚼,直到辣的额头冒汗。他就靠这样驱走寒冷,只是为了多读点书。就是这样不知熬过了多少个“辛辣”的夜晚,先生才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丰碑。
所以说,任何的“流芳千古”都不是唾手可得,不过今天我想说的是,任何的“风流人物”都离不开书籍的滋润,你的“渠水”是否充盈,全靠你自己的努力,而“源头活水”的“源头”便是书籍。
“书到用时方恨少”,趁着年轻,趁着明亮的灯光和舒适的房间,多读点书吧,我们永远都不可能体会“偷光”和“吞辣”的苦读,可书是不变的,书带来的益处也是如清泉那般股股不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