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陈宫的作文

【篇一:我努力读懂曹操】

曹操在世人心目中乃一代奸雄,都只看见他收拾三国众雄的狠毒,阴险狡诈,但他体恤天下的柔情,仁义的圣人情怀,却无人问津。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我不禁疑惑道。

曹操刺杀董卓失败之后,逃亡的他被抓住,投入大牢中。当时看管他的一个叫陈宫的官员,因为非常的敬佩曹操的大义性格,竟私放他出狱,辞去县令职位,跟随孟德左右,他们逃到父亲曹嵩的好友吕伯奢家中。因为一场误会,曹操竟趁吕伯奢外出买酒,不顾以前的深厚友谊,杀死了吕伯奢一家老小,两人仓皇逃走,在村口,碰巧遇到买酒而归的吕伯奢,又狠心将其杀死,居然得意洋洋地对陈宫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听后心灰意冷,鄙视曹操的忘恩负义,离他而去,跟随他的敌人吕布,和他一同对付曹操。即使到了后来曹操大败吕布,没有了退路,曹操好言相劝,他也没有回心转意。曹操对帮助自己的人也痛下狠手,在亲信面前忘恩负义,是他们离自己远去,何尝不是自作自受?想到这里,我不禁对曹操产生浓浓的厌恶之情。厌恶他的忘恩负义,厌恶他的心狠手辣。

我甚至不懂他心里在想些什么。一个个问号装满了我的头脑,想要去解答它。

虽然学习了历史,可我始终不相信,一个诡计多端的人怎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愈发激起了我对曹操一生的进一步了解。年幼的他,贪玩调皮。一日,在半夜的时候,他玩心大发,抱起他的“骠骑大将军”(他的斗鸡)翻墙去找他的诤友蔡瑁。半途却被何颙挟持,何颙说,有官兵追捕他,让曹操找一个可以让他藏身的地方。曹操放下自己的最爱,冒着生命危险将何颙带到自家别院里,藏起来。待外面安静下来,他打量着满身都是血的何颙,小小年纪却面无惧色,听到何颙的苦衷后,安慰他,并准备衣物让他逃走。并没有因为他是一个罪人,为了谋取名利而告发他。为了感谢小阿瞒的救助,何颙送给了他一把精致的剑。天明,曹嵩认出这把剑是何颙的佩刀,便一气之下将阿瞒送到乡下七叔那儿抚养了四年。尽管这样,曹操遵守了诺言,没有告诉父亲何颙的去处。曹操的大胆,坚守诺言的品质,使我更加矛盾了,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的人?

在赤壁之战的惨败,曹操并未一筹莫展,而是以乐观的的心态对待失去寻找失败的原因。而到了他的人生顶峰,招揽大批人才为国效力时,在众人面前能做到一视同仁,陈琳原是他的敌人袁绍的部下,曽经替袁绍起草缴文,还侮辱了曹操的三代长辈,曹操打败袁绍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以豁达的胸襟,没有定陈琳的罪,而是提拔陈琳,爱惜陈琳的文学和才华。

通过看《三国演义》,我对曹操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之所以,人们对曹操印象都不太好,可能是作者罗贯中把他当反面人物来写的缘由吧!随着年龄的增长,伴着一篇篇古韵依存的书,蓦然发现,从前的我是多么的幼稚与可笑,而他对吕伯奢的残忍,对陈宫的忘恩负义都仅仅因为他想统一的伟大决心,我读懂了他,他的成功是因为他不仅是一个体恤天下的柔情、仁义,还是有着满腔热血和乐观心态的铮铮铁汉!

【篇二:明化心灵追逐美好】

熙攘的时代,我们每个人警觉地以世俗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事。长此以往,再本真的东西在你的眼中也会扭曲。不妨,擦去心灵窗上的尘埃,你会发现一个本真美好的世界。

往事越千年,文景之治,天下安邦,而在这繁盛的时代,却有一颗明亮的星过早殒落,留得万世感伤。

弱冠之年,即为博士。与众位开国元勋同朝议政。你的光芒万丈,刺伤了一双双习惯黑暗的眼睛。若当时之人,能够逃脱世俗的束缚,不被欲望蒙蔽双眼,即使有一个人为你,为国家挺身而出,进谏忠言,大汉必定因你,因他而更加昌盛。可是,没有。所有人,都被尘埃蒙住了心灵,无一人为你站出,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但在那隐约的惋伤之后,贾谊的才名却万世留芳。

一个人,平庸并不可悲。可怕的是欲望蒙蔽本真的事实。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曹操刺董卓未曾成功,借住吕伯奢家中。吕伯奢生情相待,而曹操却如惊弓之鸟,以世俗之眼看吕伯奢,误以为外出国酒的吕伯奢是去告官,杀心大起。若当时,他有耐心问明白事情始末,若当时,他能信任世间还存在的情;若当时,他能冷静地拂去心灵蒙蔽的尘埃。那么陈宫就不会远走他方,他也许早就可以借陈宫之智扫平四海,统一天下。但他的心头布满了多疑的尘埃,让他瞎了双眼,再也看不清世间的真善美。于是,一代枭雄的污点永远拭不尽,于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成了他永远的痛。

同是生死攸关的选择,孙权却选择了另一条摒弃世俗,遵照心灵的路。

面对曹操“舳舻千里,旌旗蔽空。的百万雄师,江东人人惶恐,文臣主降,武将主战,分裂之势就足以使江东不战自败。而只有他,摒弃建功立业之望,废尽大权在握之思。军权一应交付周瑜,内政并封印交给了张昭。孙权,一代少年英主,在内忧外患之时,他并未惊心动魄,也并未让权力蒙蔽了心灵。他拭去了心灵的尘埃,换来天下十几年的太平。

危难之时,明化心灵,会使你选择正确的开端。平静之时,明化心灵,会使你赢得心中安和。

在熙攘的时代,我们会不自觉地按照世俗的方式思考,终究也让世俗的尘埃浸透了心灵。追逐美好的路上,停下来,倾听一缕阳光,是来自心灵的呼唤。拥风入怀,让心头的尘埃随风逝去。缓缓睁开双眼,此时,虽有世俗入眼,但却不入心。摒弃一切的功名利禄,还原了初衷,还原了本真的你。

一切事,到最后都是美好的,即使带有些许惋伤悲壮。如果我们没有见到美好的本真,也许是没到最后,抑或是我们心灵还存在尘埃。

明化心灵,还原一个本真的自己,一个美好的期待。

热门推荐
1早晨的太阳
2秋游
3人间最美是母爱
4一次难忘的旅行
5《演讲与口才》读后感
6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7长大改变了我
8雪中温情
9的作文
10深厚的友谊
11难忘的回忆
12别人家的孩子
13二十年后的家乡
14我的烦恼
15未来的电脑
16仰望星空
17南韵馆之游
18假如我是孙悟空想象作文
19理想的翅膀
20有时候我是坏小孩
21心愿
22我学会了感恩
23我的高低床
24第一次游泳
25晚霞
26离别
27一碗鸡蛋汤
28给自己一个梦想
29乡村里的夏日
30开启心门的密码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